10.23.2007

育兒指南100招

(From 媽媽寶寶 更新日期:2007-10-04 記者:文‧執行/吳碧芳‧吳佩儒)

狀況「百」出?!別當狀況外的新手父母

  等待了200多個日子,肚子裡的小天使終於和爸媽見面了。看著柔嫩嬌弱的小王子小公主,終於有了為人父母的感覺,然而,為什麼小娃娃總是不睡覺?寶寶怎麼又哭了?……,新生的喜悅瞬間化成了甜蜜的負荷,面對育兒難題的種種,本單元將從身心發展篇、居家照顧篇、飲食營養篇、常見疑慮篇及疾病護理篇等5大篇章,提供新手父母0~1歲寶寶日常生活的照護指南,讓您見招拆招,輕鬆成為育兒高手,以歡喜的心享受新生命所帶來的喜悅。

Part 1身心發展篇 打造健康活力寶寶有撇步~有關寶寶身心發展不可不知的21件事

001多和寶寶說話有益日後語言發展
  人體的聽覺系統在胎兒時期已經發展成熟,胎兒在子宮內時,可以聽到透過羊水傳來的媽媽的聲音,藉由聽覺去接觸外界事物;因此,剛出生的寶寶就對聲音有反應,甚至能加以辨識媽媽(照顧者)的聲音或常聽到的母語。
  研究發現,寶寶學習語言的過程很早就已經開始,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鄭玫枝表示,語言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即使寶寶還聽不懂,父母仍應該多和寶寶說話,讓各種詞彙與音調在寶寶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對日後語言發展有很大幫助;此外,多和寶寶說話也能使他感受到溫暖及安全感,有助於增進親子感情。

002影響手部運動發展的抓握反射
  初生寶寶會有與生俱來的神經反射動作,以應付生存所需,如吸吮反射、驚嚇反射等。鄭玫枝醫師指出,抓握反射亦是神經反射動作的一種,當大人將手指(或任何物體)放在寶寶的手掌部位,寶寶手掌感受到壓力便會自然地緊握,這種反射大約要到4個月大才會消失,改以自發性的抓握來替代。
  由於抓握反射是寶寶對於刺激所產生的固定反應,緊握後大約過一下子就會放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寶寶的手只能一直握住而無法放開,或是到了5、6個月大仍無法有自發性的抓握動作,可能會影響日後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建議至小兒科門診檢查評估。

003坐、爬或站,寶寶生理發展歷程因人而異
  每個寶寶的生理發展會有些差異,無論較快或較慢,相差1~2個月都在可允許的範疇;但如果比一般寶寶遲了2個月以上,例如9個月大仍不會坐,應帶寶寶就醫做進一步評估,了解是否有發展遲緩的問題。爬行對寶寶小肌肉的訓練及感覺統合的協調有重要幫助,但臨床資料顯示,有些寶寶會跳過爬的過程,直接從學坐發展到學站或走路,鄭玫枝醫師表示,只要寶寶日後的發展完全正常,這種狀況其實並無大礙。
  動作發展是一切行為的基礎,建議在寶寶各階段的動作發展過程中,父母應主動營造安全的環境,並提供適當刺激引導寶寶去探索,對寶寶動作發展會有相當的幫助。

004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的
  寶寶5、6個月大左右,因為唾液腺逐漸發達,開始會有流口水的情形,尤其到了長牙階段,流口水會變得更為明顯,只要沒有合併食欲變差、吐奶、嗆奶或發燒等情形,就屬於正常現象,父母不用太擔心。
  另外,鄭玫枝醫師提醒爸媽,有些腸病毒感染會引起咽峽炎,在咽喉部位造成許多潰瘍,導致寶寶疼痛而無法吞嚥口水,所以流口水的量可能比平時來得多、食欲也變差,還會合併有高燒現象,此時父母應及早帶寶寶就醫治療。

鄭玫枝醫師解答

005寶寶看起來有鬥雞眼大多無妨
  0~1歲的寶寶因為黑眼珠大,相對地眼白看起來較小,感覺上像是鬥雞眼。
  建議父母可拿物品在寶寶眼前移動,若寶寶的眼睛會追尋目標往各個方向看,就不需要擔心;除非寶寶的眼睛無法看不同方向,或鬥雞眼的症狀持續到1歲以後仍很明顯,就要請眼科醫師詳細檢查。

006大腿張不開,因為寶寶在用力
  在幫寶寶換尿布時,有些父母會發現寶寶的大腿似乎有張不開的情形,其實這多半是寶寶的雙腿在用力,並非有問題或疾病。建議父母不妨耐心地先和寶寶玩一下,或是動一動寶寶的雙腿,等寶寶雙腿逐漸放鬆就可以張開了。

007聽力篩檢為寶寶的聽力把關
  寶寶早期對聽覺刺激的接收能力,會影響日後口語的發展與學習,但每個寶寶對聲音的敏銳度不同,往往無法由父母自行觀察評估,因此,建議父母可在寶寶出生後進行自費的聽力篩檢,以確認聽力發展是否有障礙。

008新生兒便便外觀迷思
  新生兒因為腹部無法用力,因此便便的形狀是越軟才越容易排便,常見新生兒的便便都是稀稀水水狀,是正常的。
  長庚紀念醫院林口兒童醫院嬰兒室主任徐任甫表示,觀察新生兒便便的情況時可發現,每次要便便時就會大哭,因為哭能夠幫助腹部用力,並非寶寶的肚子不舒服,而且糊狀便便比較不容易對寶寶柔嫩的皮膚造成刺激,就算一天便便的次數很多也不容易造成發炎問題。此外,即使寶寶的便便呈墨綠色,也不代表寶寶腸胃不好,隨著腸胃道的發育成熟,加上飲食的改變,便便會漸漸成形。

009從寶寶的便便看健康
  出生3~5天內的寶寶排的是胎便,顏色呈墨綠色且黏糊狀。之後喝母乳的寶寶,便便較稀且一天便便的次數較多,隨著成長,便便的次數會減少,喝母乳的寶寶可能轉變成2~3天或一周才解便一次,若為軟便則不需擔心。喝配方奶的寶寶,便便會比較成形。
  馬偕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彭純芝表示,便便是否不正常要與平日的便便情況做比較,如果便便太稀且次數比平常多,可能有腹瀉,應觀察是否為食物所引起,或有其他不舒服的反應;如果便便太乾、太硬,代表便秘,則可增加水分的攝取,並給予含高纖維質的食物,如果有肛裂情況或排便會流血時,應依照醫生指示使用外用藥膏治療並服用軟便藥。

010從睡眠判斷寶寶的健康
  剛出生的寶寶一天要睡20幾個小時,常常處在吃飽睡、睡醒就是要吃奶的情況,這是正常的。隨著寶寶漸漸長大,睡眠的時間會漸漸減少,並調整到和成人接近。國泰綜合醫院總院新生兒科加護病房主任喻永生醫師表示,判斷寶寶睡眠情況是否正常,要從他清醒時的表現來看,如果受到刺激後,寶寶眼睛張開的時間很短,很快又進入睡眠狀態,持續清醒的時間短,有嗜睡或昏睡的表現,應詢問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此外,趴睡雖然可以睡出好頭形,然而,澳、美國家研究發現,讓寶寶採取仰睡的姿勢,雙手放在被子外,腳靠近床欄、墊子的軟厚度適中,室內不要抽菸等,都有助於降低嬰兒猝死症的發生。

011半夜啼哭先觀察
  國外小兒科醫師建議父母應與孩子分床睡,若半夜啼哭時先觀察,不要立即餵奶。不過也有心理學家認為,初生嬰兒的行為是直覺反射,因此建議哭了就要安撫,若半夜啼哭可能是真的餓了就應該餵食,孩子才會有安全感,對日後人際關係有正面影響。
  喻永生醫師建議新手爸媽,可以採取較溫和的作法,在剛出生時應順應寶寶的需求餵哺,滿月後再慢慢延長餵食時間,睡前務必讓寶寶吃飽,一般上,寶寶會自然省略半夜那頓奶,一覺到天明。

江長奇組長解答

012親子互動可增進寶寶感覺統合發展
  寶寶出生後,父母不妨經常握著寶寶的手,引導他去觸摸身體器官,讓寶寶對自己的身體產生概念;等到寶寶月齡較大時,再利用環境、玩具、隨身物品等,提供觸覺、視覺、聽覺上的各種刺激,以增進寶寶的感覺統合發展。

013寶寶出生後即可開始使用揹巾
  揹巾可從寶寶出生後就開始使用,一方面能拉近與寶寶的距離,一方面也能避免媽媽手的產生。父母使用揹巾時須注意其穩定性與包覆性,以防止意外發生,如果寶寶未滿3個月大,建議每次使用揹巾最好不要超過2個小時。

014使用手推車應按照說明確實操作
  父母帶寶寶外出大多會使用手推車,為了安全考量,使用時須注意:
  1.確實依照說明書操作。
  2.正確扣合安全帶。
  3.檢查車台的固定裝置是否確實定位。
  4.選擇符合月齡的款式,以免因為椅背高度不夠而無法保護頭部與頸部。

015帶寶寶出遊先了解旅遊環境
  帶寶寶外出去接觸不一樣的環境,可提供寶寶更充分的刺激與經驗,對寶寶整體學習發展會有幫助。帶寶寶出遊或旅行時,首先要確認旅遊地的環境(溫度、濕度、高度)及衛生習慣,建議選擇與平常生活環境條件比較接近的地區為宜;此外,基於健康上的考量,父母在旅途中應儘量維持寶寶正常的進食與作息,並隨身攜帶寶寶適用的常備藥物(如退燒藥),以備不時之需。
  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組長江長奇組長提醒爸媽,帶寶寶出遊時,絕對不能讓寶寶離開大人視線,以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

016依月齡選擇寶寶的玩具
  玩具有助於刺激寶寶的感官發展,江長奇組長表示,父母可針對不同月齡的發展進程,為寶寶選購適合的玩具。
  0~3個月大的寶寶,聽覺已發展成熟,建議選擇會發出聲音、色彩對比強烈的玩具;4~6個月大的寶寶喜歡玩自己的小手小腳,對身旁事物也充滿好奇心想去探索,此時可選擇不同材質及形狀的玩具,提供寶寶多元的觸覺刺激;在7~12個月大的階段,會開始累積各種認知概念,不妨選擇有因果關係的聲光玩具或可拆卸的玩具,讓寶寶學習對應、物體恆存等概念。
  選購玩具時應挑選有安全玩具標示的產品,以確保玩具安全。

017多給予關注,讓寶寶不再怕生
  寶寶6~8個月大左右,可以開始分辨周遭的人,有些寶寶見到不曾看過的生面孔,會無法適應而心生恐懼,出現所謂「怕生」的行為。江長奇組長表示,對於會怕生的寶寶,父母要多給予正面協助,引導寶寶與他人產生良好互動,以消除對陌生人的不安全感;帶寶寶接觸新環境時,則可以先讓他待在親近的家人身旁慢慢適應,做好心理準備,不需要急著讓他與不熟識的人群打成一片。
  當寶寶出現認人怕生的行為時,其實也是社會化過程的一種表現,因此,父母應該多給予關注,耐心地陪寶寶度過這段時期,對寶寶未來人際關係、社會化能力的發展將更有助益。

江長奇組長解答

018帶寶寶游泳要隨時留意觀察
  寶寶未出生時,是在媽媽肚子裡的羊水中成長,對水的環境並不陌生,所以國外常見從小讓寶寶學游泳的情形。
  建議父母帶寶寶去游泳時,應選擇水質乾淨以及有專業指導教練的游泳池,並隨時注意寶寶如有皮膚發紫或變暗、手腳冰冷的現象時,應暫停休息及保暖。

019帶寶寶進行日光浴的原則
  為了避免曬傷寶寶的細嫩肌膚,父母最好避開11:00~14:00這段時間帶寶寶外出;而若是在白天的其他時段出門,要記得讓寶寶戴帽子、撐陽傘,特別是從事長時間的活動時,可幫寶寶擦上嬰兒專用的防曬品,並且多補充水分。

020寶寶的遊戲空間首重安全
  豐富的遊戲空間可加深寶寶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但因為寶寶天性好動,安全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建議在為寶寶布置遊戲空間時,應選用無銳角、堅固耐用的家具及飾品,避免寶寶不慎碰撞受傷,或是誤食隱蔽式的小零件。

021肢體接觸促進親子關係
  寶寶在每個階段都有其發展的標準,父母可以透過簡單的互動遊戲,去了解寶寶的表現及發展現況;此外,藉由遊戲過程中的肢體接觸及互動,也能讓寶寶感受到更多的愛與安全感,是發展良好親子關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4大教養迷思,挑戰超完美父母

(From 康健雜誌 更新日期:2007-10-03 記者:林玉珮)

  多人感嘆,生了孩子,才知父母難為!
  別急著搶當直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左右。

  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有能力贏得未來,卻往往因為教養思維或態度上的迷思,反而壓抑或妨害孩子發展挫折忍受力。

  以下是許多父母教養子女時難以穿越的主要迷思:

教養迷思一:「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怎麼這麼浪費、不惜福?」「孩子怎麼這麼不能吃苦?」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研究指出,當父母愈執著於過去的經驗,愈難以同理心來教養孩子,愈容易重蹈自己成長經驗的覆轍。華視總經理李遠(小野)坦承,自己考高中考的奇差無比,他父親看到成績單跪下來哭,「我被他的反應嚇到了」。他父親那套「高期待」教養方式帶給子女長期的焦慮和不安,等他有了孩子以後雖開始懷疑卻仍不免對兒子有要求。兒子在小四時曾形容李遠看他的眼神很可怕──「眼神很荒涼」。
  但李遠在兒子進入青少年期後,父子關係有如「哥兒們」,這轉折緣故很多,「反省」是其中影響關鍵,就像兒子形容他「是一個會反省的父親」,「這是兒子給我的最大讚美。」不斷的反省加上不斷的自我調整,李遠終能超越上一代的「教子有方」,發展出不同的教養腳本。

教養迷思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雷同的迷思如「不能花太多時間陪孩子,孩子會軟弱依賴」、「不要太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會需索無度」「不能太尊重孩子,孩子會目無尊長」「不要讓孩子凡事作主,孩子會自私自利」。
  事實上,正好相反,當小孩自覺被愛、被尊重,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約束,發展同情心,並且願意承擔責任。「父母絕對不可能用過多的愛寵壞孩子,」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史坦堡博士非常肯定,因為有太多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研究發現,「那些調適最好的孩子,總是擁有最豐厚的父母之愛」。
  不是愛得太多,而是缺乏有效的管教,才會寵壞孩子。

教養迷思三:「我這樣做,是為孩子好」

  最常見的情況是,父母把孩子送到才藝班、送進補習班,把孩子的時間幾乎填得滿滿,理由是「為了增加孩子未來的競爭力」。父母做這些是為孩子好,還是安自己的心?曾有一位小二的孩子告訴心理醫師陳質采,「我就像籠中鳥,每天從一個籠子被換到另一個籠子。」陳質采問,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一語中的:「想學,沒環境會偷著學;不想學,請到李遠哲來教化學也沒用。」處心積慮為孩子未雨綢繆布局人生的父母,應該警覺,自己可能變成「直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的左右,過度保護和介入,就像正在雕刻一尊完美的孩子雕像而不是真正的孩子。

父母迷思四:「親子相處的時間重質不重量」

  親職作家游乾桂形容品質不好的親子相處時間,就像在做「噩夢」,但不只要有品質還要有時間,時間投入愈長,愈有益建立親子親密關係,就像為親子情感帳戶增加存款。如果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非常有限,對於孩子在乎的場合,如生日、表演、比賽,或者孩子需要有人談一談的時候,父母因故缺席或要等到有空再回來陪孩子,對親子相處的品質一定會大打折扣。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而且愈小的孩子愈是需要。日本有研究發現,青少年犯罪在幼兒3歲之前決定。這聽起來很駭人聽聞,然而根據板橋地院少年保護官盧蘇偉的研究觀察,孩子在6歲之前與父母的關係,和孩子未來會不會藥物成癮,或會不會成為一個負責的人,以及未來會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等都有相關,「安全的依附經驗,是無法等到父母有空了再回來陪伴,」他提醒。

自我測驗:你是「超完美父母」嗎?

  一個3歲小孩走著走著不小心跌倒了,家長會做何反應?
情節1「啊!」尖叫一聲,快步跑過去,把他扶起。
情節2「沒事沒事,站起來就好,你好勇敢!」邊安慰小孩,邊走過去抱抱他。
情節3 裝做若無其事。
  這些都是再熟悉不過的畫面,卻也透露出為人父母的各種掙扎。保護與放手的界線該畫在哪?是父母面臨的一大難題。請做以下測驗,找出自己是抓太緊或放太鬆的父母,並看看專家給你的建議。

給2~5歲小孩的父母

你和2歲的孩子在遊戲區,他想去玩比半層樓再高一點的滑梯,你會……
□ A:立刻拿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畢竟他還太小……
□ B:跟著他走到滑梯,扶著他爬上去,當他滑下時接住他
□ C:面帶微笑,放手隨他去玩

5歲的孩子每次下輸棋就哭,你會……
□ A:繼續讓他玩高難度的,偶爾他得接受失敗
□ B:希望增加他的信心,因此創個玩法,儘量讓他贏
□ C:找個不憑技巧只靠機運的玩法,讓他體會有輸有贏

3歲孩子上幼稚園第一天,他又哭又黏不讓你離開,你會……
□ A:前幾天先留下來陪伴他,再漸漸縮短每天待在學園陪伴的時間
□ B:親切但堅定地向他告別後便離開
□ C:延後入學,等過一年他學會更多事再來

孩子4歲.久病的祖母剛去逝,你會……
□ A:告訴他祖母搬到很遠的地方,遠到即使他想念祖母,祖母卻再也無法來看他
□ B:向他解釋,醫生已盡力救祖母了,但她的病嚴重得無法醫好便過世了
□ C:如B做法,再加上帶孩子去參加祖母的喪禮,及之後所有的聚會

你的孩子怕狗,又正好要到養了一隻大狗的同學家參加派對,你會……
□ A:先帶他去其他養狗的朋友家,看一些小型溫馴的狗,再帶他個別拜訪這位同學
□ B:婉拒邀請,或堅持對方家人要把狗留在籠子、拴起來
□ C:告訴孩子,怕一隻溫和的狗很蠢,接著帶他去參加派對

孩子的同學邀他和同學家人(或保姆)一起外出去玩,你不認識同學家長,你會……
□ A:婉拒邀請,或堅持要玩就到自己家來
□ B:答應讓他去玩,並詢問接回兒子的時間
□ C:向其他家長或老師打聽這位同學家長,或主動聯繫同學家長,了解去哪邊?都玩些什麼?

學齡前孩子問你:嬰兒是怎麼來的?你會……
□ A:不厭其煩地告訴他所有人類生育的細節
□ B:簡單回答,他問多少回答多少
□ C:避開這些問題,你認為學習性知識他還太小

◎看看你的得分
Q1– A3;B2;C1
Q2– A1;B3;C2
Q3– A2;B1;C3
Q4– A3;B2;C1
Q5– A2;B3;C1
Q6– A3;B1;C2
Q7– A1;B2;C3

給6~10歲小孩的父母

你兒子把數學習題攤在桌上,你看了一下,發現答案幾乎都錯了,你會……
□ A:和他一起坐下來,再把每題做一遍
□ B:告訴他必須再把數學作業看一次,遇到不會的,你可以幫他
□ C:不動聲色,你認為他需要從錯誤中記取教訓

你的孩子想加入足球隊,但他個頭小、運動神經又不發達,你會……
□ A:告訴他放膽去踢,並祝福他一切順利
□ B:為他安排其他活動
□ C:鼓勵他,並在週末幫他練習

9歲的孩子想要自己走路上學,而你不確定他沒問題,你會……
□ A:告訴他,至少到10歲以前都不可以
□ B:跟他解釋,若他能和你一起預習幾次,證明他能負起責任的話,你會讓他跟朋友一起走路上學
□ C:答應讓他獨自上學,並告訴他,他能主動提出這個想法,你以他為榮

10歲女兒最要好的朋友突然與她絕裂,還在背地裡說些殘忍的閒話,你會……
□ A:打電話給對方的母親問個明白
□ B:告訴女兒,她和她的朋友兩個人要靠自己解決問題
□ C:悉心傾聽,鼓助她去找其他的朋友,你只當最後的避風港

你的小孩和朋友在隔壁房間玩,突然你聽到他們厲聲吵架,你會……
□ A:不管,小孩間總會有爭執
□ B:先給幾分鐘,讓他們自行解決,若是繼續吵,就走過去調解
□ C:快步走過去,警告他們:再吵就不准玩

10歲的孩子想看一部嚴肅的影片,內容含有暴力與性,你會……
□ A:告訴他,還沒到青少年的年紀前,無論在什麼狀況下,都不可看
□ B:同意他去看,你知道他的朋友當中已有人看過了
□ C:告訴,他你會先看一次,若內容得當就讓他去看

你兒子不喜歡他的老師,出很多作業又很嚴格,他想大家的感覺都一樣,你會……
□ A:打電話給校長,要求把兒子換到別的班級
□ B:安排親師會評估狀況
□ C:告訴他,每個人偶爾都遇到困難,要盡最大的努力克服

◎看看你的得分
Q1– A3 ; B2 ; C1
Q2– A1 ; B3 ; C2
Q3– A3 ; B2 ; C1
Q4– A3 ; B1 ; C2
Q5– A1 ; B2 ; C3
Q6– A3 ; B1 ; C2
Q7– A3 ; B2 ; C1

解答

7~10分:培養小孩獨立,你可能很在行,但繩子或許得勒緊一點。
  「小孩必須冒險,但他跌倒時你得在一旁抓住他,」兒童心理學家、《用品格教養小孩》作者柏格醫生說,就好像你站在滑梯旁確保學齡孩子不會跌下,或是在孩子情緒波動、社交受挫時支持他。而且還是得牢記,在情況可能危害身體、難以捉摸時,你最好選擇安全,美國佛羅里達情緒與行為健康中心兒童部門主管林格醫生提醒。

11~16分:你已畫定好範圍,在其內你的孩子可以盡情奔跑,哪怕跌倒了也還可依賴你。
  柏格醫生說,保持這種平衡的關鍵在於控制情況,而不是小孩的行為。你願意讓他冒些風險,但你會先舖路,例如幫你學齡的小孩適應分離,或者趕在你10歲小孩看限制級的電影時,自己先看一遍。
  「最好的狀況是家長成了打氣專家,」柏格醫生解釋,「因而當小孩要自己做選擇時,可以父母做榜樣,做出聰明的抉擇。」

17~21分:你把小孩的幸福列為優先,但可能擔心太多了。
  要是他很害羞或恐懼,你可能會認為避開一些狀況,或許會讓他較有安全感,但事實上正好相反。假如你本身容易杞人憂天,很可能又把這種特質傳給下一代。「孩子會察覺父母的焦慮,」美國費城大學心理學授史坦柏格說。「這讓小孩更恐懼,因而父母又更加保護。如此形成一個循環後更難再打破。」此外,林格醫生說,你的小孩若曾有些練習和鼓勵,成年後比較能解決困難和阻礙。
  因此,別擔心你的小孩輸掉一局棋,或者和數學問題交戰,沒有什麼比正面迎擊挑戰更能建立信心。(顧景怡編譯)資料來源:《Parents》

10.17.2007

思維記憶Up!人際關係Up! 讓寶寶玩出天分(二)

(From 媽咪寶貝 更新日期:2007-10-04)

  孩子從遊戲中可學到許多,在上一期我們介紹遊戲可提升寶寶智能及語文能力,本期我們將進一步為您介紹,透過遊戲,我們還可培養寶寶思維及記憶的能力,以及人際關係,期待藉由您的引導,啟發孩子領悟玩的價值,學到書本上所學不到的事物。

優勢一:思維及記憶提升 遊戲對提升思維的重要性

  人的記憶力並非都是將事物依照語言的形式記憶,絕大部分的記憶是像錄影帶一樣,以形象的方式儲存於大腦中。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曾說過,學齡前的孩子記憶處於意識中心,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以記憶佔據著優勢地位。如果沒有記憶能力,孩子每一次都得重新認識那些已經碰見過的事物,那就不可能獲得任何生活知識經驗,且孩子的記憶發展對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有直接作用,因此培養其思維及記憶,對日後學習有相當的助益。
  雖說如此,從遊戲中培養孩子思維及記憶能力並非要培養他記多少,而應以培養孩子認知及概念的發展為主,使他了解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習解答及思考如何找出答案。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盧雯月表示,透過遊戲可培養孩子創意及競爭力,若孩子比起他人有獨特的想法,會多去想一件事物的其他面向,即可比其他孩子擁有深入思考的能力,且具獨創性及競爭性。

如何從玩培養思維力

  遊戲是孩子原始的本能,透過遊戲可讓他們從中探索世界,發現問題。盧雯月指出,孩子會從遊戲中尋找過去的經驗,累積思考,並重組、改變思維內容,使他們有能力學習更高層的知識,且遊戲可幫助孩子探索,使他們從固有的認知做印證,此即為「發現學習」。
  如何讓孩子從玩中培養思維力,盧雯月建議,照顧者應讓孩子多接觸、探索,不可強迫,讓他自己主動學習,才可從中累積能力。

3歲前寶寶記憶發展

特色一:只記快樂的事
  0~3歲的嬰幼兒記憶富有情緒色彩,尤其容易記住那些使他們感到愉快、悲傷或是氣憤的的事物或情境,以及其他容易引起情緒反應的事物。此外,當他們在聽兒歌、故事時,特別容易記住最有感情的句子,因為這些能引起他們情緒反應。
  另外,第一次的經驗,也能使他們記得特別牢。上述這些情緒記憶大約開始於出生6個月或更早時。

特色二:記憶短暫
  寶寶3歲前的記憶內容在腦中保留時間較短暫,一般不會超過1年。
  過去曾經有研究發現,當過去見過的事物重新出現在眼前,1歲內的寶寶只認得幾天前的事物;2歲的寶寶只認識幾個星期前的事物;3歲的寶寶則認得幾個月前的事物。當見過的事物不在眼前時,1歲以內的寶寶無法想起;2歲以內的寶寶可想起幾天前的事物;3歲的寶寶則可想起幾個星期前的事物。

特色三:記憶隨性
  3歲以下的幼兒記憶無目的及意義,凡是他們感興趣、印象深刻的事,都會比較容易記住。
  在生活中,您常會驚訝的發現幼兒隨性記憶的潛力,如當您在找一件物品找不到,而孩子知道物品的位置,他可能可以一下就幫您找到,這是因為0~3歲的嬰幼兒非常擅長這種隨意、無意記憶。

培養記憶力首求專注

  培養寶寶記憶力時,必須先讓他專心下來,才有助增加記憶內容。盧雯月表示,照顧者或許會認為寶寶活潑好動,無法好好靜下來學習,然而其實寶寶有把心思專心放在一件事上的能力,前提是必須讓他遠離干擾源,一旦讓孩子專注下來學習,建議照顧者可教孩子用歸類的方法來記,並優先記憶重要的資訊,如家裡地址、電話,以備不時之需。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照顧者還可運用工具來幫助寶寶培養記憶。有些市售記憶書附有學習光碟,內容豐富且多元,從物品認知到語言學習都有,種類繁多,照顧者可讓寶寶反覆聽,從中學習,有助提升其記憶理解的能力。

激發寶寶思維及記憶之遊戲
自己找答案
內容:在玩的過程中,丟問題給寶寶,給予線索,讓他發問、思考、收集資料,等待他回答,可以跟孩子說:「你的問題我沒辦法解決,你還可以怎麼解決?」讓他自己去多方收集資料、分析、比較,並做摘要。
意義:培養孩子邏輯、思考、歸納、分析及推論能力。

做遊戲,興趣記憶
內容:將小物品放在杯子中,讓孩子倒出來、裝進去,去觀察、探索。
意義:可幫助幼兒大小肌肉發展,且能培養觀察、記憶及思考能力。

善用多重感官經驗
內容:如教他認識水果,可先示範教他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最後嚐一嚐,再讓他自己重複一次,經由看、聞、摸、嚐的認識後,最後再讓他畫下來。
意義:藉由多重感官經驗,可加深孩子的記憶。

唱歌、唸詩
內容:教寶寶唸唱一些有韻腳、押韻的字句、詩詞或兒歌,可同時搭配舞蹈、動作。
意義:教寶寶運用相關字詞歸類、或是運用動作來加深記憶,有助他使用此種記憶法來記其他事物。

優勢二:人際關係提升 嬰幼兒與人的關係

  即使是剛出生沒多久的嬰兒,如果以充滿感情的自然聲音對他說話,他也會有動身體的反應,這是因為人一出生,便具有與人相處的能力之基礎,孩子的社會性,就是透過這種本身的能力,加上與周遭親人及他人相處的關係,逐漸建立出來的,當寶寶在0~3歲時,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遠比和朋友相處玩樂來得重要,因為這不僅是他們與人相處的初步社會化過程,且當他們確立能隨時凝視、保護自己的人在旁邊,即能在建立關係不久後,與對方成為朋友,一起玩,進一步成功踏上社會化的路。

培養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人無法離群索居,孩子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高尚的道德品格,或是良好的修養,都不可能在團體之外培養出來,唯有透過與他人接觸、交往才能逐漸形成,因此,每一個成功的人,都離不開社會、團體及他人的支持與幫助。雖說與人交往的過程、對象、方式和環境各不相同,但總括來說,都是依照一定的目的、作用和原則去進行的,因此當他們特別喜歡某一個人,會表現出主動與對方親近、一起玩耍,從中建立其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反應個人或群體尋求滿足需要的心理狀態,不同的人際關係會引起不同的情感,如心情愉悅、難過、痛苦等,這些心理狀態會影響人生的某個階段,甚至可能一生,因此從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每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讓孩子學習與人相處,可培養他敬天愛物的道德觀,有同理心,懂得為他人著想,以及體諒、尊重對方,這些觀念都是從人與人的關係發展出來的。

從遊戲學會與人分享

  觀察幾個孩子一起玩耍,沒多久您一定會發現他們開始出現為玩具爭執的情形,那個爭得最兇,不願與人分享的孩子,通常是以自我為中心,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小氣的、自私的,通常這樣的孩子在家中是個小霸王,認為什麼東西都一定要給他,不拿到手誓不罷休,且會大吵大鬧一番。如果,您想讓孩子氣度變得大一點,學習與人分享,遊戲便是最好的方式。
  一旦遊戲過程中發生爭吵,您可以提供可替代的玩具供他選擇,解決此場紛爭的關鍵便在於尊重孩子,讓他有自己選擇、處理自己玩具的權利,而當他決定與人分享、交涉時,應給予他適當的肯定,讓他意識到做對了,會加強他與人分享的正面行為。

解決問題增進人際關係

  玩,除了可讓孩子學會分享,還可學習如何與人交涉、以及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盧雯月表示,現今少子化趨勢,教養孩子必須讓他了解您的想法,不是一定要他達成您的期望,若要培養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需讓他學習妥協。解決問題的過程可讓孩子學會認知、面對社會問題及控管情緒三方面。
  當孩子在玩的時候出現紛爭,照顧者應避免介入去解決衝突,建議讓孩子們自己面對、處理,使他們從中學會如何解決問題,藉此一方面培養人際關係,另一方面提升其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當他們無法達成自己需求,還可學習如何控管情緒。
  盧雯月指出,照顧者不需為每個孩子準備一個玩具,如此孩子只會自己玩,不會有任何學習機會,他建議,應為孩子準備辦家家酒之類的玩具,或是角色扮演的遊戲,有時照顧者也可和孩子一起玩,讓孩子在這過程中有與人語言互動的機會,學習察言觀色,但應盡量避免讓孩子接近電腦或電視,除非照顧者願意與他一起討論,否則這樣的遊戲孩子只是單方面玩耍,沒有任何學習機會。
  遊戲本身是社會層面的發展,照顧者應讓孩子多與同齡的孩子接觸,才可增進他與人分享的經驗,促進建立人際關係。

增進人際及解決問題能力之遊戲
自行創造玩具
內容:跟孩子說要玩,但沒有素材,讓他自己去找素材、找道具,自己想辦法建構出玩具。
意義:培養孩子創造、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

拋問題
內容:丟一些問題給孩子,也讓他反問您。
意義:從互問的過程中,讓孩子腦力激盪,也學習質問的能力。

辦家家酒
內容:準備一些家中現有的小鍋具、杯子等讓孩子們玩。
意義:培養孩子與人相處、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

共同閱讀
內容:準備一本書,讓孩子一起看。
意義:培養孩子與人相處,並能提升其語文及認知能力。

讓寶寶玩出天分(一)─智能Up!語文Up!

(From 媽咪寶貝 更新日期:2007-09-05 記者:採訪撰文/莊惠旭 諮詢/明新科技大學幼保系教授 張玲芬)

  透過玩遊戲可培養孩子許多能力,如果照顧者們能清楚孩子各階段的發展,依其發展情形,讓他們玩適當的遊戲,適時給予刺激,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有相當大的助益。本單元將連續2期介紹玩遊戲可培養孩子哪些能力,包括智能提升、語文能力提升,且將告訴您透過哪些遊戲輔助,可讓孩子玩得盡興、學得深入!

優勢一:智能提升 遊戲對提升智能的重要性

  根據腦神經學的發現,嬰兒並非一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他們會思考、預測、尋找解釋,甚至實驗,且0~3歲嬰幼兒會利用多重感官交互學習,整合資訊,建構心智能力,還會運用感官和知覺的經驗做模仿、比較,再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適當的玩,可提供孩子知覺與學習,培養其認知歷程的基礎,因此,玩遊戲對寶寶各項能力提升有相當大的助益,尤其是在智能方面。
  此外,根據研究證明,寶寶是否會玩某一種玩具,主要是受到照顧者如何對待他們的影響,如果照顧者對某種玩具有正面好感,寶寶就會特別喜歡玩那項玩具,因此照顧者需慎選提供給寶寶的玩具,才能引起寶寶的興趣,進而從遊戲中培養其能力。

了解發展,進而激發潛能

  如何從玩遊戲中發現寶寶潛能,進而藉「玩」激發其能力?明新科技大學幼保系教授張玲芬表示,照顧者一定要懂孩子的發展及特質,才會知道如何運用遊戲及玩具陪他一起玩。當寶寶誕生時,他已具備三個發展元素,包括「身體」、與生俱來的獨特性「心靈」以及「精神」,三者之間息息相關,他們的發展從如何運用毫不倦怠的活動意志力,到逐漸表現出有規律、有目的的動作,再到如何學習挺身坐立和走路。言語上,從牙牙學語,到漸漸熟悉他四周的聲音,而後會發出清晰且正確的語音。在這一連串發展過程中,寶寶的身體接收外來刺激,透過感官,自己消化吸收,再經由模仿的行為,將其所理解的事物表現出來。
  張玲芬進一步指出,孩子需要一個適合他們的成長環境,所以照顧者應循序漸進引導他們,讓他們在生活中從「玩」來學習,尤其孩子天生即具有模仿力,照顧者凡事應以身作則,可以讓幼兒玩幫忙做家事的遊戲,讓他們模仿你的動作,幫忙打掃。
  此外,幼兒喜歡四處探索和參與活動,也會專注的玩自己的遊戲,如用積木堆房子、用東西裝滿他的籃子,再把它倒出來、抱娃娃睡覺等,照顧者可以順著孩子的特性,幫他們準備一些生活中可以看到、找到的物品或是簡單的布偶,讓他們玩,使他們對這種自然材質玩具的組織與形狀,產生深刻的印象。
  當孩子2~3歲時,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什麼事都想自己作主,喜歡說「不要」,此時他們必須學習如何與周遭事物和諧共處。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者可多製造一些機會,當作遊戲,讓孩子自己作主。如出門前讓他決定要穿什麼衣服、煮飯前問他想吃什麼等,將對答的方式當作遊戲,除了讓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有權力作主,還可以讓他在遊戲中腦力激盪,發揮想像力等。因此,「玩」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透過玩具,親子互動、肢體律動及生活用品都可以設計成好玩的遊戲與玩具,最重要的是,照顧者需了解孩子的發展情形,才可適時引導。

如何從玩遊戲中提升寶寶智能

  寶寶在玩遊戲時,需有照顧者在旁引導,給予啟發,才能培養孩子創新的個性,發展出新的思維,提升他的智能及身體等方面的發展。
  嬰幼兒最能由自我引導的遊戲中受益,照顧者可提供玩的經驗,讓孩子學習其中的概念和技能,但需注意遊戲必須妥善將「空間」、「時間」及「材料」規劃好,且玩的品質需以能提升孩子能力者為主,而可以提升孩子能力的玩法,是必須讓他「成熟」的玩遊戲。張玲芬表示,讓寶寶成熟的玩遊戲,才能啟發他的智慧,成熟的玩遊戲方式,會讓孩子有興趣,且孩子會與照顧者有正面的互動,甚至會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有外顯角色的概念。
  此外,成熟的玩遊戲方式,寶寶會從中培養出許多創意,同樣的玩具會有不同的玩法。反觀不成熟的玩遊戲方式,孩子只會玩實際的物體,缺少外顯角色的概念,沒有深入的遊戲內容,且遊戲時間短暫,旁人看不出孩子到底在做什麼。

激發寶寶智能之遊戲

各種遊戲及運動內容:走、跑、跳、丟擲、爬等活動。
意義:讓孩子運用整個身體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覺,培養能用雙手靈巧地生產和改造事物的能力。

運用各式玩具內容(1):球、串珠、風鈴、積木等。
意義:可幫助幼兒大小肌肉發展,提供練習的機會。

內容(2):動作類玩具,如推車、拉車等。
意義:可鍛鍊寶寶大肌肉及身體各部位的協調能力。

內容(3):認知類玩具,如由小至大的套式玩具、時鐘;有形狀、顏色及關係為線索的配對玩具。
意義:協助孩子學習及建立各種基本概念。

學電腦內容:讓孩子與您一起看電腦學習,適時讓他自己動手操作。
意義:利用電腦多媒體影音教學的方式,可吸引孩子注意,促進他們觀察力的發展,且能開發其潛在的智能。

優勢二:語文能力提升 培養語文能力的好處

  人類早期的發展,是培養各種能力的關鍵期,尤其是「語文」能力方面,其對我們左右腦平衡發展而言是最重要的項目。若照顧者能在孩子0~3歲時,隨時留意他的發展情形,從孩子牙牙學語時,開始教他們由構音到學會說話,進而培養他的表達能力,對提升其語文能力有相當大的助益,且將來紮下根基後,即可減少補救的情形,也無須花太多時間糾正錯誤。

建立早期語文經驗奠下根基

  究竟何時開始培養孩子語文能力最為適當?根據研究指出,幼兒在能讀、寫之前就已具備語文發展的能力,而照顧者與孩子在遊戲中的互動,如對話、唱歌、講故事及畫畫等,都是孩子早期語文的經驗,生活中如何深入培養孩子早期語文經驗,奠定將來語文能力發展的基礎?張玲芬提出以下建議:

1.帶孩子一起閱讀:閱讀的好處是可以讓左右腦溝通,照顧者平時可以大聲唸書或講故事給孩子聽。
2.讓孩子看到語文的表徵:可以跟孩子一同分享生活經驗,讓他自己說、表達,透過互動的過程培養其語文能力。
3.照顧者親身示範:孩子們天生具備模仿能力,因此照顧者平時可多讓孩子看到您在閱讀,讓他模仿,學習閱讀。
4.為孩子累積生活經驗:教孩子學認生活週遭中的字,雖孩子不懂,但他會模仿,可讓他從生活環境週遭常見的字開始學。
5.向孩子提問:平時可多問孩子:「這是什麼」、「為什麼」、「在哪裡」、「誰是…?」等,讓他回答,學習表達。
6.鼓勵孩子表達:照顧者可以在跟孩子講故事時,鼓勵孩子說出他所了解的故事內容。
7.鼓勵孩子編故事、塗鴉:照顧者可找出小孩喜愛的事物來編故事,或是讓孩子塗鴉,與他分享畫畫心得,讓他感覺「語文」存在於生活中。

藉由「玩」培養孩子語文能力

  由前文我們知道,孩子早期語文能力的提升主要是靠「對話」、「唱歌」、「講故事」及「畫畫」四個關鍵,至於如何藉由「玩」的方式培養孩子語文能力?張玲芬指出,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需要許多想像力及邏輯思考的能力,如果能加入語文刺激可幫助孩子表達更流暢,有助培養語文能力。照顧者可藉由以下的活動,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將語文融入遊戲裡,提升語文能力:

A 生活分享
  照顧者可隨時提供讓孩子聽你說話的環境,如跟孩子說您正在做什麼事,也可以問孩子:「你在做什麼?」,讓他透過生活活動及遊戲,模仿成人的語調及音調。但須注意應選用較慢、重複的話語跟孩子說,且創造不同的素材,讓孩子見得多、聽得多,學得也快。

B詩詞背誦
  背的詩不一定是古詩,也可以是童詩,且可鼓勵孩子一邊唸唱,一邊跳舞,如此可培養孩子對詩詞的興趣,且可提升其音樂欣賞能力,但照顧者為孩子挑的詩最好是講究音律的,如此可讓孩子印象更深刻。

C角色扮演
  可以找一些身邊的生活用品,製作成一些簡單的小道具,與孩子玩角色扮演或辦家家酒的遊戲,不一定要照真實的故事內容來演,重點是要鼓勵孩子多說、碰到孩子講不下去時,照顧者可適時引導,且必須表現出您對他的故事很有興趣的樣子。

D親子遊戲
  不需要透過道具或玩具的簡單小遊戲,僅需藉由肢體接觸,就可以讓孩子玩得很開心,也可以讓他在與您互動的過程中,學會許多字彙,每次遊戲後,記得與他一起分享心得,問問他:「喜不喜歡遊戲?」、「下次還想怎麼玩」等,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E認知遊戲
  準備一些含有數字、水果、植物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物品圖樣的字圖卡,教孩子辨識,您先唸一遍,再叫孩子跟著您唸一遍,還可加入遊戲中,反覆讓孩子接觸,加強他的記憶,如此不僅可提升其語文能力,還可幫助他建立對事物的基本概念。

結語:「玩」是孩子的天性,且玩耍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當照顧者讓孩子玩樂時,別忘了適時引導他們,才能讓孩子邊玩邊學。玩,除了可提升寶寶智能及語文能力,還能增進其思維、記憶的能力,並在玩樂過程中培養其人際關係,下一期我們將為您介紹如何在玩樂中培養孩子另外兩種能力,敬請期待!

8.28.2007

測知骨頭年齡 睡飽、運動加營養 長高不難

(From 中央廣播電台 更新日期:2007/08/28 11:49 記者:黃美寧)

  許多正值青春期的學生為了應付課業壓力,每天熬夜讀書,睡眠不足。醫師指出,晚上11點到2點是生長激素作用最大的時間,有充足睡眠、加上適度運動和補充營養,才能長得高。現在還有醫院提供測量「骨頭年齡」的療程,趁著「生長板」還沒關閉前,刺激生長激素分泌,讓長高不再是夢想。

  為人父母者,總希望孩子未來能夠「高人一等」,如果小孩發育得慢、或者比同儕長得矮,就會煩惱不已。其實從一個簡單的公式,就可以由父母的高度、計算出未來孩子的身高;男孩是父親身高加母親身高,加12再除以2;而女孩則是父加母減12再除以2。
  如果這樣的計算結果不令人滿意,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根據研究,男孩的變動範圍可達7.5公分,而女孩也有5.5公分。如果能在「生長板」關閉前,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還是有持續長高的機會。

  醫師指出,透過測量骨頭的年齡,可以評估生長板關閉的可能時間;測量骨齡很簡單,只要照左手手掌的X光片,由骨頭的生長板和骨化中心的形成,就能估算骨齡。通常男孩變聲2年內或者女孩初來月經2年內的「青春發動期」是長高的最後機會,當性荷爾蒙使生長板逐漸成熟、並且關閉之後,就不再長高了。因此在這段時間內,最重要的是充足睡眠、運動和補充營養。
  書田診所主任醫師丁綺文說:『在11點到2點這段時間的睡眠,對我們生長激素的釋放最有效果;要常常運動,尤其是做腳底板刺激的運動。第三點,我們可以補充一些營養素,這些營養素能夠促進我們自己的生長荷爾蒙釋放出來,這樣就能夠把大家的遺傳潛能發揮到最大。』

  另外,也有人用注射「生長激素」來達到「高人一等」的效果,不過醫師指出,生長激素通常用來治療缺乏荷爾蒙以致長不高的疾病,像是:透納氏症候群或小胖威利症等等,如果劑量不對,可能會有「生長痛」,或手指水腫、腕隧道症候群等後遺症。

7.10.2007

嬰幼兒如廁訓練(3)

使用抽水馬桶
  當孩子長大一些,你可以教他使用抽水馬桶(有些稍遲才開始大小便訓練的孩子可能會一開始就堅持用抽水馬桶)。讓孩子模仿你怎樣用,這有助於他接受這個觀念。
  重要的是,孩子需要覺得坐在馬桶上安全穩當。你會發現種兒童用的馬桶坐墊很有用。孩子可能還需要一個穩當的木凳或箱子,用來幫助他坐到馬桶上去,並能把雙腳放在上面。男孩子小便時,可能還需要一個墊腳的東西。有些孩子害怕掉進馬桶洞裏去,所以在開始的時候,你要扶著他。
  外出訪友的時候,建議你應該讓孩子用別人家的馬桶。讓他適應不同的環境。此外,你還應該帶他上公共場合的廁所。告訴他如何使用各種不同的衛生紙器,但是,你應該自備足夠的衛生紙,以防不夠用。要確實孩子了解,使用公共廁所要特別注意衛生。告訴他要看清楚馬桶座墊是否是濕的,一定先要用衛生紙擦乾。上完廁所之後,一定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過夜不尿床
  學會夜裏不尿床要比學會白天不尿褲子花的時間長一些。幼兒必學會意識到睡覺當中膀胱脹滿的感覺,並能作出反應:是忍到天亮,還是醒來上洗手間。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三歲孩子會尿床,需要用尿布。因此,不要急於拿開塑膠床單,也不要因為孩子頻繁的尿床而失去耐性。
  為了減少幼兒夜裏尿床的次數,你可以督促他在睡覺之前不喝泡沬飲料、橙汁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如茶、可樂、巧克力等)。這些飲料會刺激腎臟產生較多的液體。但不要減少幼兒喝水的總量,因為膀胱會困此而調節、減少畜水量。最好讓幼兒白天喝六至心大杯液體,這樣,膀胱才會有較大的容量。
  你可以鋪一塊小的塑膠床單在孩子日常的床單上,再在上面鋪半張床單。萬一孩子尿床,你可以很快地換掉這半張床單,而下面其他的床單就不受影響了。用這種辦法,既幫助了孩子,又減輕了你的麻煩。孩子尿床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平靜,不要大驚小怪。
  到五歲時,尿床仍然是正常的,通常不需要治療。換床單當然使人心煩,但是不要生孩子的氣。在房間裏放一個便盆或許會有幫助。此外,確保孩子夜裏起來不害怕,例如,安裝一盞夜燈。注意孩子不要便秘,因為這也會在夜裏刺激膀胱。

可能發生的問題
. 害怕沖水是很常見的情形,強迫孩子面對他所害怕的事,往往會把事情弄得更糟。請讓他逐步去適應。
  例如,在他離開了洗手間,但還聽得見水聲的時候沖水。當聲音不再使他害怕了,設法讓他站在門口看沖水。讓他走得越來越近,直到他能夠自己拉把手為止。
  孩子也許會害怕沖馬桶會把他自己的一部分也沖跑了;可以讓他在沖水之前對糞便說再見,這可能會有幫助。

. 對一些孩子來說,恐懼用馬桶會導致『忍』,尤其會『忍』住大腸的蠕動,因此導致便秘。而另一些孩子可能因為恐懼而導致拉在褲子裏或地板上。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不要堅持使用馬桶,就讓他用便盆,直到他願意改變為止。
  此外,他若感到難為情,可以讓他在洗手間裏保持隱私,不過,你得確認他不會把自己鎖在裏面。讓他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如果他願意,可以嚷他看書,這能使他放鬆。

. 早先巳經完成大小便訓練的幼兒也可能會倒退,重新在不恰當的地方排便。原因可能是身體有病,或者情感波動,例如家裏有了新寶寶或搬家。
  這種情況通常能不治而癒。重要的是你應以平常心看待,不要嘮叨,否則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

. 有的幼兒可能會對他的糞便產生一種迷戀,對他來說,拉大便是頗為自豪的成就。
  如果你發現孩子玩弄便盆或馬桶裏的糞便,保持冷靜,不要使他為所做的事感到羞愧。
  溫和的跟他解釋,出於許多原因,他的行為是不能接受的,包括衍生的原因在內。
  告訴他糞便屬於馬桶和便盆,必須留在那裏直到沖走。再用其他有創意的遊戲(例如用手指畫畫、玩橡泥等)把他的注意力引導到其他方面來。

. 到某個年齡,孩子很可能對異性如何小便發生興趣。
  子女孩可能想站著小便,而勸小男孩站著小便卻硬是不肯。出現這種情況,由同性別的父親或母親來指導是最合適的,因為他們知道怎樣跟幼兒講解。
  跟他們解釋坐/站著小便的原困(男的尿流是向外的,而女孩的尿流是向下的)。
  如果你的女兒堅持站著尿尿,讓她尿幾次吧!開始時你要幫助她擦乾淨。經過幾次之後,她會發現站著尿的不便,她的好奇心就會得到滿足。

嬰幼兒如廁訓練(1)

大小便訓練
  嬰兒長到九個月大時,開始能理解語彙和行動間的關係。
  因此,可以先從大便開始訓練,而小便也可以從這時候起掌握時間,用(噓)來訓練,到了周歲時孩子就可以做得很好了,一歲半甚至能事先告知。
  但這是順利的情形,幼兒有很大的個別差異,且父母忙碌無法充分注意時,是不可能期待會有同樣的結果的。因此不要焦躁,好好訓練即可。
  『反正總會學會的』這種樂觀的想法對排泄的訓練也是必要的。神經質地責怪孩子『不大便嗎?』『怎麼還不噓噓?』只會使親子都感疲倦,甚至打起孩子來。

責罵只會造成反效果
  有人認為『孩子做不好就打』,這只會帶來反效果。這年齡的孩子還不理解挨打和尿尿之間的關連,即使能夠理解也會害怕不小心尿濕被處罰,而造成內心的恐懼。
  要觀察孩子的情形,掌握時間。當孩子想便尿時可能會來回走動,或渾身發抖,或站立不動,大人可以從旁觀察出來。這時如果孩子自己上廁所,不妨用誇張的表情表示你的喜悅。

建立自信
  早上起床時、午睡後、吃完飯後可以帶孩子上廁所,如果做得很好不妨大大地誇獎他。這樣,孩子對排泄就能逐漸建立自信,不再感到厭煩了。
  即使做得不好也要好好地教他,不要拿他和哥哥、姐姐相比較。每個孩子各有不同的成長波動,和較長的孩子相比較反而會使他什麼都做不好。

怕上廁所
  孩子很討厭在排泄和用餐時有大人在旁監督,所以很怕上廁所,等到父母催促,才會迫於無奈上廁所,對健康造成傷害?父母可用以下辦法去除孩子怕上廁所的心態。

使他們安心
  首先要給予孩子安心感,告訴他:『我在言裏等,不要怕。』使他安心。不要感到不耐煩或中途到別處去,這樣孩子可能會因為害怕而尿不出來,一定要等他上完為止。這樣恐懼感就會逐漸消退了。

不要把孩子當成膽小鬼
  『這麼害怕,真拿你沒辦法』『膽小鬼』等話語會使得孩子感到羞辱,千萬不要說出口。而孩子做得很好時就應誇讚他,使他產生自信。
  父母也應多花些工夫準備孩子喜歡上的廁所。
  父母不妨利用星期假日好好整修廁所,例如,將蹲式改成坐式的馬桶、加裝可以握緊的橫條,改善照明或重新換上牆紙等。  此外,安裝架子擺上孩子所喜歡的填充玩具,或安裝可以呼叫大人的鈴等都可以嘗試。孩子會因一點小事就改變心情,因此不妨多花些心思。如果孩子還是很討厭的話,可以在廁所旁或入口擺著幼兒用便器,這也是方法之一。

原則與禁忌
. 讓孩子挑選他的馬桶座墊。
. 如果他願意,讓他沖馬桶。
. 確認他每次便後都把手徹底洗乾淨。
. 確認女孩子擦屁股是從前向後擦的。
. 不要把你的孩子的學習進度與別的孩子比。

衛生的原則
. 教孩子在用完便盆或馬桶後要徹底洗乾淨手並擦乾。
. 每次用完便盆之後,要把便盆洗乾淨並消毒。
. 如果孩子用便盆時會濺出來,在便盆底下鋪一張塑膠布。
. 開始時不要讓孩子自己擦屁股,他還做不來。

訓練的里程碑
. 15~18個月大:孩子會表達尿布濕了或髒了。
. 二歲:需要大小便時,孩子多能示意。
. 三歲:在白天和部分夜晚孩子不會尿濕褲子。
. 如果你的三歲孩子白天還尿褲子的話,請找醫生或兒科護士詢問。

嬰幼兒如廁訓練(2)

便盆
  使用便盆或馬桶是幼兒必須學會的社交和生理技能,但訓練幼兒大小便沒有一個特定的年齡限制。一般而言,在兩歲到三歲之間,大多數孩子白天不會尿濕褲子。通常,在學會膀胱控制以前孩子就能學會大腸控制,因為小便的生理急迫是更為緊急和即時的。

膀胱控制的步驟
. 孩子能在稍長的時間之內不尿濕尿布。這表明膀胱巳經長大,有了較大的儲存空間。
. 孩子意識到小便,並對你表示他巳經尿濕(或弄髒)尿布了、正在撒尿或想要撒尿。
. 他能夠及時告訴你去取便盆,或把他帶到便盆或馬桶那兒。
. 他能夠自己使用便盆或馬桶。
. 白天他不會尿濕褲子。
. 晚上他不會尿濕褲子。

  在孩子自願去做之前,訓練他大小便可能會使你緊張,也使他焦慮,結果徒勞無功。
  得等到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到能夠感覺出膀胱和大腸滿了,他才不會弄髒褲子。之後,他必須能夠控制開啟膀胱和大腸的肌肉,以便在排便前來到便盆。通常在15~18個月大之前,能夠這樣做的幼兒不多。

何時開始訓練
  最早開始進行大小便訓練的時間在一歲半時,而兩歲左右是最可行的年齡。何時開始並沒有硬性規定,不過女孩從一歲半左右就可以接受訓練,而男孩則要到二歲半才行。
  在一歲半之前就訓練他似乎太早了一點,但若你想這麼做的話,從約15個月起讓孩子習慣坐便盆。進餐之後,孩子可能會大便,但在這個年齡,知道要排便不是訓練來的,而是一種無意識的反射行為。不要強迫他用便盆,也不要讓他坐得太久。如果他厭煩了或哭了,讓他起來。他拉出來了,應表揚他;如果他不拉,就順其自然,什麼也別多說。
  無論在什麼年齡開始訓練大小便,都須選一個你的時間充裕、可以鼓勵和關注他的日子進行。如果有干擾,比如度假、搬家或者你剛剛又生了一個嬰兒,就把訓練延後,直到所有的事情都安定好了為止。此外,選溫暖的天氣進行訓練會容易些,因為這時孩子穿得少一些,比較容易行動。

開始訓練
. 以簡單的語言解釋你想要他做什麼。
 教他如何表達想要小便或大便的意思。

. 告訴孩子在便盆裏大小便是件好事。
 讓他挑選便盆的顏色。
 要確保便盆的底部穩當,不會傾側,邊緣光滑。
 男孩子用的便盆最好有防濺的邊。

. 把便盆放在孩子容易拿到又不會打翻的固定地方。
 如果你的房子有樓上樓下,最好在每層樓放一個,並確保用便盆的地方比較暖和。

. 給他穿容易脫的衣服,並教他怎樣把褲子拉下來。
 訓練褲可能很有用,它比尿布容易解開。
 褲子還能使孩子感到他『長大了』。
 稍後,帶他跟你一起去挑選他的短褲和內褲。

. 定時把他放在便盆上,比如用餐之後或者出門之前。
 在開始階段,留在一旁陪伴他。
 鼓勵孩子坐上幾分鐘,讓他看書或講故事給他聽。
 如果他看見你坐在馬桶旁邊,可能他會拉得快一些。

. 不必要堅持要男孩站著小便。
 開始時坐著小便會容易一些,如果他想站著,給他一塊墊腳的木塊,這樣他就搆得到馬桶槽了。
  當幼兒成功使用便盆時,表揚鼓勵一下,但不要過火,否則下一次不成功,他會很失望。
  不要期望太快看到成效,也不要強迫和抱怨他,哪怕你認為孩子巳經能夠自己大小便了,也要預料到偶然還會拉在褲子裏,以平常心面對事實,只要給他洗乾淨就對了。
  如果孩子做得不大好,不肯用便盆,或者尿濕褲子,請不要生氣。
  如果孩子對訓練感到煩燥,你和他之間有衝突,停止訓練一兩個星期,直到孩子準備好了再來。千萬不要嘮叨或強迫他坐便盆。

6.12.2007

常見小兒消化道疾病

(From 媽咪寶貝雜誌 更新日期:2007-06-04)

前言:「醫師啊!阮孫ㄟ長得『瘦比八』,常常胃口不好,吃幾口飯就喊肚子痛,大便一粒一粒的像羊咩咩大便,要怎麼辦呢?」在每次的小兒科門診中,經常都會聽到擔心的阿媽像這樣對醫師求救。

  這樣的主訴中,就包含了兒童常見的幾種腸胃道問題與可能潛伏的疾病,包括:便秘、反覆性腹痛、以及生長不良。

便秘
  「便秘」是現代社會的產物。以往的農業社會,大部分人都以五穀與葉菜類為主食,便秘的問題不太常見到。而現在的兒童飲食習慣趨向於較精緻的食品,例如嬰兒奶粉,因而便秘的問題較嚴重。
  醫學上給便秘下的定義是:「每星期排便次數小於三次,並且大便質地偏硬。」對小兒腸胃科醫師來說,凡是嬰幼兒或兒童因為排便問題引起之腹痛、腹脹、排便困難或肛裂,皆可以稱為便秘。

原因─功能性便秘與飲食、大便習慣有關
  為什麼會有便秘的情形呢?
  大致上可以把原因區分為二種:「器質性」與「功能性」。
  所謂器質性便秘是由其他器官的問題而引起,例如:先天性巨結腸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服用藥物等等。此類疾病引起的便秘,必須經過小兒胃腸科醫師審慎且詳細的評估與檢查,在排除這些可能性後,才能把病人歸入所謂「功能性便秘」的原因中。
  功能性便秘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長期」飲食與便便的習慣不好而形成的。在新生兒呱呱落地後,母乳是最能避免嬰兒便秘的最佳食物。然而由於母親工作的關係,通常1至2個月後,小孩就只能以嬰兒奶粉為主食。又當4至6個月後副食品的添加不理想,嬰兒大便就會變硬,形成解便困難與疼痛的現象;若此時沒有幫嬰兒做矯正,排便情形就會產生惡性循環,等到有血便、腹脹、腹痛、甚至滲便的情形出現時,父母親才會倉皇的求醫。

治療及預防─餵母乳、改變飲食內容
  如何解決嬰兒或兒童的便秘問題呢?
  首先在嬰兒時期儘量以母乳哺育,職業婦女也可以晚上把母乳擠出,冰在冰箱,以供隔日所需,接著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改變飲食。
  便秘的小孩十之八九所攝取的纖維與水分都不足夠,4至6個月的嬰兒以母乳或嬰兒奶粉為主食,其實並不需要額外添加開水,等到開始進食五穀雜糧後才必須要補充開水。葡萄糖水與黑棗汁因為有較高的滲透壓,也常被建議用來改善幼小與較大兒童的便秘情形。蔬菜與水果的添加建議在4至6個月時,起先可以給予果泥與菜泥,等到開始進食稀飯時,就可剁碎加在稀飯中餵食。 再來要幫助孩子養成正確排便的習慣與適當的運動。
  較大兒童應該有自己的專用馬桶,而後才能訓練在固定的時間上廁所,例如:早晨睡醒後或者晚飯後。醫師所扮演的角色是使用軟便劑使得小朋友的便便變軟,使他們不再懼怕上大號。軟便劑使用的時間長短因個人而異,在均衡的飲食與良好的排便習慣養成之前,不要貿然停藥,否則很容易復發。


生長不良
  另外常被轉介到小兒腸胃科門診的問題就是「生長不良」。
  由於一般人的觀念是「肥胖不是病,長不胖的小孩就會輸在起跑點」。因此,若是自家小孩體重比鄰家小孩子輕,常常就會求助於醫師。生長不良的定義是三歲以下幼兒的體重增加,偏離二條生長曲線(可見兒童手冊),或者體重低於同年齡與性別兒童的三個百分點的曲線。
  造成幼兒生長不良的原因大體上也分為「器質性」與「非器質性」二種。
  常見的器質性原因有:染色體異常、腎小管酸血症、先天性心臟病、尿道發炎等等。若經過小兒專科醫師詳細檢查後,仍找不到器質性生長不良的原因,就會被歸納在非器質性生長不良。

治療及預防─營養均衡、舒適的餵食環境
  小兒科醫師在診察此類小朋友時是相當花時間的。
  首先必須從詳細的飲食習慣開始問診,臨床經驗顯示,飲食習慣的不正確是引起台灣嬰幼兒非器質性生長遲滯的重要原因之一。4至6個月之前的嬰兒,因為完全餵食母乳或配方奶粉,一般不太會有問題。然而,台灣是以米食為主食的社會,6個月以上的嬰兒開始以稀飯餵食後,最常聽說添加在裡面的食物就是紅蘿蔔、高麗菜和大骨湯。一天吃2次到3次,怎麼體重還是不見上升呢?當然,聰明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這碗稀飯內缺少了生長所需的重要因素,那就是蛋白質與脂防。因此,完整的嬰幼兒飲食必須包括肉、魚、蛋黃與青菜類。
  另外照顧者的餵食態度也必須正確,不可太過於急躁或使用打罵的方法,並建立一個溫馨、安靜與舒適的餵食環境,這對小朋友的飲食習慣是很有幫助的。
  第二件事是必須經過仔細的檢查。大部分生長不良的器質性原因都可經由此步驟而發現。其他偶爾也會藉助於像檢驗血液、尿液和大便,以及超音波檢查等,來排除器質性原因的可能。


反覆性腹痛
  小兒科門診另外一種常見的問題是「反覆性腹痛」。
  「我的小孩常常喊肚子痛,尤其是早上睡醒與吃飯時間」,這種煩惱也是門診中常聽到的媽媽經。這種反覆性腹痛又稱為慢性腹痛,最常發生在幼稚園與學齡兒童身上。

原因─多數患者原因不明
  反覆性腹痛同樣可以分成「器質性」與「功能性」兩種。
  「器質性」原因有上述的便秘、乳糖不耐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以及祕尿、生殖道問題等。這些原因都必須經過小兒胃腸科醫師詳細的檢查排除後,才可以歸類為功能性腹痛。
  大約90%的患者都是屬於找不到病因的「功能性反覆性腹痛」。當兒童在遭受環境或心理上的壓力時,往往會以腸胃道症狀(腹痛)或是泌尿道症狀(頻尿)來表現,這些壓力來源可能包括:搬家換新環境、受到家長嚴厲的打罵、或者是功課學習上的不適應等等。

治療及預防
仔細的問診:發現可能引起「胃腸蠕動障礙」的原因,醫師與家長必須共同找到功能性腹痛之心理層面的原因,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
  醫師應給予家長與兒童正面的再保證(Reassurance)。經過完整詳細的檢查後,醫師應鼓勵家長與小朋友,告知此種功能性腹痛是非常良性的,絕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會痊癒。
藥物治療:腹痛比較劇烈的小朋友,接受短期的抗膽鹼激素藥物(Anti-cholinergic drugs)治療,效果都不錯。
均衡的飲食:包括高纖維食物,也對此種功能性反覆腹痛的小孩有所幫助。

「母嬰同室」--給懷孕媽咪的哺乳建議

(From 媽咪寶貝雜誌 更新日期:2007-06-04 記者:高宜伶、洪櫻瑜)

  越來越多的資訊與研究指出:「母乳最好!」然而就在妳打定主意想要餵母奶時,週遭親友口中或是媒體刊登的「哺乳血淚史」卻又使妳擔憂地不知如何是好,深怕自己就是下一個餓壞寶寶或是累死自己的媽咪!
  事實上,哺乳不難,越了解哺乳、越熟悉奶水分泌的機制,與越了解寶寶的需求與供給,妳就會越有信心!

母嬰同室好處多
  及早且密集的哺餵是哺乳順利的第一把鑰匙,這意味著:如果無法實施產檯餵奶,最好能在產後30分鐘內接觸寶寶並開始嘗試哺乳,同時一天至少哺乳8~12次,也就是鼓勵媽媽至少2~3小時哺餵一次新生兒!
  這聽起來並不困難,但如果寶寶安置在嬰兒室,媽咪可能必須隨時等待嬰兒室護士的電話通知,並且拖著產後疲憊或是剖腹產後疼痛的身軀在嬰兒室與病房之間來回奔波,如此便增加哺乳的困難度。有時候,過多的訪客也可能使妳忘記哺乳時間或是不好意思表明自己現在需要去哺乳,因此,不難想像為何許多媽咪寧可選擇母嬰同室了。當寶寶放在身邊,只要他有需要就立即哺乳既方便又令人放心。漸漸地,妳會明白寶寶需要喝奶的訊號,毋須等待他大哭,在寶寶轉頭,甚至蹬腳等肢體語言出現時就可以哺乳!

  實施母嬰同室及產檯餵奶是母嬰親善醫院必備的服務。在醫院實施母嬰同室的好處相當多,根據研究,母嬰同室的寶寶哭泣的時間比在嬰兒室的寶寶少,同時寶寶放在房中也讓妳有更多機會觀察他飢餓的訊號並且練習哺乳,再加上醫療人員即時的評估與協助,妳將在哺乳的路上建立良好的基礎。

母嬰同室,母嬰同累?
  令人遺憾的是,台灣去年度雖有82間通過認證的母嬰親善醫院,但是各家親善程度不一,有些醫院僅停留在「母乳最好」的口號宣導(更遑論那些不在親善之列的醫療院所了!),再加上台灣醫療的人力分配問題、母嬰親善醫護人員不足、每位護理人員負責照顧的人數偏高、醫護人員母乳資訊有落差(有些人知識豐富,但有些人卻明顯不足)、健保對哺乳衛教沒有特別的給付等等,許多先天失調與後天不足的狀況造成部分醫院中的母嬰同室變成母嬰一同在病房中被忽略的遺憾情形。
  在周圍沒有親友有母乳哺育經驗可以分享的情形下,台灣媽咪產後在住院時期若無法從醫護人員身上得到正確與足夠的哺乳指導以及相關的育兒照顧提醒,就會產生如媒體所披露的把寶寶餓「黃」了等情形。餵母乳發生的多數問題在於哺乳姿勢不對或哺乳次數太少,寶寶沒有得到需要的乳汁,導致黃疸退得慢,黃疸值高時寶寶會嗜睡,若沒有積極喚醒寶寶喝奶,惡性循環下很可能造成寶寶脫水。
  雖說如此,我們不該因噎廢食,上述的問題透過頻繁哺乳、改善哺乳姿勢就可以避免,而想要哺乳的媽咪們仍應積極地尋找願意配合餵母乳的醫院,並在這些醫院生產,且產前做好餵母乳的相關功課,參加母乳媽咪的產前教室或是聚會,產後哺乳時一有問題就主動尋求醫護人員的協助或尋找相關資源。在這種母嬰親善醫院質量不均的過渡期,自力救濟或許是個補救的好辦法。

  除此之外,母嬰同室並非是媽咪與寶寶共處一室而醫護人員不需負責照顧,相反地,醫護人員應扮演重要觀察者的角色,隨時提供哺乳協助與資源,媽咪們需要的是多餵奶、密集餵奶,且有問題立即請教醫護人員,這一點請千萬不要客氣!另外,先生與家人的協助在醫護人力不足的情形下也相形重要,妳可以安排先生或家人協助招呼訪客、幫寶寶換尿布以及剖腹產後的行動協助(剖腹產後的母嬰同室比產後奔波哺乳輕鬆得多,媽咪毋須等到可以下床時才餵奶,可試著請家人協助妳翻身側躺,把寶寶抱到妳身邊以便哺乳)。

  許多母乳爸爸除了當太太最堅實的依靠外,也會主動地協助觀察哺乳情形或尋找相關資訊,產後母職的敏感、身體的興奮與疲憊交雜,先生的鼓勵與肯定將會給予新手媽媽們莫大的動力!

淺談孕期哺乳

(From 媽咪寶貝雜誌 更新日期:2007-05-06 記者:littlefish 、Gloria )

  哺餵母乳是件多美好的事情啊!當溫暖又惹人憐愛的寶寶,喝完奶後露出一個滿足的笑容時,很多媽咪都會許下這樣的心願:希望這一刻能持續下去!也因此,讓寶寶自然離乳是再美好不過的期待與目標。
  然而生命中的意外插曲可能隨時打亂你的計畫,新生命的到訪使得你不得不做些調整,此時,對於懷孕中的母奶媽媽來說,餵奶或不餵奶,該如何決定與因應?

孕期可以繼續哺乳嗎?
  在你舉棋不定的過程中,一定會得到許多紛雜的資訊。很多人會告訴你(很可能包括你的婦產科醫師),該斷奶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其他母奶媽媽依然在孕期哺乳且安然的度過懷孕期。事實上,孕期哺乳的確是可行的,只是狀況因人而異,若你想在孕期哺乳,最重要的就是傾聽身體所發出來的聲音—量力而為,一旦有不適狀況,如持續出血、或出現強烈的子宮收縮,此時,就該考慮減少餵奶,若是身體依然有狀況,必要時甚至需要引導孩子離乳,以確保胎兒的健康平安。
  此外,若是媽咪曾有不良孕史 (如:習慣性流產、早產等)、懷孕第4個月後體重沒有增加,以及醫囑暫停性行為時,也都不適合在懷孕期間持續哺乳。

引導大孩子降低哺乳需求
  大致上來說,即便母親的狀況可以接受孕期哺乳,但哺乳的頻率已經無法再與懷孕前相同了。即將晉升為哥哥姊姊的孩子,平常可能隨時想要就有得喝,懵懵懂懂的他們,突然面臨福利縮減的命運,難免感到不安,這時特別需要大人的細心關照,尤其是年紀越小的孩子,就越需要以溫和、漸進的方式來引導,事實上這樣的過程也能使大人從中受益。
  減少哺乳的需求對孩子而言也是在學習適應新生活,此時可請爸爸或其他家人多幫忙安撫孩子,當母親以外的照顧者陪伴孩子進行一些活動時,可以減少孩子對於母親與ㄋㄟㄋㄟ的聯想。減少餵奶次數並且縮短每次哺乳的時間也很重要,你可以判斷哪些情況下孩子要的只是母親的安慰、哪些狀況才真正有哺餵孩子的必要。而當孩子需要被安慰時,你們可以學習用其他的方式來進行。
  另外,雖然以前可以無限暢飲ㄋㄟㄋㄟ,但在非常時期需要做改變,有些媽媽會和孩子約定,一次只能喝10秒鐘,孩子慢慢會適應的!

  此外,沒有什麼事比無聊更容易讓母奶寶寶想起喝奶這件事了,因此幫孩子規劃一些活動讓他忘掉ㄋㄟㄋㄟ是值得的,例如去散步,讀書等,都是不錯的方法,雖然這對孕婦來說辛苦了些。若是你沒辦法拒絕孩子喝奶的要求,還是可以試著再拖延一下,或許一些有創意的活動就可以讓孩子開心得忘卻喝奶這件事呢!
  有些情境讓孩子非常容易聯想到喝奶這件事,或許是睡覺時間到了,也或許是媽媽坐在某張椅子上。因此,你非常需要調整這些會提醒孩子喝奶的生活情境,甚至改變你們睡前的儀式,例如你可以試著讓孩子用聽故事、聽音樂等方法來入睡。
  如果孩子夠大了,你也可以試著用說理的方式告訴孩子為什麼沒辦法像從前一樣讓他喝奶,例如讓他們知道胎兒在媽咪的肚子裡是多麼的特別,需要大孩子的幫助,而他目前能夠幫忙的,就是體貼媽媽,少喝一些ㄋㄟㄋㄟ。其實就算是小小孩,你也可以讓他們知道,喝奶會讓媽媽痛痛,很多時候,孩子們非常貼心,甚至在你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就自動離乳了呢!

迎接親子新旅程
  當這些小哥哥、小姊姊適應了新生活,對母親來說,也將更有自信來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雖然有些媽咪可能會因為讓大孩子提前離乳而感到遺憾,但是當你懷抱著一個健康的小寶寶,就會體會到這是值得的。事實上也有不少媽咪順利度過孕期,甚至當寶寶誕生後,還可以讓大、小寶寶一起享受喝奶的樂趣呢!
  如果你也想這麼做,不必擔心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奶水,也不用害怕大孩子喝光了小寶寶的奶水,因為母乳和你對孩子的愛一樣奇妙,只要你願意付出,永遠都可以呈現滿載狀況!

不必花大錢,你也能養出資優生

(From 康健雜誌 更新日期:2007-05-30 記者:朱芷君)

  孩子的成長總是充滿驚喜。父母該把握哪些重點,才能讓孩子如同不斷盛開的花朵,湧現更多潛能跟智慧?

  天下父母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優秀、高人一等,成為人人稱羨的「資優生」,也因此坊間有許多標榜開發大腦的工具或課程,甚至補習智力測驗, 企圖「激發孩子潛能」。

  大腦的確具有無窮潛力和可塑性,卻並不代表依靠某種技術,就能達到開發大腦的目的,事實上,錯誤的學習方式,反而可能侷限大腦的吸收力。
  例如填鴨式的補習,「除了分數不會增長任何東西,因為它只是讓你習慣某種考題,對於大腦學習沒有效果,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指出,標準答案只會讓神經連結的可能性減少,「是扼殺創造力最大的元兇。」而不少父母迷信資優,甚至千方百計送孩子去補習以考上資優班,「這對孩子是很不利的,」洪蘭直言,補出來的「人工績優」和真正資優不同,靠反覆練習進入資優班,只會發現別人行你都不行,「很快就自信心崩潰,父母這樣是害了小孩。」
  從建中資優生的例子來看,這些同學並沒有接受特別的訓練,他們的父母以開放的態度,為孩子創造學習的沃土,自由探索、發現自己的天賦,反而發展得更好。

  國外研究也發現,即使智力會受基因影響,天生有別,但並不代表孩子的成就註定被限制,「只要準備好豐富頭腦的活性化環境,誰都可能發揮驚人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長期從事人類潛能教育活動的韓國腦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承憲指出。
  他認為,多累積不同的生活經驗,有益孩子腦部發達,反而重複上學、補習、寫功課這種單純的活動,容易讓大腦陷入疲累,「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多看、多聽、多體驗是最好的。」
  「看起來孩子只是在玩泥巴,其實他正在學習,」紐約奧斯威戈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達威爾指出,應該給孩子更多自由和時間探索。不管是運動、音樂或其他活動,都有助提升孩子的專注、紀律,刺激心智發展。

  這次採訪的建中資優生,休閒興趣都很廣泛,在國際奧林匹亞地理競賽得到第二名的陳柏安更說,他需要專心玩夠了,才能專心讀書。
  「千萬別因為成績不好就禁止孩子玩樂,要儘量讓他做些快樂的事,」李承憲提醒,除了抒解負面情緒,盡情嬉戲更有助孩子專注於其他學習,培養課業方面的耐性和集中力。

為了開拓孩子的腦部能量,他建議父母採取以下態度:
■ 成為孩子的導師。
  孩子具有敏銳的反應能力,對於父母親的言語、想法、感覺、行為舉止可說像在複製一樣。當父母秉持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身心,孩子的腦波較能安定。相反的,若父母缺乏自我重心且容易動搖時,孩子也會受到影響而出現不安和混亂。

■ 讓孩子做腦的主人。
  認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與生俱來無限的潛力。不要一味以「別人都這樣做,我當然也應該這樣」的心態,盲目消耗孩子的能量。

■ 把「你能」的自信深植在孩子心中。
  「我能辦到」的自信心會活化腦內正面的迴路,使得頭腦運轉保持最佳狀態。耐心觀察孩子擁有的才能和素質,鼓勵他的長處。當被讚美時,腦內會分泌令人愉快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自然產生「下次要做得更好」的意願。

■ 尊重孩子的想像力和夢想。
  想像力是開發大腦潛能的有利工具。積極引導孩子築夢,協助他在腦海中想像夢想實現的樣子,深信會實現,他就能不斷挑戰直到變成真實的成果。

  每個階段都是黃金期大腦是漸進式成熟,每個階段各有發展目標,例如0~3歲是藉由運動和感覺體驗達到學習,而更高層次的邏輯思考學習,是9歲之後逐漸展開。孩子出生第一年,應盡可能多花時間互動,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對幼兒大腦發展影響深遠。要在家中為學前幼兒製造多聽、多說、多讀的環境,「尤其多接觸不同種類色彩繽紛、會發出聲音的安全玩具,更有助認識物體的形狀和質感,」達威爾教授建議。

  小學階段是身體及大腦重要的成長時期,這時期建立的慣性,將影響孩子終生。此時被喻為科學之腦的頂葉,及被稱為語言之腦的顳開始發展。顳葉負責外語、聽覺機能,7~12歲間,語言的理解力和字彙持續增加,是學習第二外國語的好時機,太早學習或遲至青春期才開始會降低學習效果。
  負責空間立體概念,及邏輯、數字、抽象推理的頂葉,在7~13歲迅速成長,這時孩子將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喜歡追根究柢。此外,7~11歲間,大腦管理動作技巧的區域開始茁壯,許多孩子此時會對運動感興趣,這幾年中學習及訓練運動技巧,效果較能持久。
  而更重要的被喻為大腦總司令,掌管判斷、計劃、解決問題能力的前額葉,在小學階段發育再度活潑,「適合好好鍛鍊大腦,」日本腦科學專家,東北大學教授川島隆太指出,前額葉能感受情緒,處理資訊做出判斷,推測對方的想法,也掌握著創造力、人際關係。前額葉發達的動物只有人類。這個時期,大量閱讀、書寫、計算,及使用到雙手的活動如摺紙、料理,都有助於活化前額葉。廣泛閱讀能促進腦神經細胞的連結密度,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及思考力。

  好幾位建中資優生表示,從小就有閱讀習慣,父母也購買大量的書籍給他們。

  正確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飲食、睡眠、休閒運動搭配良好,大腦的燃料才能源源不絕。配合大腦的生理時鐘身體運作有明確的生理時鐘,腦部活性也會跟著改變,有些時刻適合集中思考,有時則必須休息。

  父母可以根據大腦運作的節奏,協助安排適合孩子的活動,讓學習更事半功倍。
■早晨:效率最高的時段
  早餐過後3小時,約10點~12點是大腦的黃金時間。此時腦部的活性最高,判斷力和思考力都很活躍,適合處理有難度的問題或創造性發想。
  睡醒時大腦能量最低,最好為孩子準備營養豐富的餐,飽滿一天的能源。葡萄糖是腦活力的來源,葡萄糖不夠造成低血糖時,腦部會陷入缺氧狀態,打呵欠、遲鈍。米飯、麵包、麵食等澱粉類都能提供葡萄糖,又以全麥、雜糧等多醣類較佳,能使血糖緩緩升高,穩定供應所需能量。正式學習活動開始前,可以先做5~10分鐘的「大腦暖身操」,包括朗讀、簡單的計算,根據川島隆太實驗,做過朗讀、計算再進行單語記憶測試,成績比大腦沒有暖身提高20%。研究顯示,孩子對於同一項科目的集中力只有約4 0 分鐘,可依此來劃分學習的段落,暫時休息,恢復大腦的集中力。學習也不一定只是在書桌前唸書寫功課,音樂、才藝等活動也包括在內。

■ 午後至傍晚:創意比填鴨有用的時段
  中午12點後腦部機能會下降,直到下午3點左右活性都較為緩和。除了小睡片刻,也很適合讓孩子盡情遊戲,「現代孩子都太忙,大腦反而需要清閒的時光,對培養創造力大有幫助,」川島隆太表示。隨便孩子做什麼活動(但不適合看電視和看漫畫,會讓大腦進入放鬆狀態、活動降低),讀課外書、畫畫、下棋、出去找朋友玩都好。放假時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點心,或一邊做家事一邊親子對話,既增進情感又幫助大腦靈活。

■ 晚上:放鬆與充電的時段
  隨著夜幕低垂,前額葉活動也逐漸減退。吃過晚飯,適合親子家庭活動,聊天、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等,放鬆心情。充足睡眠對大腦的發展影響很大,小學生至少要熟睡8~9小時,最好10點前,低年級孩子則應在9點時準備上床。協助孩子發展智能、運用腦力,是長遠的過程,目標不在於短期的成績表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最佳的智力指標是孩子快不快樂、是否具備好奇心與學習動機,樂於扮演不同角色,」加州大學長灘分校教授史科恩蕾樂認為。在不同階段予以適當刺激及多元化的體驗,幫助孩子成為腦筋靈光、思想豐富的人,才是一生受用無窮的禮物。

教孩子說實話,用罵的才會聽?

(From 大家健康雜誌 更新日期:2007-05-30 記者:吳皆德)

  小時候你曾說過謊嗎?可能因不想輸同學而誇大其詞,或者是想讓爸媽更關心你,而扯些無傷大雅的小謊,然而,被爸媽發現後,只換來一頓打罵,沒人關心你內心的感受……現在面對孩子說謊,你可別衝動出手,不妨靜下心傾聽,說謊背後他想傳達的心聲。

  到目前為止你有沒有說過謊?你知道小孩什麼時候開始學說謊?一項研究報告讓你不得不正視「孩子說謊」這個課題。2006年英國愛丁堡大學在「行為科學與法律」期刊中報導,兒童因雙親影響而快速社會化,導致很小的時候就學會說謊,所以現在兒童說謊的「道行」,已遠高於大人「偵測」小朋友說謊的能力。若不提早發現孩子說謊原因,及時教導,說謊可能成為孩子的個性之一,只要碰到別人質疑,就以謊言來應付。本篇特別透過案例的方式,讓父母從孩子說的不同謊言,找出應對之策。

CASE 1 令人摸不著頭緒的謊言
  某天,阿姨帶著2歲半的萱萱和哥哥、姐姐同遊大賣場,在阿姨沒注意時,有人弄倒賣場堆疊的書本,阿姨問萱萱是誰弄倒的,她說:「是媽媽弄倒的!」但媽媽根本沒去大賣場,結果是姐姐弄倒的,萱萱為什麼要說謊?

父母,你可以這麼做
  曾任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主任的莊貞銀表示,萱萱才2歲多,認知發展不是很完整,被問及人名時,也許脫口而出的是最熟悉的名詞「媽媽」,但未必是指「媽媽弄倒書本」。同理,有些學齡前兒童常會把時間搞錯,譬如:明明是上個月去動物園,他卻說:「昨天我們去動物園。」事實上,孩子的時間認知發展不夠完整,他認為「昨天」就是過去,所以家長可問,「你是不是想說上個月去過動物園?」藉此引導小孩,也順便教導時間的意義。

CASE 2 害怕受罰的謊言
  就讀小三的思妤,和同年紀的學生一樣,常向父母謊稱學校沒有功課,隔天聯絡簿帶回家,父母才知道她在說謊,媽媽氣得問思妤為什麼要說謊?她回答,「因為我想看電視,寫功課就沒時間看電視了。」面對這樣的謊言,父母該怎麼辦?

父母,你可以這麼做
  「在責罵思妤前,媽媽應先想想她說謊的原因。」兒童福利聯盟社工員陳惠欣分析,也許思妤從過往經驗知道,如果告訴媽媽她不想寫功課,只想看電視,媽媽一定會責罵她,所以她才會謊稱「沒有功課」,避免媽媽責罵,也達成她「想看電視」的目的。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不是藉由學校的聯絡簿,家長很難提早發現。
  一旦發現孩子說謊,家長與其暴跳如雷,不如引導孩子說出心裡話,例如:可以說,「媽媽知道妳很想看電視,妳可以告訴媽媽,媽媽幫妳安排時間,讓妳能寫完功課又能看電視!」陳惠欣建議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說謊是不好的行為,同時,讓他相信媽媽能協助滿足心理需求(看電視),又能完成老師交代的功課。

CASE 3 想逃避的謊言
  昭齊是位個性緊張的國小五年級生,面對隔天的考試,常緊張到不敢上學,最後他騙媽媽說身體不舒服,不能去學校。

父母,你可以這麼做
  遇到這種情形,父母最好「先瞭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如果觀察出他是找藉口不上學,家長應避免以質問的語氣說,「真的是這樣嗎?你看起來不像肚子痛!」最好以平緩的口吻問,「你是不是有擔心的事情?」聆聽小孩的心理話。
  如果家長一開始就以質問的語氣詢問,已透露心中的懷疑——「孩子,你在說假話!」陳惠欣提醒,「這種先入為主的評斷,對後來的溝通都是有害的。察覺小孩可能在說謊,父母不要立刻戳破」,找出說謊的原因後,再明確告知,爸媽不喜歡小孩說謊。

CASE 4 博取關心的謊言
  弟弟慶瑜出生後,媽媽明顯感受到就讀小二的姐姐家瑄,吃弟弟的醋,家裡常發生這樣的場景:身旁無人時,家瑄會扯慶瑜的頭髮;明明是家瑄推倒東西,只要媽媽問她,她永遠把責任推給弟弟,還不太會表達的弟弟當然一直吃悶虧。

父母,你可以這麼做
  遇到這種情況,莊貞銀建議家長,不要對姐姐做「口水戰」,應先看弟弟的「傷勢」,再把姐姐帶離現場,和顏悅色地問她。如果孩子坦承,家長要馬上稱讚她,再問為什麼要說謊?如果她說,「因為爸爸媽媽比較喜歡弟弟。」家長此時可表明,「爸爸媽媽愛你,也愛弟弟。」當然,事後父母也要自省,是不是關心姐姐的時間無意中減少了。

CASE 5 無惡意的謊言
  幼稚園小朋友常有互相「吹牛皮」的好笑故事,像唸大班的中致,就曾向敘甄吹牛說,「我媽媽明天要幫我買一台玩具飛機,比妳的要大、要好。」中致可能是羨慕敘甄帶來的玩具飛機,為了爭取同學好感或無意識地自我誇張,說出非真實狀況的謊言。
  唸小三的玲玲也是,她騙同學家裡有6個兄弟姐妹,為了證明所言不假,還捏造出3個名字,同學們也相信了,實際上,玲玲只有一對弟妹,為什麼要說謊?其實她並沒有惡意,只是覺得「好玩」。

父母,你可以這麼做
  莊貞銀指出,這種無惡意的謊言是一種「補償性的謊言」,像中致年紀還小,對事情理解程度還不夠,因而編出一些「幻想」,甚至希望幻想成真——「媽媽明天真的買玩具飛機給他」。
  至於唸小三的玲玲,應該已經知道「自己在說謊」,但這種謊言有些只是因聊天而誇大其辭。面對這兩種情形,建議家長先讓小孩瞭解,說這些謊言可能會讓人誤會,千萬不可再犯,此外,父母也不要在小孩身上貼「愛說謊」的標籤,或一味地責罵。莊貞銀說,會說謊的小孩常具有豐富的想像力,且比不說謊的小朋友擁有較好的創造力,例如:玲玲為了三個不存在的人物,要編出好聽的名字、個性等,某方面來看,她是在編故事。
  其實,發現小孩說謊,未嘗不是一個機會教育的好時機,只要父母耐心引導,當孩子明白了說謊不可取,明辨是非的能力與品格素養也正一步步地提升。

6.04.2007

電視寶寶行不行?

(From 媽媽寶寶雜誌 更新日期:2007-05-06 記者:林佩蓉)

每個地區的社會文化都深深影響該地未來的主人翁,台灣也不例外。在台灣,寶寶的主要照顧者常常會出現一種台灣「特有」的照顧方式,那就是把寶寶放在「學步車」中「看電視」。
究竟這樣的現象是好是壞?
到底1歲以下的寶寶可不可以看電視呢?
讓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現實狀況篇
聲光強烈‧吸引力大

  爸爸媽媽們若是有仔細觀察寶寶對於電視節目的反應,一定可以發現,寶寶最喜歡看的是「廣告」。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穆淑琪表示,電視廣告為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一定在「聲光」方面下了些工夫,好讓觀眾對這項產品有印象。而1歲以前的寶寶,對於電視內容、情節、劇情是無法了解、吸收的,他們唯一有興趣的就是強烈的聲光效果,而廣告剛好符合這項條件。
  因此,當我們仔細觀察,常常可以發現寶寶在廣告時段,反而會將目光集中在電視。環境影響照顧方式在國內,大部分的照顧者會將寶寶置於學步車中,並且開著電視,以便照顧者可以進行其他家事。
  穆淑琪醫師說,「常常可以想見一個畫面,寶寶在學步車中,走著走著就越來越靠近電視,有時候甚至就在正前方看著電視,等到奶奶從廚房忙完出來,才把寶寶拉到後面,電視還是繼續讓他看,於是就會不停的上演著『跑向前』、『拉退後』的戲碼,在奶奶忙著煮晚餐的時段。這就表示,奶奶也知道不能這麼近看電視,甚至知道寶寶不應該看電視,但是卻因為她無法兼顧寶寶與烹煮晚餐,因此只好用電視來『打發』寶寶。」

不良影響篇
  問到對於寶寶,尤其1歲以下的寶寶,到底可不可以看電視,穆淑琪醫師表示,「不建議給寶寶看電視。雖然電視的強烈聲光效果可以吸引寶寶注意,可以稱之為一種『刺激』,但是這樣的刺激方式,並非正向的、也非合適的,因此不建議讓寶寶看電視。」
  那麼究竟看電視對寶寶會產生哪些不良影響呢?
  讓我們一一來告訴您。
Part 1 眼睛、視力
「鬥雞眼」好不了?
  許多寶寶在2歲以前會有「假性內斜視」的狀況發生,也就是所謂的「鬥雞眼」,穆淑琪醫師說,這是因為寶寶的眼球肌肉尚未發育完全,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通常在寶寶2歲大左右,就會自然發育完全,而不再有鬥雞眼的現象。
  但是若寶寶長時間受到電視螢幕亮光的刺激,眼球肌肉協調度的進步就會受到阻礙,可能會使發育時間延長,或甚至無法發育完全。
研究文獻怎麼說?
  穆淑琪醫師說,雖沒有研究報告直接指出看電視一定會近視或斜視,但是曾有文獻指出,看電視的確會影響寶寶視覺細胞的發育。

Part 2 專注力、思考能力
剝奪寶寶學習的權利
  相信許多爸媽一定聽過,看太多電視的寶寶,其專注力不佳,不易集中精神。
  穆淑琪醫師表示的確如此,因為長時間接受強烈的聲光效果刺激,聲音的高低起伏很大,電視畫面變化得很快,讓寶寶的腦部長期暴露在高度刺激下,逐漸無法接受靜態的事物,在兒童氣質特質養成中最容易影響的應該是專注力不易集中。
  另外,穆淑琪醫師指出,像電視這樣的平面影像,對於寶寶的思考能力發展沒有任何的幫助。寶寶看電視時,到底可以就內容吸收多寡因孩子而異,這方面的影響不易量化,但另一顯而易見的影響可見的是因為畫面不斷轉換,他接收了第一個畫面,還來不及消化,下一個新的畫面又出現了,在這樣「來不及」的情況下,寶寶就只有不停的接收,卻無法在腦海中沉澱,慢慢的消化吸收。
  這樣寶寶在思考能力與創造力的學習上受阻,無形中照顧者也就剝奪了寶寶學習的權利。

Part 3 語言發展
過度刺激‧適得其反
  為什麼寶寶只愛廣告,不愛「連續劇」呢?
  當然除了看不懂劇情之外,緩慢節奏也是不受寶寶喜愛的原因。通常廣告人物說話的速度會較戲劇演員快,因此較易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關於這點,穆淑琪醫師表示,的確曾有研究報告指出,寶寶長期暴露在說話速度較快的環境下,對其語言發展有負面的影響。
  穆淑琪醫師進一步解釋,不僅是長期看電視的寶寶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若是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媽媽)的說話速度過快,也同樣會影響寶寶的語言發展。
  媽媽說話速度過快,除了會讓寶寶無法學習正確的發音之外,同時寶寶也會去學習媽媽說話的速度,但寶寶的語言發育尚未完成,使得寶寶雖然已習慣用媽媽說話的速度來思考事情,但是說話的速度卻跟不上,便會漸漸造成「口吃」的問題。「口吃」絕非天生穆淑琪醫師說,若是媽媽(主要照顧者)本身說話速度過快,比較容易養出「口吃」的孩子。
  媽媽對寶寶的影響是無遠弗屆的,一天24小時,寶寶都在聽媽媽說話,不僅有媽媽對著寶寶說話時會有影響力,媽媽在講電話、跟鄰居聊天等,都會影響到寶寶對語言的學習。因此,電視節目說話的速度,也是相同的道理,並不適合讓寶寶長期收聽,甚至學習其說話的方式,以免造成日後不良的影響。
  穆淑琪醫師還提醒爸媽,幫寶寶選擇說故事的CD時,除了故事內容及生動性要注意之外,當然也要注意其說故事的速度是否適中。當然,最好還是由爸媽親自說故事給寶寶聽喔!

Part 4 行為發展
缺少「互動」的學習
  電視是單向輸入的媒介,寶寶在看電視時,只是不停且被動地在接收外來的訊息,電視無須等待寶寶有所回應,才產生下一個畫面。
  穆淑琪醫師說,這樣的狀況下,便是剝奪了寶寶學習「互動」的機會,若是與爸媽進行遊戲,通常都是在有互動的狀況下,才有辦法持續進行遊戲,這時寶寶便會學習到對於人、事、物的互動及反應,相反的「電視」是無法提供寶寶這樣的互動環境。非「個人化」設計針對這樣的問題,現在也出現一些互動性的兒童節目或DVD,強調可以讓寶寶互動學習。
  穆淑琪醫師認為,也許這樣的節目設計會較優於原本的單向、無互動的節目,但是這些節目或DVD也非「個人化」的設計,每個寶寶的反應時間及互動的方式一定不相同,有時甚至造成爸媽對於寶寶發展的狀況產生疑惑,認為寶寶是不是發展有問題,怎麼會看不懂?
  因此,穆淑琪醫師強調,寶寶最好的玩伴還是爸爸媽媽,同時也是最佳的學習對象。

醫師建議篇
別讓電視當保母
  「電視絕對不是最佳的保母!」穆淑琪醫師強調。
  絕對不要用電視來打發寶寶,有些媽媽有事要忙,無法讓寶寶一直黏在身上時,就會想用電視來打發寶寶,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寶寶便會自己去看電視,電視似乎變成了他的好朋友,這些被動靜態的刺激,久而久之,寶寶再大一點,可能改玩電動,這些影響都必須在孩子早期發育時一併考量的。
  那麼,若是媽媽非得離開寶寶,讓他獨處時,該怎麼做比較好呢?
  穆淑琪醫師說,「關於這點我們當醫師的也挺無奈的!台灣地狹人稠,要求家長在家中為寶寶設計一間遊戲室,似乎有點要求過高。但是,遊戲室或遊戲區才是寶寶獨處的最佳環境。」

小小遊戲區
  在台灣,要為寶寶騰出一間遊戲室是有點難度,穆淑琪醫師建議,至少為寶寶找出一個空間,大約1公尺乘以1公尺左右的空間,用小柵欄圍起來,並佈置安全的環境,放進寶寶最愛的玩具,給寶寶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另外,若是情況允許,可以給寶寶一間遊戲室,記得在遊戲間裡漆上鮮豔的顏色,但是不要太花俏,可以定期更換顏色,讓寶寶接受適當的視覺刺激,也許你的寶寶會愛上這樣的遊戲間(區),不再當個「橡皮糖」喔!

2歲寶寶懂得劇情
  對於2歲以下的寶寶來說,節目的劇情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這些小寶寶往往都是被聲光效果所吸引,像是唱歌跳舞的節目,而且還必須是快節奏的歌曲。
  但是穆淑琪醫師提到,大約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可以懂得電視節目的內容,因此若是真要利用電視節目或是DVD來教寶寶,一定要注意看電視的時間及距離。穆淑琪醫師說,「在診間常常可以聽見媽媽跟小寶貝說,『昨天巧虎看醫生是不是很乖,你也要跟巧虎一樣啊!』」可見,媽媽在帶小寶貝來看醫生的前一天,已經先利用節目劇情讓寶寶知道,「看醫生」是怎麼一回事了。因此,穆淑琪醫師表示,雖然不建議小寶寶看電視,但是卻無法不認同一些節目劇情教育孩子的「魔力」。

善用電視教育寶寶
  穆淑琪醫師提醒家長,要讓小寶貝看電視時,一定要注意時間,每次收看大約15分鐘左右,至少休息30分鐘以上,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次。而距離方面,則依電視尺寸大小而定,一般是電視螢幕對角線距離的2倍以上。另外,一定要慎選節目內容,除了講話的速度不宜過快之外,劇情內容也要請家長審慎過濾。

爸媽說故事最好聽
  其實學齡期的寶寶最需要的是父母親的陪伴,穆淑琪醫師表示,最好還是由家長親自教育寶寶,例如說故事給寶寶聽,從故事中寶寶也可以學到不少事情。由爸媽說故事的好處多多,即使每天都說同一個故事,寶寶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爸爸媽媽每天的情緒不同,因此表情、聲調、語氣,每天都會不同,就會帶給寶寶不同的感受,這樣的方式對寶寶而言,才是最佳的互動學習方式呢!

別讓寶寶只愛電視
  其實寶寶最需要的是來自家庭的愛,這個階段的寶寶會慢慢建立「家」的觀念,由於家庭成員的互動,寶寶會感受到「愛」,並且學習去愛家中的每一位成員。在寶寶的成長階段中,若是少了這個部分,也許寶寶也就無法學習到什麼是「愛」了!千萬別讓你的寶寶只愛「電視」喔!

乳腺炎,更要繼續哺乳喔! 卵磷脂防阻塞?

(From 媽媽寶寶雜誌 更新日期:2007-05-06)

「乳管阻塞」是母乳媽媽極可能會遇到的困擾,日前有國際母哺專家提出,吃卵磷脂可預防乳腺阻塞,對此,國內醫師如何解讀?而母乳媽媽都知道即便得了乳腺炎,還是可以利用一些舒緩疼痛的方式來改善症狀,而且最好的治療就是「繼續餵」,究竟該如何繼續餵?有沒有什麼秘訣呢?

卵磷脂可預防乳腺炎?
  日前國民健康局的母乳充電報曾拋出一篇翻譯,來自加拿大著名的母哺專家,傑克.紐曼醫師(Dr.Jack Newman)所撰寫關於:「卵磷脂可預防乳腺阻塞」文中提到:「補充卵磷脂這種食物,可能對某些媽媽預防乳腺阻塞有幫助。它的作用是藉由增加母乳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來降低乳汁的黏稠性。」
  看到這項訊息,在堅持母乳哺餵過程中,經常會受乳腺阻塞干擾的媽媽來說,應該是一大幅音,但真正的解讀意義是什麼呢?
  在台灣推動母奶哺餵不遺餘力的謝璧光小兒科診所醫師謝璧光表示:「目前還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臨床報告出爐,也不是所有餵母奶的媽媽都要刻意去補充卵磷脂,這是針對有反覆性乳管阻塞的人所做的建議。而卵磷脂屬於健康保健食品,只要不過量,應該沒有其他影響。」
  而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周怡宏也認為,傑克.紐曼醫師致力於母乳的相關研究已是國際間有目共睹,他也曾經受邀來台演講,這次他所發表的:藉由攝取卵磷脂改變母乳黏稠性,進而減低乳腺阻塞機率,應該十分可信。

持續哺餵是唯一正道
  那麼,在哺餵母奶時,若不慎發生乳腺炎該怎麼辦呢?謝璧光醫師說:「原則上還是要繼續餵,因為導致乳腺的原因不明,而其中最常見的一個就是,沒有充分排空乳汁、乳管阻塞了,但因為乳管阻塞嚴重者,乳房通常會非常的疼痛,所以『勇敢排出』,不論妳是手擠或者哺餵,就是要想辦法把膿汁清光囉!」
  的確,很多母奶媽媽都知道,若有脹奶嚴重困擾或已有乳腺炎症狀,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繼續餵,雖然會不舒服,但醫師或母乳推廣的輔導員會教導一些舒緩疼痛的祕訣,例如:冷敷等。媽媽可以在兩餐餵食中間冷敷可以減輕疼痛;在餵奶前可以熱敷,幫助奶水容易被吸出來.但有些媽媽試過後仍覺得無效,或者幫助不大,對此,謝璧光醫師解釋,很多媽媽可能獲悉改善方法,但沒有注意一些小地方,以致於效果不彰。
  以下就為大家整理並提醒一些小地方大關鍵的乳腺炎餵奶技巧:
小地方往往是大關鍵
訣竅1 &小叮嚀
  餵前冷敷的話,要注意不要碰到乳暈附近,以避免降低噴乳反射.寶寶會吸不到奶水喔!

訣竅2 &小叮嚀
  餵前使用熱敷的話,要注意時間不可以太久,過度熱敷有時反而會使血管充血腫脹。較適當的熱敷時間是:不要超過3~5分鐘;並輕柔的擠壓乳暈,先擠出一些奶水,讓寶寶比較容易含入乳房喔!

訣竅3 &小叮嚀
  在二次餵奶中間可以冷敷乳房,減少疼痛。勿直接以冰塊或冰水接觸乳房,建議可以利用廚房用品,冷凍蔬果包來包覆後冷敷喔!

訣竅4 &小叮嚀
  在二次餵奶中間可以使用生的綠色高麗菜(冰過或是室溫均可)敷在乳房上,也可減輕乳房腫脹。提醒妳每兩小時,或是葉子變軟了就要換掉喔!

訣竅5 &小叮嚀
  淋浴吧!讓溫熱水衝擊妳的背後,使自己放鬆,記得一邊沖水一邊按摩乳房喔!

訣竅6 &小叮嚀
  坐著,用一盆溫水放在膝蓋上.將上身彎向膝蓋,使乳房泡在臉盆裡.輕輕搖晃妳的乳房,藉著重力可使妳的奶水比較容易流出來喔!

乳腺炎就醫掛哪一科?
  發燒超過24小時,或者痛得實在無法忍受時,到醫院一趟吧!
  謝璧光醫師表示,可以請醫師給妳短效的止痛藥,或者治療乳腺炎時雖然使用抗生素,但對寶寶並沒有影響,媽媽可以安心。
  通常,當乳房的奶水被吸出來後,乳管阻塞或乳腺炎會在一天內獲得改善.如果症狀非常嚴重,已經有明顯的發燒、疲憊,或是乳頭也有破皮皸裂的狀況,甚至症狀在奶水被吸出來後24小時仍未改善時,就可判斷是乳腺炎了。
  謝璧光醫師補充道:「臨床上,乳腺炎的定義是指:發燒已超過24小時,乳房紅腫且有硬塊。」而乳腺炎就醫時,謝璧光醫師認為,選擇的醫生很重要,她說:「無論婦產科或小兒科醫師均可,但醫師最好是有心在推廣母乳的,因為他對於改善乳腺炎會有較多的資訊可以提供,而不是嚴重的就叫妳打退奶針,等於提早終止妳的哺乳計畫,那將得不償失囉!」

為何乳管阻塞還可繼續餵?
  乳腺炎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單純的乳汁沒有被完全排空,造成乳房組織發炎,稱為「非感染性乳腺炎」;另一種是乳房被細菌感染了,稱為「感染性乳腺炎」。

【因為】
  謝璧光醫師表示,不論是哪一種的乳腺炎,乳管阻塞或受感染阻塞並不見得是雙邊乳房的所有乳管都塞住了,較多的媽媽是單邊乳房或部分乳管阻塞而已,所以仍可以持續餵寶寶吃奶,而感染型乳腺炎的媽媽也可放心繼續哺餵,因為這種感染並不會傳染給寶寶。

【而且】
  要提醒的是,如果媽媽介意讓寶寶吸發炎的那一側,但又一定得將奶水排空才能改善症狀。
  謝璧光醫師建議可以先從沒有感染的一側開始擠(或讓寶寶吸),等到有噴乳反射,再換到阻塞或感染的那一側,這樣奶水就比較容易被排出。另外,每餐以不同姿勢餵食.可以吸出乳房不同部份的奶水.調整餵奶的姿勢,讓寶寶的下巴正對硬塊處等,都可以幫助阻塞處奶水的排出。

Check up輸乳管阻塞和乳腺炎原因
  當輸乳管阻塞及發生乳腺炎時,有兩種狀況:
狀況1. 整個或部分乳房的奶水沒有被吸出來
原因1. 奶餵得不夠多
*媽媽太忙碌較少餵食。
*寶寶一覺到天明吸吮頻率較少。
*餵食不規律。
*出遊改變餵食型態。
原因2. 姿勢不正確
*寶寶含乳含得不好。
*吸吮姿勢不正確。

狀況2. 一部分乳房的奶水沒有被吸出來
原因1. 姿勢不正確
*寶寶含乳含的不好,只有排空一部分乳房。
原因2. 胸罩過緊媽媽穿著的胸罩過緊,若晚上睡覺也穿著時,或是躺著壓到乳房也會阻塞一部分輸乳管。
原因3. 工作壓力過大媽媽的壓力及過度工作,因此減少餵寶寶的次數及時間。
原因4. 外力傷害
*乳房外傷傷害到組織時也會造成乳腺炎,例如,突然的撞擊,或是意外地被較大的孩子踢到。*如有乳頭皸裂也會使細菌進入乳房組織,而造成乳腺炎。

哺乳最新好處——防小兒尿床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表示,最近在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曾以母乳哺育3個月以上的兒童,發生尿床的機率遠低於未曾哺餵母乳的兒童。
  該研究發現,因為母奶中含有較多的ω3及ω6脂肪酸,可促進嬰幼兒的腦神經發展,使膀胱穩定度增加,及改善泌尿道括約肌的控制機轉,因此餵母奶確實可減少小兒尿床的發生率。

5.25.2007

媽咪!抱抱 擁抱的3大好處與6大時機

(From 媽咪寶貝 更新日期:2007-05-06 記者:高子茗)

  每個小寶貝都喜歡大人的抱抱,因為抱抱不只能夠給予小寶貝安全感,還能讓寶寶喝到飽足的母奶、聽見母親的心跳、溫柔的聲音等,抱抱就像一種無聲卻具體的「我愛你」。

只有奶瓶是不夠的!
  過去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猴子實驗,心理學家哈洛(HarryHarlow),他幫剛出生的小猴子找了兩個代理媽媽,其中一個母猴子是用鐵絲做成的,但是她可以提供奶水;另一個母猴子是絨毛布做的,她只能提供小猴子溫柔的觸感,而無法提供食物。
  經過一段日子的觀察,哈洛發現小猴子們最喜歡的是絨布媽媽,大部分的時間,小猴子就依附在柔軟的母猴子身上,只有肚子餓的時候,才跑到鐵猴子母親那喝點奶水。

Reason篇 孩子需要母親的關愛
  透過這個實驗,加上後來許多的研究都證實,並不是有奶就是娘,光是只能提供奶水,而無法提供溫暖及愛時,孩子就不願意依附這樣的母親,孩子最需要且喜歡的是能夠提供他安全感及擁抱的溫柔母親。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張培鑫醫師表示,新生兒初來到這個世界時,外面的一切對他來說是如此的陌生,而此時母親的聲音及擁抱,會讓新生兒得到安全感,讓他回想起過去曾在肚子裡聽過這個熟悉的聲音,當他被撫摸、擁抱時,就想起過去在媽媽肚子裡那種溫暖的包覆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時候哭泣中的新生兒,只要聽見關愛的聲音以及大人的擁抱,就能夠停止哭泣的原因,因為,擁抱能讓孩子得到足夠的滿足及快樂。

Advantage篇 擁抱的好處
1.促進觸覺刺激
  感覺統合近年來相當受到家長的重視,而其中觸覺就是感覺統合其中之一的感官系統。
  觸覺對於寶寶的成長非常重要,因為有了良好的觸覺感受,才能讓寶寶與外界得到聯結,例如喝奶時口腔觸覺會帶給寶寶滿足感、母親對寶寶溫柔的肌膚撫觸,會讓他得到舒適及放鬆、再過幾個月大寶寶也會利用手部的觸覺,來探索外面的世界,學習新的能力。
  張培鑫醫師表示,擁抱就是提供給初生寶寶最好的觸覺感受方式,透過與母親的肢體接觸,可以喝到母奶或聽見母親的心跳,還能聽見母親對他說話的溫柔語氣,帶給他舒適的觸覺刺激。觸覺刺激足夠的孩子,感覺統合更加完整,未來學習及發展也就更為出色。

2.緩和情緒
  根據許多過來人媽咪表示,當寶寶哭泣時,她們通常會先了解是否是肚子餓了、尿布濕了、太冷或太熱等原因,如果排除掉這些生理上的問題,那麼多半就是寶寶覺得無聊或情緒不佳或受到驚嚇,此時只要給予抱抱,就可以安撫寶寶的情緒,讓他恢復愉快的心情或得到安慰。
  兒童發展專家也表示,如果寶寶發出的需求訊號,經常未得到大人適當的回應,久而久之就會演變成一種失望與不信任的情緒,甚至會影響寶寶的人格發育,讓他產生挫折感及變得退縮。

3.較好的挫折忍受力
  反過來看,一個從小就得到足夠安全感的寶寶,即使以後遇上挫折時,他仍會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解決問題,而且有些時候當孩子在外頭受挫時,因為有之前被關愛的經驗,他會知道等回家之後,就可以得到媽媽的安慰及擁抱,因此,眼前的挫折及打擊不會馬上就將他擊倒。

Method 篇 該如何抱才好呢?
  提到抱抱,有不少人聽過這種說法:「孩子不要常常抱,抱久了就每天要人抱。」資深保母陳淑珍表示,不抱寶寶的做法是不利於寶寶成長的,或許因為以前的人,有很多事情要做,沒辦法花太多時間照顧孩子,於是才會出現盡量不要去抱孩子的說法。
  但她認為,每個新生兒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外,最需要的就是大人的關愛,而擁抱就是最直接讓他感受愛意的做法,而且等到孩子一歲之後,開始學習走路時,他自然就會從大人的手上下來,所以,不需要把舊經驗套在現代人身上,當你覺得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就熱情的擁抱他吧!而抱抱也不只是孩子單方面受惠,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保母,也都在抱孩子的時候,因為孩子的笑容、孩子對大人的依賴,而使大人得到一種情感上的滿足,這種滿足會讓大人變得更柔軟、更成熟、更有責任感。

6個應該抱寶寶的時刻
1.當他哭泣時:請先檢查一下是否需要餵奶、是否要換尿布等,先排除掉生理問題,再拿一些玩具來逗逗他,有時候他只是想找個人陪他玩,如果他還是想要人抱,那就抱抱他。

2.當他精神好的時候:寶寶睡醒之後,可以抱著寶寶四處看看,為他介紹一下周圍的環境,和他做一些互動遊戲,讓寶寶覺得愉快。

3.當他受挫時:當他被巨大聲音所驚嚇時、走路摔倒時、玩玩具受挫時,此時家長的擁抱及安慰,可以讓他很快就忘記剛才的挫折,很快平復情緒,繼續之前的活動。

4.當他在陌生環境時:6個月大之後,寶寶會開始出現怕生的反應,對於陌生人或陌生的環境,可能會產生抗拒的心理,此時家長可以先抱抱他,等他熟悉之後,再鼓勵他離開大人的懷抱。

5.當他接受處罰後: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大人難免會以處罰來糾正孩子的某些行為,但是在處罰過後,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擁抱,這個擁抱會讓他知道你是愛他的,會讓他正向看待大人對於他的處罰及要求。

6.當他長大時:陳淑珍保母提醒家長,不是只有小嬰兒才需要擁抱,即使孩子上幼稚園、讀小學,父母還是可以常常抱抱他,父母充滿愛的擁抱是孩子最棒的能量補給。

Tips
抱孩子抱到手臂粗壯、腰痠背痛是很常見的事,所以,平時最好多準備幾個靠墊或抱枕,媽媽要抱寶寶時,可以在背後及手臂增加支撐;如果寶寶喜歡被站著抱,那最好準備一條好用的嬰兒揹帶,助媽媽「一臂之力」,以免抱出媽媽手。

抱的動作太粗魯:張培鑫醫師提醒,孩子需要的是有安全感的擁抱,因此,抱的時候動作應該要輕柔、聲音要和緩,如果母親動作非常粗魯或是過度的搖晃(還可能造成嬰兒搖晃症),或是抱寶寶的時候大聲叫喊,可是會讓寶寶覺得不舒服的喔!

沒有關心的抱:只有抱寶寶卻沒時間陪他說說話或與他做眼神交流,只是敷衍式的抱法,寶寶可是會抗議的。

過多的擁抱:寶寶並不需要整天都抱在手上,例如當他睡著了,就不需要繼續抱著,特別是到了學爬、學走的階段,如果家長還是整天抱著寶寶,那麼反而會阻礙了寶寶的學習及探索能力。

0~3歲寶寶五官照護大全

(From 媽咪寶貝雜誌 更新日期:2007-05-06)

  0~3歲是孩子成長發展快速的階段,此時各部位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尤其是外顯器官「五官」,直接接觸外在環境,需要特別仔細照顧,避免一不小心感染,讓身體其他部位的器官跟著遭殃。
  本單元將為您企畫0~3歲寶寶五官常見疾病及照護上常見的問題,讓爸比媽咪們更貼近寶寶的心,了解寶寶的需求!

眼睛eyes
外觀及發育概述
  寶寶自出生後,眼球及視力即不停發育,一般來說新生兒眼軸長度約成人的75%,而後會持續變長,直到約12、13歲時可發展到成人的眼軸長度;且寶寶出生時眼球體積約7㏄左右,相較於成人的30㏄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新生兒剛出生時,視力尚未發育完全,因此最多只能看到周圍20~30公分左右的事物,對於接近眼前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尤其是色彩鮮豔及會發出聲響者,而後發展到24個月時,開始有立體及遠近感的出現。

  寶寶視力能見度發展過程如下:
寶寶月齡   度數
4~6個月    0.1
6~8個月    約快0.2 ,且對焦能力發展得更好了
1歲多     0.2~0.3
2歲      0.4
3歲      0.6
4歲      0.8
5歲      1.0

  一般來說,立體感的發展從出生就開始,到約2歲時幾乎就可以達到成人的程度,如果照顧者發現寶寶在成長過程看東西無法逐漸聚焦;已經2、3歲了走路還時常搖晃、容易跌倒,或是6歲時,視力還不到1.0等情形,應即刻就醫檢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常見疾病
  先天性鼻淚管阻塞
  好發年齡:出生~1歲。
  成因及症狀:由於連攘眼角淚囊與鼻子的鼻淚管堵塞,使得淚液的排泄不順暢,導致寶寶常會淚水很多或眼垢堆積,如此不僅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導致淚囊炎,還容易使得分泌物增加,一般來說以單側出現此疾者居多。
  治療:約9成到1歲時會好轉,因此不必特別通鼻淚管,可幫寶寶在淚囊處按摩,一天3次,一次510分鐘以緩解症狀,如果寶寶1歲以後還沒好轉,再考慮通鼻淚管。

  眼瞼內翻
  好發年齡:1歲以內。
  症狀:眼瞼內翻是指眼瞼位置異常,眼瞼緣向眼球側翻轉內捲,睫毛也隨著向內倒,會刺激眼球表面,而有異物感、畏光、流淚以及視力障礙等症狀,且容易造成角膜破皮或角膜炎。
  先天性眼瞼內翻,主要見於嬰幼兒下眼瞼內側。成因大多由於內眥贅皮、小眼球、眼輪匝肌纖維過度發育,或眼瞼板發育不全等所引起。另外,有些嬰兒比較肥胖,眼皮較厚,加上鼻根發育不夠飽滿,也會造成眼瞼內翻。
  治療:視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開刀。輕度的眼瞼內翻會隨年紀增長而改善痊癒,無需治療;若睫毛刺激角膜,引起嚴重的角膜炎則需要用手術方式改善。

日常照護須知
  1. 有分泌物時,可用小棉棒幫寶寶清一清。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現黃綠色分泌物,可能感染細菌性結膜炎,需就醫治療。
  2. 如果寶寶出現結膜炎情形,需要點藥膏時,要先把手洗淨,用小棉棒把下眼皮往下扳,將藥膏點在眼球表面。
  3. 當寶寶指甲太長時,要幫他修剪,避免寶寶揉眼睛,造成細菌感染。
  4. 不要讓寶寶玩尖銳的玩具,避免刺傷眼睛。
  5. 平時多觀察寶寶眼睛,一旦發現異狀立刻就醫診治。

耳朵Ears
外觀及發育概述
  分為外耳、中耳及內耳。耳朵構造從寶寶出生時即發展完全,除了「耳咽管」之外。耳咽管走向較平,長度短,連接中耳腔到鼻咽管,約等寶寶5歲逐漸成熟,18歲以後才會發展到成人的狀態。
  耳朵由外而內依序是耳殼、外耳道的軟骨部、硬骨部、耳膜、中耳、乳突及內耳。耳殼本身有收集聲音及放大聲音的功能,同時可以幫助辨別聲音的方向;外耳道則是顳骨中的空腔,負責將聲音傳導入耳中;耳膜則是外耳與中耳的分界,由三層很薄的組織所構成,它不僅具備了放大聲音的功能,同時也能有效的將中耳腔與外耳隔離,預防感染的發生。
  中耳負責顏面肌肉的運動及聽覺的傳導,負責將耳膜收集的聲音傳至內耳,而內耳分為耳蝸及前庭兩個部分。耳蝸可將聲波轉譯成神經訊號,負責聽力的部分,而前庭則是負責平衡的功能。

常見疾病
  急性中耳炎
  好發年齡:0~3歲。
  成因及症狀:主要是由於寶寶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在耳咽管發展尚不成熟的情況下或是太過用力擤鼻涕,病菌或分泌物沿耳咽管逆流而上,進入中耳腔,造成發炎,而導致耳膜紅腫,中耳腔積水、積膿,情況嚴重者甚至會有耳膜穿孔、流膿的情形,寶寶會發高燒、耳朵痛,在不會表達的情況下可能只是啼哭,焦躁不安或用手抓耳朵。所以幼兒的中耳炎需要靠醫師小心的檢查發現。
  治療:使用抗生素治療約10~14天即可逐漸恢復。部分小孩在接受治療後,會產生中耳積液的現象,雖不會有明顯不適的情形,但若持續3個月以上卻可能會影響聽力,或產生其他併發症。因此,雖然不一定要長期服藥,卻須定期、有耐心的接受追蹤檢查。

  外耳炎
  好發年齡:0~3歲。成因及症狀:因為耳道潮濕或不當清潔,使外耳道皮膚受傷,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增生引起發炎,常見耳朵痛、癢、分泌物增加及流膿的情形,可在耳殼部分看到黃色膿狀物。
  此外,最常見的情形就是洗澡水不小心跑到耳朵裡,由於未清理乾淨,使得洗澡水一直泡在那裡,結果把皮膚表皮給泡皺了。
  治療:只要表面清乾淨、將膿液引流出,再使用適當的外耳消炎滴劑,讓耳朵保持乾燥2~3天即可。
  要判斷小寶寶的耳朵是否有感染需視耳朵是否有臭味產生,一旦發現寶寶的耳朵有臭味,最好到醫院請醫師診治,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日常照護須知
  1. 如要幫寶寶清潔,因為寶寶耳道小,又動來動去,不好清,建議使用棉棒稍微清外邊看得到的地方,避免深入,無需沾水,因為寶寶耳屎本身就蠻濕的。
  2. 洗澡時,若不小心有少量的水進入耳朵,耳殼部分可用棉棒或小毛巾擦拭。
  3. 坊間有種專為寶寶清潔耳朵的棉棒,此種棉棒頭端較細,中間較粗,如果家長想幫寶寶清潔又擔心不小心挖得太深,可使用此種棉棒,避免深入。
  4. 如果外耳道不小心進水,可讓寶寶側躺,讓水流出,再保持乾燥即可。
  5. 當寶寶有中耳炎或中耳積水情形,不要躺著喝牛奶,應採坐姿,以避免加重耳咽管逆流情形。

鼻Nose
外觀及發育概述
  嬰幼兒鼻子外觀及內部結構在出生時即發展完成,只是口徑較小,功能不成熟。
  不同於成人的地方是,寶寶鼻腔內淋巴腺體較豐厚,容易造成鼻道阻塞,鼻黏膜易因外界物理刺激(如冷熱空氣變化)而浮腫,所以常會有鼻塞的現象。
  此外,寶寶能憑著嗅覺,正確尋找到媽媽乳房的位置,因此嗅覺也能說是發展較早的感知器官。寶寶出生後幾天內,嗅覺迅速發展,對於細微的味道也會有所反應,因此照顧者應避免使用濃厚的香水,以避免影響孩子嗅覺發展。
  嬰幼兒上呼吸道的管腔比較狹窄,鼻孔後面的通道直接向著氣管的開口,用鼻子來呼吸要比用口腔來呼吸順暢而且不費力氣,因此大部分的嬰兒都是閉著嘴巴,用鼻孔來呼吸,張口呼吸的能力較差。
  由於寶寶剛從媽媽肚子出生,擁有抗體,因此不易感冒,但是漸漸長大後,抗體量逐漸減少,抵抗能力不足,就容易被感染疾病,尤其以呼吸道疾病為多。

常見疾病
  鼻炎
  好發年齡:0~3歲。
  成因及症狀:因為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而造成,可能出現鼻塞、流鼻水及打噴嚏的情形,有時甚至會出現鼻涕倒流,造成咽喉刺激引發咳嗽。
  因為鼻子發炎而引起的黏膜腫大,會使得鼻腔內的分泌物增多,在感冒時左右鼻孔會交互鼻塞。鼻塞還會造成流鼻水、嗅覺減退、呼吸困難、沒精神、食慾不振、煩燥不安及打鼾夜間睡不好,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等情況。
  治療:通常不需靠藥物,約3~7天會主動痊癒,如果症狀嚴重到會影響寶寶喝奶或鼻子已經快要擦到破皮,有時醫師會給予抗組織胺藥物以緩解症狀。

  鼻竇炎
  好發年齡:0~3歲。
  成因及症狀:成人鼻竇炎會有流鼻膿、頭痛、或發燒的症狀,但是這些典型的症狀不常發生在嬰幼兒身上,小兒鼻竇炎臨床症狀包括又膿又黃的鼻嚏、陣發性夜間咳嗽,因鼻塞而必須張口呼吸、眼屎增加、食慾及精神不振等,因此一旦寶寶流黃膿鼻涕超過7天以上,就要懷疑是否有鼻竇炎的問題。
  但並非所有流黃膿鼻涕者就是鼻竇炎,有時感冒快好時,鼻涕會變得比較濃,所以要確定是否是鼻竇炎需觀察5~7天以上。
  治療:使用抗生素治療,嚴重者才需使用鼻腔灌洗方式。
  然而,一般來說,為避免避免嗆傷,鼻腔灌洗方式適用於有過敏性鼻炎的大小孩,不適用0~3歲的嬰幼兒。
  此外,因為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約2個禮拜,所以一定要經過醫師確診才可使用,避免濫用抗生素。由於療程時間較長,照顧者一定要有耐心,充份配合醫師完成整個療程,避免自行停藥,照顧者需知道,不完整的治療可能會讓鼻竇炎情形拖上好幾個月。

日常照護須知
  1. 保持適當的環境濕度,避免寶寶鼻黏膜過乾,使用暖氣時可在旁邊放一盆水。
  2. 洗澡時或剛洗完澡後,可幫寶寶按摩鼻子,讓熱氣進入,鼻屎即可自然鬆脫。
  3. 可用熱紗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鼻上,讓適度水氣進入鼻腔幫助鼻屎自然鬆脫。
  4. 如要使用棉棒幫寶寶清鼻子,只要將棉棒的前端插入鼻子裡,即可取出視線可見的鼻屎。如果分泌物位於鼻腔較深處,可使用虹吸式吸取器,可更容易幫助清除。
  5. 當寶寶流鼻血時,應讓他的頭往前傾,避免鼻血倒流阻塞呼吸,並以壓迫的方式止血。

口Mouth
外觀及發育概述
  寶寶約到6、7個月大時,乳牙開始相繼萌發出來,平均約六個月大時從下顎的大門牙開始長牙,但也可能提早到3、4個月,或延後至11、12個月才長牙,通常前牙會有前後6個月的差異,後牙的差異甚至可達1年。大約到2歲半時便長滿完整的20顆乳牙。
  不過,並非每個寶寶長牙的時間及順序都一樣,一般來說,只要在滿周歲前長出牙齒,就算是正常的範圍。
  另一方面,就學習的角度來說,寶寶喜歡將新奇的東西放進嘴巴裡,這是他們藉此認識、探索東西的方式,因為他們對周遭的事物感到好奇,因此只要照顧者注意到孩子的安全及衛生這兩個重要的原則,讓寶寶有更多機會多動動嘴巴,進行咀嚼或吸吮,不僅可以使寶寶及早習慣固體食物,還可以幫助寶寶口腔動作協調能力發展得更好。
  約到12~18個月左右,寶寶的手部控制能力逐漸提升,此時他們觸覺學習能力即開始發展,再加上孩子已有足夠的口腔學習經驗,因此將東西放進嘴巴裡咬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少了。

牙齒生長順序
上排牙齒    長牙時間   長牙順序
正中門牙齒    8~12個月   2
側面門牙    9~13個月   3
第一大臼齒   13~19個月  5
犬齒      6~22個月   7
第二大臼齒   25~33個月  10

下排牙齒    長牙時間   長牙順序
正中門牙齒   6~10個月   1
側面門牙    10~16個月  4
第一大臼齒   14~18個月  6
犬齒      17~23個月  8
第二大臼齒   23~31個月  9

常見疾病
  鵝口瘡
  好發年齡:0~3歲。
  成因及症狀:由於念珠菌感染所造成,常發生在身體健康情形很差、使用大量抗生素、類固醇藥物,先天或後天免疫力受損的嬰幼兒身上。
  患鵝口瘡的寶寶,他們的口腔中的臉頰內側和舌頭上,都可看到白色、豆腐乳樣的大小顆粒。這些顆粒看起來也像奶渣,用力強行擦掉可能會出血。嬰兒患鵝口瘡,似乎不痛,卻可能不舒服,食慾也不好。
  治療:健康寶寶的鵝口瘡,因為只是一種暫時性的免疫失調,都應能自行痊癒。若配合將少量抗黴菌藥物Mycostatin放入口中,可使寶寶快速痊癒。
  許多寶寶的鵝口瘡都是因為存在著其他誘發因素,像使用抗生素、類固醇等,他們的鵝口瘡也就必須把誘發因素除去之後,才比較容易治癒。

  奶瓶性蛀牙
  好發年齡:0~3歲。
  成因及症狀:有些寶寶喜歡邊喝牛奶邊睡覺,由於寶寶睡著以後唾液減少分泌,造成高濃度的奶水附在齒面上,成為細菌的溫床,細菌產生酸性分泌物後,就會造成寶寶的牙齒脫鈣,因而形成蛀牙。
  當奶瓶性蛀牙到某一程度,就會引起牙痛,嚴重時會發炎,甚至引起顏面腫脹。
  治療:輕微時可以填補蛀洞,嚴重者必須做根管治療或拔除。
  不過這是可以預防的,照顧者應多留意孩子的飲食情形,養成吃完東西後清潔口腔的良好習慣。

日常照護須知
  1. 清潔口腔最簡單的方式是讓寶寶喝完奶後喝水,簡易替代漱口的方式。
  2. 對於長牙的寶寶,家長可把手洗乾淨,用乾淨的紗布捲在手指,深入寶寶口腔,幫他清潔舌頭及牙齒。
  3. 可以用一般兒童牙刷,來幫寶寶清潔牙齒。購買兒童牙刷要選擇小的刷頭,以方便在小小的口腔中靈活的活動,大小大約以一次能清潔一顆牙齒的大小為原則。
  4. 幫已長牙寶寶清潔口腔時,可讓寶寶躺著,照顧者以面對面的方式來幫寶寶刷牙。
  5. 如果寶寶不愛刷牙,建議可用玩遊戲的方式帶他一起刷。

皮膚Skin
外觀及發育概述
  由於嬰幼兒皮膚發育不完全,因此只要被摩擦就容易產生紅腫,根據書田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表示,寶寶肌膚具有以下四大特性:
  一、容易受外力損傷由於皮膚角質層尚未發育成熟,真皮層較薄,因此易被外物滲透,並容易因摩擦受損。
  二、控制酸鹼能力差健康皮膚表面有一層酸性保護膜來保護皮膚,但由於發育不完全,因此嬰幼兒皮膚控制酸鹼的能力差,為防止細菌感染,維持皮膚微酸性,保護皮膚就顯得相當重要。
  三、皮脂腺及汗腺不發達一般嬰兒的皮膚厚度約為成人的三分之一,角質層健康且保水功能佳,然而他們的皮脂腺及汗腺較不發達,因此對外來的刺激較敏感,抵抗外界細菌、病毒的能力較差,易受外界侵害。
  四、容易出現疹子與發熱寶寶汗腺及血液循環系統還處於發育階段,體溫調節的能力遠不及成人,所以容易產生發疹和發熱情況。
  五、免疫系統能力差由於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建立完全,抵抗力較弱,因此較容易出現皮膚過敏情形,也容易有細菌感染問題。

常見疾病
  痱子
  好發年齡:0~3歲。
  成因及症狀:學名為「汗疹」,是因為汗腺阻塞所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
  寶寶活動力強,當大部份汗液無法順利地經汗管排至皮膚表面,便會造成皮膚表面露滴狀的水皰或小紅疹,甚至有膿皰。
  治療:因為汗疹與出汗有關,所以最重要就是保持皮膚的乾爽,不僅要選擇寬鬆、透氣、吸汗的棉質衣物,通風涼爽的環境也是相當必要的。
  另外,使用清涼、具收斂效果的痱子膏,也可改善症狀。

  脂漏性皮膚炎
  好發年齡:3~8個月的嬰幼兒
  成因及症狀:由於寶寶還在媽咪肚子裡時,皮脂腺分泌不正常,受母親本身荷爾蒙(雄性激素)作用影響,使得一出生即患有此疾。症狀可見厚厚的、黃白色的頭皮屑出現,此外,在耳朵、眉毛、臉部、前胸會發現銀白色脫屑的紅疹。
  治療: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後約6~12個月症狀會逐漸消失,平時可以溫和的類固醇擦拭患部。
  日常照護可採下列方式:
  1.睡前用嬰兒油擦在患部厚厚的皮屑上,覆蓋一晚後,皮屑便會軟化,早上再以洗髮乳沖洗掉皮屑。或是洗澡前在患部上擦上嬰兒油,再利用洗澡時將軟化過的皮屑沖洗乾淨即可。
  2.以溫和乳液或霜擦拭患部,讓患部維持保溼。

日常照護須知
  1. 依天氣狀況適時幫寶寶增減衣物,避免穿太多使皮膚悶住,反而引起過敏現象。
  2. 當寶寶皮膚太乾燥時,可為寶寶塗抹適量乳液。
  3. 冬季外出前可幫寶寶塗上護唇膏,避免嘴唇乾裂。
  4. 有皮膚過敏現象的寶寶盡量不要接觸寵物或絨毛玩具。
  5. 適當幫寶寶清潔皮膚,但千萬不能用太刺激的清潔用品,一般常見的嬰兒專用香皂、沐浴乳及泡泡浴露,都是不錯的選擇。

5.24.2007

0~3歲親子律動必學

(From 媽咪寶貝 更新日期:2007-05-06 記者:採訪撰文/莊惠旭/採訪諮詢/中華民國幼兒兒童體能發展協會顧問)

  親子之間的互動不但可促進情感交流,還能讓照顧者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更密切。
  孩子們最愛玩遊戲,本單元將介紹幾種0~3歲親子律動的動作,藉由遊戲的方式增進親子間的互動,同時提升寶寶體能!

  成長中的寶寶對於觸覺的敏銳度相當高,他們喜歡有人碰觸、與人一起玩遊戲,對他們而言,透過肌膚間的接觸與人互動是種親密的表現,且孩子們也喜歡被呵護的感覺,因此他們喜歡享受溫馨的玩樂時光,在玩的同時藉此了解外在的事物,增進各方面發展。
  有鑑於此,想為寶貝提升體能其實不需要絞盡腦汁去想一些複雜的動作,讓孩子一定要動到滿身大汗,只要透過簡單的動作,以玩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融入其中,仍舊可為體能發展帶來相當助益。

親子律動的好處
  0~3歲寶寶的發展獨立性正開始起步,透過親子互動的方式不僅可促進親子間的情感,並能培養照顧者教養的信心,使他們更了解孩子的表現及發展,包括肢體動作與情緒認知都能掌握得宜。
  此外,中華民國幼兒兒童體能發展協會顧問林欣妤表示,親子一起玩律動遊戲還具備三個好處:
  (一)動作技能與體適能的發展
  動作技能與體適能的發展可以提升孩子日後課業學習的效率,並且維持孩子身心靈的健康狀態,透過親子律動還能強化孩子動作技能及感覺統合的發展,促進肌肉、骨骼及神經系統的整合,幫助孩子多認識自己的身體與律動,並培養協調能力與平衡能力等動作技能,提升體適能五大要素(心肺耐力、肌力、耐力、體脂比、柔軟度)的發展。

  (二)學習動機的培養
  充滿自信的孩子才有積極樂觀的學習動機,而良好的學習動機則是一切學習的起點,藉著親子體操的互動,父母可以給予並加強孩子在情緒與社會發展上的正確觀念,降低孩子對失敗的挫折感與學習的恐懼感,進而為孩子帶來愉快豐富的學習經驗,增進孩子的學習自信。

  (三)親子關係的提升
  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建立孩子健康的自我形象,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與安全感,幫助孩子在日後的課業、事業上充分發揮實力與潛能。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必須藉由表達來讓孩子感受到的,父母應該放下繁忙的工作,也不要只是花時間帶孩子上才藝班,而是花時間陪孩子進行親子律動活動,因為透過肢體接觸與互動是發展良好親子關係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在提升0~3歲寶寶體能的律動活動方面,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理事長鄭宜提出以下看法與建議活動:

活動重點
  1.可讓寶寶從什麼都不會,到學會能自我控制各種精細動作,同時對身體概念有所認知,增加自覺性,以促進本體覺發展。
  2.促進寶寶上肢近端關節穩定性的發展:此為精細動作發展的根基。
  3.促進寶寶下肢負重移行能力的發展:此為探索環境能力的開端。
  4. 促進近端關節與脊椎的骨骼與肌力發展。

可做的小動作
  旋轉活動。
  可抱起寶寶搖一搖,促進前庭覺發展,讓他感受身體感覺的不同,記得多透過不同角度的旋轉動作,增加孩子的平衡及重力感。

什麼是本體覺?
  所謂「本體覺」是運用及整合來自肌肉、關節、骨骼等較為深層組織的感覺,訊息經由上述深層組織等受器傳到大腦,再經由人腦解釋,讓我們能知道身體各部位的相對位置及姿勢。
  本體覺可以幫助孩子進行模仿、執行、協調肢體動作等活動,藉由使用本體覺,孩子得以學習構音、表達需求、人際溝通,並依照順序、遊刃有餘的解開衣服扣子、穿脫衣褲、拆卸與組合玩具等基本能力。

什麼是前庭覺?
  前庭覺是透過內耳傳達關於重力與空間、平衡與動作的訊息,可讓我們瞭解頭部、身體相對於這個空間的位置,以及移動、進行的方向、速度,進而調整我們的身體姿勢來維持平衡及動作的平穩。

爹地媽咪小叮嚀
  此時寶寶的發展還不穩定,做任何動作都無法發揮得很完全,因此不管做什麼樣的活動,一定要有照顧者協助,加以注意安全。

1~2歲

活動重點
  1.此時寶寶開始慢慢建立獨立感,容易說「不要」,這是因為自主意識發展形成,然而他們其實是需要照顧者陪伴,透過不同的律動方式,可引導他建立自我意識。
  2.寶寶開始學走路,需多加練習空間意識,透過律動活動可建立他的空間感,認識各種跑、跳、滾等動作,同時此時可幫助他增加語言能力,建立穩定節奏,一旦寶寶有節奏感,在生活中較不會產生動作不協調的狀況,雖然他們剛開始還無法完全與外界配合,但透過律動方式可藉此連結空間感、語言及動作協調性。
  3.可幫助促進手部抓握能力的發展,同時這也是物體操作能力發展的先決條件。
  4.可促進跳躍及平衡能力的發展,這也是培養從平面環境的探索能力轉變為三度空間的環境探索能力。

可做的小動作
  翻滾活動。
  此時寶寶慢慢開始學會由「坐」到「站」,進一步會「走」,但還不是很穩,建議可讓寶寶多練習一些翻滾的動作,增進身體協調及控制能力。

爹地媽咪小叮嚀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能力自己靠爬、慢慢移動的方式到處探索,照顧者需多留意孩子的安全,避免讓他獨處。

4祕訣,讓孩子更有魅力

(From 大家健康雜誌 更新日期:2007-04-29 記者:洪廷芳)

  若孩子說自己是班上獨行俠,不討人喜歡,身為父母的你,該如何幫忙解決,讓孩子在人際關係上超有魅力,廣得人緣?

  人際關係是複雜且工程龐大的社會行為,孩子交友順利與否也不是1、2天就能速成或改變,面對影響最大的個性因素,父母應有長期教養的心理準備,除了良好的身教與言教外,《大家健康》整理4招長期教養孩子的方式,讓身為父母的您,幫孩子打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祕訣1: 教孩子溝通與觀察
  良好的表達與溝通能力,是人際關係上最具優勢的利器,父母可用詢問、傾聽的方式,讓孩子充分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意見,進一步讓孩子學會分析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再只是將事情放在心中,或不知該如何處理。
  另外,積極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讓孩子不會有「總是在狀況外」的窘境。現在的父母通常非常忙碌,廖清碧建議,可善用全家吃飯的時間,在餐桌上別急於要孩子吃完去寫功課,應好好聽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生活狀況。
  孩子上學初期,可主動詢問一些同學的問題,培養孩子觀察力,例如:「坐在你前面的同學叫什麼名字?他喜歡什麼?」或讓孩子每天觀察一個座號的同學,再回來跟父母分享。溝通與觀察在人際上扮演非常重要且關鍵的角色,父母應多花時間培養孩子溝通觀察的能力,讓孩子順利表達自己,也不會在朋友間表錯情。

祕訣2: 培養適應環境的能力
  這裡的能力不單指學業,還包括外型、語言、審美等多方面的能力。事實上,能力不好或外型、氣質不好的孩子,的確會和小威一樣易受排擠,培養這項能力,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心,在人際關係上遊刃有餘。
  不建議父母過於要求孩子十項全能,但培養一些適當且孩子有興趣的能力,的確有助人際關係的建立,也能在朋友間創造更多話題。吳佑佑提及,培養孩子適應新環境、新文化的能力,他們才不會在新的狀況發生時,產生退縮情況,有礙人際關係的發展。

祕訣3: 技巧性地肯定孩子
  孩子在幼稚園、國小階段,是最容易受到肯定而開心的年紀,這年紀的孩子也易在受到肯定後加倍努力,因此,父母要常肯定孩子的優點,幫助其建立自信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長處,而非將目光侷限在別人有的東西上,如此才不會因比較心態作祟,產生妒忌等不好的情緒,造成交友障礙。廖清碧建議,父母在管教上,可善用誇獎話語,例如:覺得孩子功課做得不夠好時,用「你這五個字寫的很棒,其他要寫的跟這個一樣唷!」取代「你怎麼寫的這麼醜,全部擦掉重寫!」常受誇獎的孩子,在自信心的建立上,遠比受責罵的孩子來得容易,但父母要基於事實來讚美,而不是一味地肯定,否則孩子易流於強勢和自傲。

祕訣4: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人是社會化的群體動物,只有在一定規範下,才容易受他人肯定,所以父母應常教導孩子遵守規矩,不會因違反規矩而成為焦點,在人際關係上埋下不定時炸彈。另外,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也是父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孩子跟大人一樣,在人際處理上也會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狀況,就算人際關係很重要,仍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去判斷真偽、分辨是非,而不是一味地求受歡迎,成為鄉愿。
  同時,一個有正確價值觀的孩子,也較不易受到他人言行的混淆,失去方針和準則,反而能因循著價值觀,提出正確的回應。

  最後,吳佑佑分享:「教導出一個有自信、有正面能量(力)、有正確價值觀的孩子,才是幫助孩子人際關係的最積極作法!」

4.26.2007

嬰幼兒時期的「品格教育」培養

(From 媽咪寶貝 更新日期:2007-03-05 記者:文/千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千代兒童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 潘莉華)

  嬰兒的學習和開發自己的能力極強,由0歲到上小學前,是開發潛能、學習一切的最佳時機,這段時間也是最適合培養良好品格的時期。內文:中國人有句諺語:「3歲看大、6歲看老」說的正是──人格的成長關鍵在童年。試想「一個初生的嬰兒」剛來到人世,連與人溝通尚在摸索和嘗試階段,如何讓他學習抽象的「品格教育」?

了解嬰幼兒
  嬰兒從出生到8歲以前,是他一生中智力發育、身體發育及人格發展最重要的時段,而在這一時期照顧是否得當,對孩子日後成長的性格和品格有很大的影響。初生嬰兒來到人世,很像走迷宮的實驗老鼠,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遇阻擋,就會另找新的途徑,但也經由環境及阻礙,讓他學到如何適應人世。
  按照醫學方面的了解,嬰兒腦細胞的成長從初生到1歲的1年間,大腦重量會由4百公克成長到8百公克,到5、6歲時會增加到初生時的3倍,在8歲時大腦的腦細胞成長,已完成了成人的80%。又據醫學方面的了解,嬰兒的大腦前葉的新舊皮層是掌握情緒記憶及人格成長的重要部份,初生的嬰兒已有1億4千萬左右的腦細胞,腦細胞數目不會增加,增加的是神經叢之間的連線;這些連線受外界刺激不停增長,而形成更加複雜綿密的網路。
  研究顯示,這些神經網路愈複雜,表示嬰兒愈聰明,對外界的認知和學習也愈豐富,這段過程也就是嬰兒潛能的開發過程。由於外界環境不同,嬰幼兒受到的刺激不同,他的智商(IQ)情緒智商(EQ)運動智商(MQ)及人格發展成長,也會因不同的刺激而發展出不同的能力。

心理發展忽視不得
  20世紀心理學大師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把人格的形成分成8個階段,在6歲前的嬰幼兒時期,是其中3個非常重要的成長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嬰幼兒探測人世、自我成長,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危機」,小寶寶如能克服這些危機,便可建立「自我」。

母親的關愛影響到嬰兒對人的信任
  0~ 1歲半的嬰兒在這段時間的嬰兒只是拚命在吃,嘴巴不停在動,口腔動作是主要特點。  在生理上,嬰兒成長得很快,體重不斷在增加。
  艾瑞克森把這一時期幼兒「自我」的發展目標定為:「信賴或不信賴」;在此時,嬰兒是完全無助的,要仰賴父母照顧和給予,但是他是有感覺的,他週遭的環境正是他探索學習的功課。當他餓了、哭了,是否有人餵他?尿了、濕了,有人換尿片嗎?當他不舒服,或有點怕,有人安撫他嗎?如果生理和情緒上的需求都能夠持續獲得滿足及照顧,他就感覺到:他的母親或照顧者是可以依靠的,從而發展出對人或環境的信任態度,即使是在受到威脅的時候,仍會有安定感。如果是他的需求沒有獲得滿足,這嬰兒可能變得有些恐懼,並對週遭的人不信任。
  此一時期,嬰兒最需要的是母親主動的關愛和呵護:溫柔撫摸、擁抱、吸吮時和母體的接觸,特別是眼神的關愛,都可建立對外在的信任感。艾瑞克森認為,如果在此一時期,嬰兒對母親關愛滿足的感覺都能滿意,就會覺得這個未知的新世界還不錯,也會對將來充滿希望和信心。因此會發展出「希望」和「信心」的美德。
  若不幸在此一時期,如果母親或其他照顧者排斥他、傷害他,使他遭遇挫折,需求無法滿足,或父母親為了其他的利益,而不顧嬰兒需求,很可能會讓他產生一種感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不受重視的,而發展出對未來的不確定,對週遭的人產生「疑心」及「擔心」的態度。
  換言之,此時期正是親子關係中信任與不信任發展中主要關鍵期。

能否自主獨立,父母的態度最重要
  1歲半~3歲開始學步期在生理上,幼兒在這段時期是大小肌肉充分發育的時候,學爬、學走路、學說話,學到更多控制自己身體的新技巧,並學習大小便控制。在心理上開始發展「自主」和「自尊」,且會由錯誤中學習正確方式。
  在語言上,開始使用「不」來充分表現自我。如果在這時期,照顧者能允許幼兒自由的探索、甚至允許幼兒自己掌控他的周遭環境,孩子就會發展出「自主感」或「獨立感」。
  在這一時期要注意的是,父母不可澆他冷水,也不可過分逼他,對幼兒的學習引導,應採取「不限制、不鼓勵」的態度。建議剛作父母的在此時要「堅持但需容忍」。如果用這種態度,孩子會發展出一種「自尊和自我控制」;若不然,孩子任何探究的行為或是想獨立作主的行為遭到父母批評,孩子就會放棄繼續嘗試,並且懷疑自己能力不足,或是認為「自己不該做」,很容易產生「羞愧」或「自我懷疑」。

6大要點,必須了解把握
  艾瑞克森的理論對西方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力,而根據本人30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覺得艾氏的理論內容和一般嬰幼兒的性格成長情形非常接近,因此,在此特別介紹,以作為我們了解嬰幼兒人格形成的重要參考。
  在艾氏的論述中,有幾點我們必須注意:
  1.孩子人格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是一場考驗。而每場考驗中,都存在著危機,必須讓孩子自己努力通過,通過了,他才可接續下一場的學習和考驗。
  2.在每一階段的學習考驗中,父母親或照顧者的態度非常重要,對兒童的性格特質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也可以說,孩子的未來,父母態度有決定性的影響。
  3.在艾氏「人格形成」的8個階段中,前3個階段是嬰幼兒進入人類社會的「基礎階段」。每一個階段的發展和過程,是自然的,漸進的,受到遺傳基因的決定,像一朵漸開的花朵,它綻放的早晚有一定的時間,不宜以人為力量太過干預;不過艾氏很重視幼兒在人格形成過程中,文化和社會對其影響。
  4.每階段的功課,以兩個詞來定名,像「信任」或「不信任」,起初似乎是很明顯地,嬰兒必須學習「信任」而非「不信任」,但是艾瑞克森講得很清楚,我們也必須學到在兩者間取其平衡。無疑地,嬰兒主要是要學「信任」,但也需要學一點「不信任」,為了在成長之後,不致於成為容易上當的白癡。
  5.每一階段的發展都包括了某些發展的功課,本質上是心理社會的,舉例而言,像學生學功課,他必須努力用功,但是否真能勤勞用功,卻受到學校、家庭的互動影響。
  6.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大人和孩子都互相影響;大人固然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孩子也影響到大眾的生活秩序,例如:大人的生活安排、未來發展,對幼兒都是一個很大的衝擊,這裡的大人除了父母之外,還可能包括第3人、甚至第4人(祖父母)。

  艾氏的論述給嬰幼兒教育開啟一扇窗,讓我們了解對嬰幼兒的養與教輕忽不得,並不是只要餵飽他就夠了,最重要的是,父母對他的態度和他成長環境的安排,關係他日後的性格和品德發展。因此,為了大人小孩都能在有利的環境下生活成長,在有孩子前,大人須仔細思考,如何為孩子安排良好的成長環境、如何安排充分的時間照顧孩子,最好在這些問題都思考並解決,再生養孩子較適合。

「愛要得法」是成功關鍵
  人生無法重來,嬰幼兒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們的一些經驗可協助父母及幼教老師,作為培養嬰幼兒「品格」的基本原則:

  一、愛永遠不嫌多,但要得法
  初生嬰兒懵然無知,但他的感覺卻是敏銳的,外界的冷熱、母親的溫暖、母親的心跳聲,他都清楚熟悉。由於嬰幼兒是由感官來認識週遭環境,因此,他的認知發展和他對外界的信賴培養,在2歲前是極為重要的階段,需要母親無微不至的呵護。只有在給予充分的愛和照顧之中,才能使他不致對人失望,發展出他對週邊環境的信賴,跨出進入人世的成功第一步。
  在接下來的2個階段(18個月~3歲和3~6歲的發展),幼兒一樣地很需要父母及照顧者「充分」的愛護,才能讓他在人格正向的發展,所以在這3個階段中,嬰幼兒最重要的需求是愛、關懷、親近、對話,這些都需要母親無私的付出,所以「愛,永遠不嫌多」。
  愛要如何得法?
  1.在鼓勵與限制之間要找平衡點:即父母對幼兒在任何發展時期的行動,都要多給鼓勵、少限制,但有時也要看情形,如果孩子發展得太快,也要作適度限制,也就是說,在鼓勵與限制之間要找平衡點。
  2.態度要適當:父母親有時是師長,有時是朋友、有時是玩伴;教別人,最好別說:「來,我教你。」每個孩子頭上都有片天,老師的態度應是隨著孩子的性向,協助孩子自我發展,最後他自然能「自創品牌」,成就自我。
  3.限制也有方法:善用遊戲和故事,例如:要孩子早睡,先講個故事,告訴他:「……故事中的小朋友因為早睡,長得又高又大,所以你也要早睡……。」孩子就會乖乖地去睡覺了。

  二、習慣伴隨一生
  西方有一段很流行的諺語:……Be careful of your actions, for your actions become your habits. Be careful of your habits, for your habits become your character. Be careful of your character, for your character becomes your destiny……(注意你的行為,因為行為會成為你的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習慣會成為你的品格,因為品格會成為你的命運)。
  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的是:人的本性都很接近,但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也使得他們在日後的表現和成就大不一樣。習慣顯然對人的一生影響巨大。
  由於對「不識之無」的嬰幼兒,「教」是不必說「理」的,因此要培養他們的「品格」,最好先由生活習慣做起,很多好的習慣在後來就變成了孩子的人格特質。
  6歲前,特別是3歲前,是不宜說理的,但孩子可塑性很大,大人做什麼,小孩就學什麼,自己有清潔的習慣,孩子也會學著養成清潔的好習慣;自己勤勞,孩子也會勤勞;自己常常閱讀,孩子也會拿本書坐在你身旁;你常寫字,孩子也會要筆畫畫…其實你不必說什麼,你的一言一行、你的動作、你的腔調、你講話前清清嗓子的毛病,都會在無形中被孩子模仿得維妙維肖。這是身教的力量。
  但為了化暗為明,你可以制定「家規」,像:關門的習慣、關燈的習慣、擦桌子的習慣、物歸原位的習慣、不挑食的習慣、謙讓的習慣、健身的習慣、勇於承擔錯誤的習慣、不說謊的習慣、感謝的習慣等。當然,要求孩子有好習慣,自己必須先有好習慣,孩子自然會在日積月累中,潛移默化,如果自己的習慣不好,在自己懷孩子的時候,也會是一個良機,同時培養自己的好習慣,改去自己的壞習慣。
  反正人生是一場無止境的學習和修正的過程,這個時機,也正是我們體驗教學相長的機會。

  三、由說故事培養核心價值觀念
  說道理,孩子不一定想聽,聽故事,卻常是孩子的最愛,因此在家庭或是在學校裡說故事,應是最值得推廣的方法。西洋人有睡前講故事給孩子聽的傳統;在台灣的很多家庭也在實行,這是很不錯的做法,因為一旦成為習慣,孩子總會有所期待。
  固定在睡前,花幾分鐘給孩子講故事,不僅可以把對孩子的要求,編入你的故事中,而且這也是一個親子溝通的好機會,讓孩子接近你。
  其實只要父母或照顧者有空,給孩子講故事時,可用很多不同的形式進行,花時間帶孩子逛書店,選一、兩本有意義的書,唸給孩子聽;帶孩子到公園,找安靜的地方坐下,講故事或唸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由木偶奇遇記中鼻子會變長的「皮諾丘」故事中,知道「不可說謊」;由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謙讓」、「兄友弟恭」;由司馬光打破水缸救同伴的故事,了解「勇敢和生命的可貴」;由孟母三遷的故事,了解到「選擇環境」和母親的「愛」和「期望」。
  另外,目前在市面上有很多「故事繪本」也可選用,它們是專為父母給孩子講故事而設計的。藉由「故事繪本」圖畫內容,加深幼兒對核心價值的了解和記憶,也是很好的方法。父母或老師可以一邊唸給孩子聽,一邊讓孩子看著圖畫,讓孩子由圖畫中的人物或其他物品,學到更多常識。由父母所唸的詞句中,幼兒也可以學到很多字句。
  另外,在孩子看圖畫時,父母或老師可提問討論,創造雙向溝通,養成孩子閱讀習慣。其實父母親或老師只要稍加用心,就可以把生活中的小常識編成故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會更受益,因為從故事中,孩子會學到更多身邊的事物,對孩子來說是更為實際。

  四、保護孩子,幫助他健康的長大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人是父母。在孩子出生前,父母應對他的出生環境、他的養育、他的教導,作妥善的安排。除此之外,他應想到如何減少外界種種因素傷害到他的孩子──像媒體的污染、社會人士的錯誤示範等。
  先說媒體,媒體之中以電視及錄影帶,對嬰幼兒最可能造成不良影響。電視是20世紀一項不得了的發明,它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作業程序,但是據專家的研究,它非常不利嬰幼兒及兒童的成長和教育。
  根據美國醫學方面的研究,電視會阻礙嬰兒腦部的發育,因此美國小兒科醫生學會(AAP)建議家長:2歲以下的嬰幼兒不可看電視;日本方面的研究也指出,1歲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若常看電視,會使「有意識語言」能力發育較晚或發育不足,因此也在2004年4月向日本全國家長呼籲,嬰幼兒不可看電視。
  對於2~6歲的兒童,AAP認為,常看電視會妨害兒童想像力的成長,妨害了兒童跟大人的互動機會,大大地傷害兒童的思考、閱讀能力的發育。因此建議:儘量少看電視,即使是有益的學習節目,也要少看。
  此外,若就電視內容而言,兒童常模倣電視中暴力,會造成兒童的暴力傾向,錄影帶節目也有類似影響。台灣及國外很多托兒所或幼稚園,常在中午或下午放學時,用電視節目來代替上課,這是偷懶,非常不妥,老師應該設計輕鬆的單元活動給幼兒才對。
  有不少人在這幾年看過談電視對兒童的影響報導之後,決心「戒看電視」。他們的方法是:用閱讀來替代看電視,是值得嘗試的方法。「關掉電視,打開心房」,可讓家人在不看電視之後,重新恢復家人相聚的樂趣。
  父母的言行要注意,很多父母常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因此很多必須注意的言行都不避開孩子,讓孩子學到很多壞毛病或是不該學的東西。例如:父母不宜在孩子面前批評別人、說三字經,更不宜罵人。雖是1、2歲的孩子,但他們正是學說話的時候,某些髒話、口頭禪都會讓孩子模仿。此外,父母的性行為也絕對要避開孩子。
  若要培養孩子有高尚的品格,父母就是好榜樣,父母應在孩子心中建立好形象。因為道德是高層次的精神部份,它是不分觀念「開放」或「不開放」的,不論世界如何演變,它的標準仍是一樣,因此從孩子還小就應讓他從照顧者的語言及行為中充分的了解。

全方位啟動寶貝觸覺關鍵

(From 媽咪寶貝 更新日期:2007-04-09)

全方位啟動寶貝觸覺關鍵 The magic touch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探索及觸摸可以讓他們得到許多的收穫,提高往後的動作能力和認知能力、甚至情緒的穩定性,因此觸覺啟發對寶寶發展過程可說相當重要,本篇將告訴您如何開啟寶寶觸覺魔法,讓孩子奠定發展與學習的基石。

觸覺發展與形成
  觸覺系統是人類感覺系統中重要的一部份,它是胚胎中第一個發展出來的感覺系統,同時也是身體中分佈最廣,訊息最多、最複雜的感覺系統。人類之所以異於一般動物,主要與觸覺關係密切。因為人類皮薄毛少,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分辨能力最多元,因此大腦中能擁有特殊的思辨、分析及組合能力。
  嬰兒從胚胎,出生到幼兒時期,從觸覺系統中得到的刺激與訊息最豐富,根據研究顯示,適當的撫摸、按摩及親子間的皮膚接觸有助於嬰幼兒的身心發展,而觸覺學習不足則容易造成觸覺敏感及遲鈍的現象。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黃恢濤表示,從母親懷孕7週半開始,胎兒口腔周圍就會開始發展出觸覺,約到17週後,除了頭頂及後腦部位,幾乎全身觸覺都發展完成了。有鑑於此,馬偕醫院兒童職能治療師彭可佳建議,每個準媽咪們在懷孕時多撫摸肚皮,讓胎兒有明顯的觸覺感受,對孩子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幫助,出生一個半月後,孩子會逐漸透過照顧者所給予的實體觸覺刺激得到情緒上的安撫。

0~3歲嬰幼兒觸覺發展過程
  0~2個月觸覺發展慢慢全身擴散,當整隻手或腳有刺激接觸會有反應;口腔會有尋找口腔周圍刺激來源的反應;一旦媽咪的乳頭碰到嘴角會主動去吸吮,這些反應都是以自我保護或覓食為主,即為反射動作。
  3~4個月觸覺較成熟,寶寶會感受得到各種觸覺的不同,懂得區別。
  5~7個月觸覺開始越趨成熟,會透過自己的動作,如吸吮手指、玩肢體動作感受觸覺,同時吸吮手指具有安撫的效果。
  7~9個月觸覺開始有區位化的發展,知道手被碰到,但不知道那是「手」。
  10~11個月亂抓東西之後會區辨這是什麼。
  12~16個月碰寶寶的哪一部位他都會知道,且了解定點及定位。
  18個月~2歲會配合認知,如摸到三角形,知道這個東西,但不知道這叫「三角形」;抓到湯匙,會感受這是湯匙,但不知道其功效。

觸覺的功能及影響性
  觸覺是身體與外界環境接觸的第一道防線,就嬰幼兒身體發展與觸覺之間的關聯性,可分為以下三大部分:
  A口腔 包括吸吮反應及與食物的接觸。
  B手 可探索外界環境,從中增加精細動作及操作辨識的能力。
  C全身
  透過觸覺撫觸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形象,如頭、腳、腳趾,一旦接觸到外界會去感覺刺激在哪,對刺激有所反應。
  由以上觸覺對身體的影響,黃恢濤指出,觸覺還可進一步提供對身體的保護。如當我們踢到東西,腳會縮起來,這是痛覺保護作用。此外,觸覺可帶給我們心理層面的照護,如小猴在母猴懷抱中喝奶時會覺得舒適,可安穩的吸奶;但若是用機器餵,即使機器姿勢及位置與母猴都都一樣,小猴卻安靜不下來。同理在人類身上,將寶寶抱著與放在搖籃兩種方式,都會影響母子親情的關係,這是因為觸覺與我們的情緒有極大的相關,抱著寶寶可讓他的情緒慢慢穩定,情緒穩定對心理安全感的建立有重要性。

觸覺不敏感vs過度敏感
  觸覺影響孩子動覺情緒及認知很大。彭可佳表示,當寶寶約2~3歲開始,觸覺區辨能力逐漸增強,觸覺發展影響孩子動覺情緒及認知很大。所謂「區辨能力」,包含碰觸物品時,不用眼睛就可了解物體的東西大小;且能使用動覺感覺手腳位置,以及透過觸覺可收集訊息等能力,無論是觸覺過度敏感或不敏感都代表區辨能力不良。
  觸覺不敏感這樣的孩子動作品質會顯得較差,常見的例子是容易跌跌撞撞,但反應不大,起來拍一拍身上灰塵後,又可以繼續玩,這就是觸覺整合能力不好的表現。觸覺過度敏感會對輕微的碰觸行為有負面情緒;不喜歡人多的地方、不喜歡人家太靠近;嚴重者甚至不喜歡洗澡、刷牙、梳頭、綁頭髮、戴帽子、特別喜歡穿長袖(避免他人直接碰觸到他的手)、怕濺起來的水花、玩沙時覺得不舒服等。一般來說,有上述情形的孩子通常情緒控制能力差,沒什麼耐性,對環境敏感,且適應力差,照顧者如發現孩子有類似情形,需透過上述各方面觀察,若有異狀需帶到醫院診斷,避免對孩子情緒及學習狀況造成負面效果。

寶寶觸覺訓練Follow me
0~1歲
  1.幫寶寶按摩,用玩的方式親近他。按摩重點部位掌握:
   手掌
   手指
   腳掌
   腳趾
   兩頰
   鬢角
   胸部
  2.洗澡時,使用不同材質的刷子或玩具與他玩耍。
  3.適時抱他,但不要讓他養成依賴性。

1~2歲
  1.和孩子玩化妝師遊戲,拿顏料在他身上塗抹。
  2.布置高低起伏的地面環境,讓寶寶在上面爬行。
  3.讓孩子躺在毛巾裡拉他與他玩耍。

2~3歲
  1.讓孩子眼睛閉起來,觸摸不同形狀的積木以學習指認。
  2.和孩子一起玩黏土。
  3.和孩子玩用手指壓畫的遊戲。

媽媽教室
  和孩子一起玩最重要的是不要限制他太多,成長中的孩子總是喜歡東摸摸摸西碰碰,這是他們探索環境藉以認識世界的方式,當他們在探索時,若周遭沒有危險的因子,照顧者不要過度限制,且要引導他們,讓他們明白物體的質地、大小、重、材質,如此有助於觸覺的啟發,也能引領孩子逐漸瞭解世界,增長學習經驗。

親子遊戲
  遊戲是促進寶寶成長最有效的方式,在此我們為您設計5種簡單的親子小遊戲,讓寶寶在玩樂的同時,促進觸覺的發展,幫助學習成效。親愛的家長們,一起和您的寶貝來段溫馨的親子時光吧!

遊戲名稱:壓路機
適合年齡:5個月大
需要道具:毯子、小枕頭
遊戲方法:在床上鋪毯子或棉被,底下放小枕頭或毛巾當小障礙物讓孩子翻滾,有高低起伏的地面可讓他感覺身體與外物的接觸。

遊戲名稱:過山洞
適合年齡:8個月
需要道具:數張桌椅
遊戲方法:將桌椅排成隧道或關卡,讓孩子在中間鑽來鑽去,在遊戲過程中,他的頭會撞到桌椅;腳或身體也會碰到桌椅,可讓孩子從中建立身體形象的概念,對觸覺發展是種回饋。

遊戲名稱:三明治
適合年齡:1歲半
需要道具:抱枕2~3個
遊戲方法:叫孩子當三明治或漢堡站在原地,照顧者飛奔過去後,用抱枕或枕頭將他抱起來,再緊抱住。讓孩子有被擁抱的感覺,建立其心理安全感及平穩其情緒,玩過幾次後可再交換角色,讓孩子來抱照顧者。

遊戲名稱:尋寶遊戲
適合年齡:2~2.5歲
需要道具:毯子
遊戲方法:照顧者首先陪他用毯子蓋住身體,或讓他躲在紙箱裡,頭露出來,然後在黑暗中摸他身體某部位再叫他去找。如跟他說:「我摸到你的膝蓋了,那我的膝蓋在哪呢?」,藉此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

遊戲名稱:挖寶藏
適合年齡:3歲
需要道具:小箱子、玩具數個
遊戲方法:在箱子或布袋丟一些小球或布偶、假水果等,同時再放許多不一樣質感的東西,如木頭積木跟布偶,讓孩子一個個抓,再問他「摸到什麼?」。藉此讓孩子練習手部觸覺區辨的敏感度,用觸覺學習區辨。

幼兒神經學疾病常被誤為中邪

(From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7/04/26 07:10 記者: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
  馬偕醫院台東分院小兒科主任文心怡昨天指出,小兒科門診中,一些發生於幼兒的神經學疾病,因家長不了解,有時被當作「中邪」採用民俗療法,或者誤為「壞習慣」遭糾正、處罰,延誤就醫造成遺憾。
  據文心怡門診經驗分析,熱性痙攣、癲癇、夜間驚悚症、夢遊症及Tics及妥瑞症,就常被家長誤判為中邪,常要讓兒童吃了不少苦,才會到醫院診治。
  文心怡指出,熱性痙攣是因為發燒出現的抽搐,一般發生於6個月大到5歲間,發生率約4%,其中1/3到1/2會再發。許多病童的兄弟姊妹或父母,小時可能也有類似現象,長大後恢復正常,不須太驚慌,典型的熱性痙攣屬於良性疾病,演變為癲癇的機會很低,只要處理得當,很少會有後遺症。
  不過典型的熱性痙攣會於15分鐘內自動停止,如果孩子的痙攣持續不斷,就一定要送醫,評估是否罹患腦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引起痙攣,以免誤診為熱性痙攣,延誤治療,遺憾終生。
另外癲癇常被認定來自遺傳,其實未必正確。文心怡表示,很多患者全無家族病史,發生率約為0.5%,其中60%首次發作於孩童時期。雖然成人的癲癇通常須終生服藥,但孩童時期的癲癇,有70%可在服藥2年後逐漸減量,甚至停藥,孩童的癲癇是可以治癒的疾病,但往往因家長們諱疾忌醫, 延誤早期治療機會。
  部分兒童出現半夜爬起來大哭,隔天早上卻全無記憶;或者半夜起床四處走動,事後也無印象。文心怡強調,類似行為屬於睡眠疾病,前者為「夜間驚悚症」,發生率為1%到3%,常出現於4歲到12歲兒童。後者是夢遊,除須注意安全,建議就診確認是否罹患其他疾病。
  Tics及妥瑞症可能的症狀是「習慣性抽動」,很容易使人誤解為痙攣或壞習慣,其實是種不自主的動作,比較常見的是不自主眨眼睛、皺鼻子、歪嘴唇,或者是清喉嚨、出怪聲,類似症狀常常被誤診為結膜炎、過敏性鼻炎、甚至氣喘、氣管炎,卻怎麼醫都醫不好。
  文心怡說,兒童常常因為難以控制的小動作或聲音,蒙受不白之冤。部分兒童會自然痊癒,無法自行痊癒的就須醫生協助,需要靠藥物幫忙,以及父母師長正確對待,兒童對自己毛病也要了解。

4.24.2007

認識寶寶的五大癖好

(From媽咪寶貝雜誌 更新日期:2007-04-09 記者:採訪撰文╱實習生張嘉芳 修訂╱施娟娟 採訪諮詢╱慈濟大學兒童)

認識寶寶的五大癖好 吸拇指、往嘴裡塞東西、要人抱、戀物、堅持固定的行為模式

  不少寶寶有重複及固定性的行為舉動,包括有事沒事吸吮大拇指、將東西往嘴裡塞、總是喜歡父母親抱著、出門時一定要有心愛的玩偶陪伴等等,這些行為在在讓爸媽們感到好奇甚至產生困擾,有鑒於此,我們整理出寶寶最常見的五大癖好,幫助爸媽們了解這些癖好的原因何在以及解決的方法!

癖好1:喜歡吸吮大拇指
  寶寶在子宮內就已經有吸吮的動作,出生之後,0到1歲的寶寶會經歷口腔期,在這個階段中,吸吮的動作能使他得到滿足與快樂,這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過程。當寶寶接觸到新環境或是受到驚嚇、肚子餓、身體不舒服、尿布濕等等,因而產生不安、焦慮和緊張時,寶寶就會尋求能夠安慰他們的方式─吸吮大拇指。
  此外,當爸媽因為工作過忙等原因忽略寶寶的需求,造成親子之間的互動不足,使寶寶時常感受不到爸媽的關愛;或是爸媽給予寶寶的環境刺激不夠多,也同樣會使得寶寶感到無聊,都會使他吸吮大拇指來排解無聊。
  只要不是吸吮動作太不雅觀;吸吮的動作導致牙齒外觀產生不正常的歪斜、咬合不正;手指頭吸吮到長繭、變形;或是寶寶因吸吮到看不見的病菌而感染病菌之外,爸媽不妨讓寶寶享受一下吸吮的快樂唷!

對策:
  1.以其他物品取代大拇指:若是寶寶吸吮大拇指已經帶來指頭以及牙齒不正常的影響,可藉助其他可供吸吮的玩具幫助寶寶不再吸吮大拇指,例如安撫奶嘴、奶瓶、磨牙餅乾等等。
  2.找出寶寶焦慮的原因:在寶寶焦慮不安時,父母應該要找出原因,這些因素有可能是寶寶身體不舒服、害怕陌生的環境等等,再找出原因後再適度地安撫寶寶,或是解決寶寶的需求,讓寶寶感覺舒適、安心,就能夠減少吸吮的情況。
  3.提供豐富的環境:多元且豐富的環境,例如床邊有寶寶喜歡的多種玩偶讓寶寶玩,或是天花板上懸吊許多高低不一、色彩繽紛的吊飾,以刺激寶寶的視覺發展等等,這些色彩繽紛、有趣的環境能夠給予寶寶許多刺激,讓寶寶對於環境感到好奇、好玩。
  4.有良好的親子互動:當爸媽和寶寶互動良好,即使爸媽不在寶寶身邊,寶寶仍可感到安心。要達到這樣的關係,必須要多些親子互動,包括親子共讀、手指謠(這指的是以一般琅琅上口的童謠,再配合手與手指動作的遊戲)、和寶寶說話、唱歌,並且多陪伴寶寶等等,讓寶寶感到愉悅安穩,自然就會減少吸吮的行為。

癖好2:喜歡將東西往嘴裡塞
  喜歡吸吮的寶寶,為了滿足口腔期的慾望,當他的手能夠靈活運用之後,他會想嚐嚐身邊接觸到的物品的滋味,並開始透過各種感官的接觸來滿足其需求,這使得他對於週遭的環境、物品、玩具產生無比的好奇心,尤其是到了寶寶的牙齒生長期,更會想要找東西來咬。
  於是,寶寶看見地上有東西就撿起來吃、或將掉在地上的布偶娃娃往嘴裡放、啃咬黑色電線、玩弄媽媽的衣服等許多被大人視為惡作劇的行為便產生了。

對策:
  1.給他乾淨衛生的玩具:給寶寶乾淨的玩具或是磨牙器、固齒器讓寶寶吸咬,但是必須定期消毒,而給寶寶看的書籍、玩的玩具,也必須耐咬,例如塑膠材質的書籍封面。
  2.提供衛生安全的活動環境:寶寶對周遭的事物會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他會這個摸摸、那個摸摸、或是把東西拿起來吃一吃、舔一舔,這對寶寶來說充滿樂趣。因此,爸媽必須要提供寶寶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例如移除危險物品以避免寶寶碰觸;電燈、電器的開關、插頭、電線等常在寶寶視野可及之處,很容易引起寶寶注意,也要做好相關的防範措施以避免他去碰觸;而家俱、地板以及任何寶寶可能接觸的物品都應定時清潔,才能避免寶寶感染到病菌。
  3.轉移寶寶注意力:寶寶對週遭事物充滿好奇,爸媽可以陪寶寶一起探索週遭的一切事物,讓寶寶多用觸覺、聽覺、視覺等等不同感官去探索,激發更多種玩法,而不只是用嘴巴去嘗試。

癖好3:戀物
  寶寶喜歡舒服的感覺,因此會常常撫摸柔軟的東西,或是讓寶寶感到愉悅的物品,而寶寶也會特別喜歡這些物品。但爸媽們很可能並不知道這些物品對寶寶的意義。父母親也可能在不經意中給了寶寶許多安撫情緒的東西,例如隨手可得的小被子、柔軟的毛巾、枕頭、絨毛娃娃等等,這些安撫寶寶情緒的物品可以帶給寶寶安全感,使得寶寶在不知不覺中變得依賴這些物品。
  另一方面,在親子關係變得太過緊張時,引起寶寶的情緒不安,也可能導致寶寶尋求一些東西來安撫自己的情緒。寶寶戀物的行為如果不太嚴重,就不需要太過擔心,父母可以循序漸進引導寶寶,多數的寶寶不會有後遺症,在長大後與外界接觸、並適應生活之後,寶寶就會慢慢感到安心,而邁向獨立之路。
  但是,寶寶戀物情形如果到了幼稚園時仍然戒不掉,甚至影響到寶寶的社交行為,那就比較嚴重了。

對策:
  1.尊重孩子的戀物行為:無論寶寶因為何種理由養成戀物行為,戀物行為可讓寶寶產生安全感,若是爸媽強制改正,會使寶寶更加的慌張不安,更難戒除他的戀物行為。
  2.訂定戒掉癖好的規則:慢慢引導寶寶戒掉戀物的癖好,並訂定規則,例如父母親想要寶寶戒掉奶嘴的習慣,可以從每天都吸奶嘴,到後來慢慢減少吸吮奶嘴的時間,等寶寶適應一段時間之後,再改成三餐後及睡前才能吸吮奶嘴,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寶寶慢慢戒掉癖好。
  3.以正面態度幫助寶寶:爸媽應以正面態度來幫助寶寶戒掉戀物的癖好,例如寶寶有愛吃奶嘴的習慣,爸媽可以告訴寶寶「你已經長大了,是大姐姐了,大姐姐不需要奶嘴了喔!」而寶寶慢慢也會調適自己,戒掉戀物的習慣。
  4.有良好的親子互動:每個寶寶的氣質不同,爸媽應視寶寶的氣質尋找最符合寶寶的互動方式,並且多和寶寶互動,而寶寶則會經由親子互動得知父母親是愛他的,並產生安全感,對於物品的依賴度也會比較少。

癖好4:非做不可的固定動作、姿勢或行為
  特定的動作和姿勢,是寶寶做某件事之前的一個儀式,經過這個特殊的儀式,寶寶就會覺得很安全。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或許會出現許多的固定姿勢或動作,而最常發生的就是喝奶姿勢以及如廁行為。
  喝奶時,寶寶可能會希望一定要在媽媽身上喝、固定姿勢哺餵、要感到舒適、甚至要求氣氛等等。如果換了他人來餵或是改變了環境,寶寶會因為感覺和以前不同而產生不安。在如廁行為方面,父母引導寶寶上廁所時,從前習慣包尿布的寶寶,會對改換成脫掉尿布在馬桶上解便這個行為產生排斥的心態,因此他會堅持一定要包著尿布才願意解便,或寶寶已經解便在褲子裡感到不舒服才告訴爸媽。
  其原因是寶寶還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時語言能力也尚未發展完全。有些寶寶可能還有一些固定行為,例如偏食、左撇子等等,爸媽要知道的是:寶寶喜歡在環境中找到他自己熟悉的感覺,這使得他產生固定的動作和習慣,因此爸媽們不必太過擔心。若是爸媽想要改正寶寶這些習慣,也需要慢慢地進行喔!

對策:
  1.步驟簡略:在訓練的過程中,引導的步驟不要弄得很複雜,例如父母可能想先用玩具引誘孩子玩,再進一步引導孩子上廁所,進廁所後又叫孩子認真上廁所不要玩玩具,但孩子一方面想玩玩具也不想上廁所,結果爸媽又急著要孩子趕快上廁所,這樣的引導步驟過於繁瑣會使得父母及孩子都很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說明清楚現在要做什麼,想出讓父母及孩子都簡單易懂的步驟,在固定時間做固定的行為,抓住規律之後可以減輕寶寶的不安及焦慮,以避免寶寶產生其他特定的姿勢和行為來尋求安全感。
  2.訂出規則並加以堅持:寶寶有時候會想要逾矩,測試爸媽的界限,若標準定得不一,且爸媽不夠堅持,寶寶就會不知道如何和爸媽互動。例如父母今天要寶寶一定要吃青菜,寶寶就開始大哭想試試他不吃青菜父母會怎麼樣,如果爸媽今天心情好允許寶寶不吃青菜,但隔天心情不好就生氣罵寶寶,要求他一定要吃青菜,這樣一來,會讓寶寶對於是否吃青菜這行為不知所措,也不清楚爸媽的要求到底是什麼。訂出規則、堅持原則、並耐心對待寶寶,不要因為寶寶的舉動不宜而對寶寶發脾氣,才不會對寶寶造成不好的影響。
  3.與其他父母討論:新手爸媽可以和別的爸媽分享育兒經,彼此討論、分享、交流各種經驗與想法,藉以重新教育自己的寶寶。
  4.利用繪本教導寶寶:爸媽可利用繪本找出想改正寶寶習慣的主題,和寶寶一起分享討論,寶寶會經由故事中學習,慢慢改正自己的習慣。
  5.用正向的態度看待:爸媽不要給予寶寶負向的行為觀念,否則會給予寶寶不安的情緒以及負向的想法。爸媽應多給寶寶鼓勵,讓寶寶有進步成長的動力。例如當寶寶控制不住解便在褲子裡,父母不要急著罵寶寶,而應該告訴他:「你現在知道要解便之前的感覺了嗎?下次再有這種感覺出現時,記得要趕快告訴媽媽,才不會再讓自己不舒服喔!」當寶寶做出正確的行為時,就可以稱讚寶寶:「你很棒哦!你已經學會了在馬桶裡便便了呢!」

癖好5:總是要人抱
  抱抱永遠不嫌少!寶寶讓爸媽抱著時可以聞到爸媽身上的香味,感受到爸媽的愛,從抱抱中,寶寶和父母之間流動著愛意。
  1到2歲的寶寶已經開始會走路,那時候對於週遭環境的好奇加上寶寶自身對走、跑、跳的感覺非常強烈,例如開始喜歡到處走走,到沙堆上跳跳、更喜歡跑來跑去給別人追等等,寶寶很享受自己可以獨立走路的階段,感覺很自由、有趣,所以當寶寶開始跑、跳時,他不喜歡爸媽一直抱著他。除非寶寶有累了、走不動等生理上的需求才會要爸媽抱他,爸媽則可視情況抱起寶寶。
  到了2、3歲,寶寶習慣了走路的感覺,走累了就不想要走了,開始想要爸媽抱他,這時候爸媽則應該訓練寶寶獨立走路的習慣。如果是父母每次寶寶哭就抱他,或是怕寶寶跌倒而不讓寶寶走路,就有可能會讓寶寶習慣讓爸媽抱他。
  另外,和父母依附關係不良的寶寶,一旦離開爸媽身邊,便會感到不安與焦慮。因此,一方面很想往外探索,但是一方面又不敢離開爸媽的身邊,便常吵著要爸媽抱他,以尋求安全感。
  何謂依附關係? 這是發展心理學家Ainsworth的理論。依附關係是由照顧者和孩子共同互動產生的,依附關係良好的寶寶,與母親在一起時,把母親當做「安全堡壘」,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當母親離開時有哀傷的表情,但當母親回來時則露出欣喜,並尋求與母親身體上的接觸。 若是寶寶與照顧者的依附關係不良,與照顧者的關係可能會有以下兩種類型:
  1.「焦慮/抗拒型」:這類孩子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當母親離開時則有非常苦惱的反應,當母親回來時卻出現矛盾情緒,他雖然對母親很生氣,但仍想要試著接近母親,不過若母親試著與他有身體接觸,他則加以反抗。
  2.「焦慮/逃避型」:當母親離開時,孩子只有少許不悅,母親回來後,他則掉頭不理睬,逃避與母親的接觸。

對策:
  1.找出寶寶要人抱的原因:這些原因可能是寶寶累了、餓了、或是不想走了,因此爸媽帶寶寶外出時也應注意是不是到了寶寶平常休息的時間,若寶寶真的需要休息,則可視情況抱抱寶寶或是休息一下。若寶寶感到腳酸,則應注意寶寶鞋子的舒適度,挑選適合寶寶的鞋子才能減輕寶寶的負擔。
  2.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爸媽可以告訴寶寶:「你可以再多走幾步,再過十分鐘我再抱你唷!」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寶寶自己走路。走了一段路之後也可給予寶寶獎勵,讓寶寶用正向的態度去面對走路這件事情。父母若怕寶寶太累,也可以改用手牽著寶寶的方式,或是休息一下再繼續走,父母的支持鼓勵是安撫寶寶最有效的方式。
  3.保持良好依附關係:寶寶若是和爸媽們依附關係不良,就必須思考和爸媽之間的關係是否出了問題,爸媽應該給予寶寶安心的感覺,讓寶寶充滿安全感,才能再去面對外在的世界。

結語
  跨文化研究發現,不管在哪個文化,這個年紀的寶寶幾乎都會有這些癖好,而寶寶會有這樣的習慣也是自然產生的,爸媽不必太過憂慮和緊張。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爸媽可以和寶寶一起共同學習,把這些癖好當作是寶寶成長過程中自然的歷程,並接受它們,同時多加強一些親職的技巧來幫助寶寶加以戒除。假以時日,在爸媽們有原則、並加以堅持且有耐心的陪伴與教導下,寶寶的癖好應會慢慢減少而終至消失!

轉換職業未告知,意外險理賠「打折」!

(From 時報資訊 更新日期:2007/04/11 09:34 記者:【許瀞文/台北報導】)

  意外險是依照職業類別決定個人保費及保險公司是否願意承保,但是在轉換職業時,卻只有少數人會主動告訴保險公司,產險業者說,若是從低風險職業轉成高風險職業時但沒有主動告訴保險公司,若未來真要出了狀況,理賠金額也會打折。
  第一產險說,根據統計,會主動告訴保險公司自己已經換職業的民眾不到一成,多數保戶根本就忘了這件事,要是換工作還在同一等級就沒關係,如果換了工作,職業類別卻跳了好幾級,在出險理賠時,理賠金額可會大打折扣。
  舉例來說,如果剛開始職業是一般內勤人員,屬於意外險中職業類別第一等級,年繳意外險保費約是一千元;但一年後轉成業務人員,需要經常「趴趴走」,出意外風險機率就會提高,應該要轉成第二等級,年繳意外險保費約是兩千元。
  假設出險可獲得十萬元理賠金,但卻因為沒有告知產險公司,理賠金額是實繳保費除以應繳保費再乘上保險理賠金,若以該案例計算,被保險人只能拿到五萬元,足足少了一半。
(1,000/2,000×100,000=50,000)
  泰安產險表示,也有被保險人在投保時,就故意隱匿自己職業內容,萬一出事,產險公司可以解約,不賠給被保險人。
  就曾經發生過一位在建設公司工作職員,在投保時告訴保險公司自己做內勤,不會到工地巡視,有一天在建築工地出險,經產險公司調查才知道,該名職員說謊,他的工作內容是必須要經常到工地走動,到最後產險公司雖有打折理賠,但產險公司也說,如果情節嚴重,保險公司是可以解約,不賠給被保險人。
  第一產險說,最怕的是被保險人職業轉換後,從風險等級第一級,直接跳到第六級,或者是拒保,如學生畢業後去國外學開飛機,回國變成機師後,也疏忽了要跟保險公司更改保單,萬一出險,保險公司是可以依照當初簽訂條文,因為被保險人未誠實告知進行解約。
  有些細心的保險業務員,會在定期續約時,詢問被保險人現在從事職業是否有改變,不過還是無法面面俱到,總是會有漏網之魚,產險公司也建議被保險人,在換工作一定要記得告知自己投保保險公司,避免出事理賠金還要被打折。

保單借款別逾期還息,小心不理賠!

(From ET Today 更新日期:2007/04/17 19:42 記者: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每逢五月是民眾申報綜合所得稅的時候,保險公司為提供納稅義務人週轉需要服務,常廣告宣傳推展保單借款業務,金管會今(17)日提醒保戶,保單借款雖為資金周轉管道之一,未償還的借款本息,超過保單價值準備金時,保險契約的效力即行停止,也就是說,在保險契約效力停止期間,若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將不予理賠。
  金管會提醒保戶,申請保單借款應注意借款利率,由於保單借款利率由各公司衡酌營運成本訂定,故各保險公司之借款利率不一,消費者可至壽險公會網站有關「各壽險公司保單借款利率一覽表」瀏覽比較。
  此外,保單借款會影響契約效力,依「人壽保險單示範條款」第21條規定,未償還的借款本息超過保單價值準備金時,保險契約的效力即行停止(但保險公司應在效力停止日之30天前以書面通知要保人);也就是說,在保險契約效力停止期間,若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將不予理賠。
  但是,若保險公司未於效力停止日的30天前,以書面通知要保人,則不被認定有停效,也就是說,保單效力仍在。
  若被保險人不幸於借款期間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將就應給付的保險金中先扣除尚未清償本息後,餘額再給付與受益人,也就是保障金額會相對減少。

保險父母優先,再考慮小孩。

(From 時報資訊 更新日期:2007/03/30 10:01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少子化的時代,父母特別捨得把錢花在小孩身上,就連保險也一樣。不過,壽險業者表示,家長們最常見的錯誤投保觀念就是:幫小孩買一堆儲蓄險,自己的保障卻嚴重不足!
  保德信人壽指出,現代父母常犯的錯誤是本身保障不夠或根本沒有保險,卻為小孩子購買高保費的儲蓄險,想作為小孩子未來的教育基金。其實萬一父母親生病或受傷,家裏突然沒有經濟來源或收入減少,一家人陷入困境,繳不起小孩的保費,結果讓保單失效,也就失去了購買的原意了。
  因此父母親保障足夠後,再來為小孩子規劃保障型保險,真有多餘的錢最後再考慮為小孩購買儲蓄型保險才是正確的作法,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了!
  而為了確保小孩的保險不中斷,國泰人壽強調,在為兒女規劃保險時,一定要購買「要保人豁免附約」,例如「國泰新安宜保險費豁免附約」,在繳費期間內萬一要保人(大人)身故、因疾病或意外致成二至六級殘廢、罹患特定重大疾病、嚴重燒燙傷時,可依保單規定免繳保費,該張保單就不會因為父母發生事故,而發生無力繳保費喪失保障的情形。
  至於幫小孩規劃保險的優先順序?南山人壽指出,意外險應該最優先。南山人壽發言人潘玲嬌建議,父母替小孩買保險時應首重意外的保障。由於兒童愛玩耍,發生小意外的比例偏高,父母替孩子保險時應檢視意外的保障是否足夠,但由於保險法規定未滿十四歲以下兒童累計保額不能超過二百萬元,家長在替兒童購買保險時也需注意避免超過上限,以免日後萬一不幸意外發生時理賠產生糾紛。
  保德信投信則認為,為小孩規劃的保險應該著重在當疾病或意外發生時的住院醫療、癌症險等健康險及傷害險的規劃,壽險的保障只能作為發生不幸時的喪葬補助費。

瞭解寶寶的睡眠問題

(From 媽媽寶寶雜誌 更新日期:2007-04-11 記者:文/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周怡宏 執行/林佩蓉)

  老一輩的媽媽哄寶寶睡覺時,常在嘴中輕唸著:「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不可否認的,睡眠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嬰幼兒而言,更顯得十分重要而不可或缺,睡眠對於寶寶的生長及發展影響十分深遠,並且無論老少,也都無時無刻受到睡眠的巨大影響。

睡眠問題有多常見?
  許多文獻都報告成人及較大兒童的許多不同面向的睡眠問題,我們也可以了解睡眠疾患能夠造成相當嚴重的病症、社會功能的損失、生活品質的低下,以及直接與間接的經濟損失。
  【台灣】根據主計處在民國94年調查發現,15歲以上民眾,約有24%有睡眠困擾(約500萬人)。而根據國內外研究報告指出,在6個月大到6歲之間的孩童有睡眠問題者,約在15~35%左右。【香港】一項訪問調查1000多位育有2歲以下嬰兒的父母,結果發現近3成嬰幼兒每晚睡眠少於8小時,而嬰兒不酣睡而醒來,普遍家長認為基於發噩夢、肚餓、室溫和需要換尿片等。【澳洲】一項針對6~12個月大嬰兒的研究指出,有36~45%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有一項以上的睡眠問題。
  另一項研究也指出在8~10個月時,有睡眠問題的嬰兒,成長到3~4歲時,仍然有32%幼兒有睡眠問題,其中13%為持續發生,19%為再度發生。可見嬰幼兒時期的睡眠問題,常可以變成慢性疾病,對於孩子本身及家庭而言,都將造成可觀的負面影響,絕對不容輕忽,而必須進一步了解問題根源所在。

嬰幼兒睡眠有多重要?
  【嬰兒睡眠與成長】嬰兒在睡眠中能夠恢復所消耗的體力,就像把電池再次充電一樣,而與人體生長所需最有關係的生長激素,尤其是在睡眠沉睡階段時分泌最多,嬰幼兒於睡眠時所釋出的生長激素較清醒時高達3倍或以上,有了睡眠中提供的足夠生長激素,才能促進神經系統和腦部發育,寶寶也才能健康地成長。此外,睡眠能加強釋放肌肉生長與修復的主要激素,生長激素能幫助嬰幼兒燃燒脂肪,並轉化成肌肉能量,幫助身體強化韌帶與肌腱,加強蛋白質合成等,因此睡眠與寶寶的發育成長及健康,可說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嬰兒睡眠影響認知】嬰兒睡覺時有一半的時間,腦部在進行整理、重組和認知日間接收的資料,家長常誤解嬰兒眼皮轉動,是將近睡醒的現象。提醒父母應注意寶寶的睡眠品質,切勿無謂打擾弄醒,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研究報告 國外研究指出,睡眠不足的嬰兒,專注和集中力都會較差。長期睡眠不足,會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長遠更影響情緒或入學前的適應期等。【嬰兒睡眠與免疫抵抗力】睡眠減少或被剝奪與細胞免疫力的降低有直接的關係,它將造成自然殺手免疫細胞、T-細胞與單核白血球功能的降低。研究報告 在相關的研究中也提到,若完全剝奪白老鼠的睡眠達4週,將促使其因感染而死亡。在心血管疾病的部份,睡眠減少會增加體內細胞異常分裂,引起低度發炎的C-反應蛋白增加,此種蛋白質會破壞動脈內壁,導致中風或心臟疾病。一項研究顯示,嬰兒可在睡眠狀態下學習。
  【嬰兒睡眠與學習】研究報告 芬蘭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結果指出,將微小傳感器附著在睡眠嬰兒頭部,通過所連接的監控器觀察嬰兒腦波。對嬰兒反覆播放兩個不同的母音"X"和"一",並分析這些聲音在嬰兒大腦中激發的信號。在隔日發現,收聽聲音信號時間比較長的嬰兒可以對兩個不同的母音做出不同的反應,也就是說," X "可以激發一種腦波,而"一"則激發另一種腦波。這表明長時間反覆聽取聲音的嬰兒學會了區分兩種不同的聲音。研究結論認為,嬰兒睡眠並不僅為了休息,而可刺激大腦的不同部位,對於學習非常重要。在學習方面,認知功能的維持與記憶力的發展,和睡眠也有直接的關係,而學習能力的產生建立在良好記憶力的維持。

亞洲5大都市兒童睡眠調查
  一份由台北教育大學幼教系主導的跨國性兒童睡眠報告顯示,台北市的幼兒與東京、北京、上海、首爾4都市的幼兒相較,台北市幼兒平均就寢時間最晚,而睡眠時間又是最少。而東京兒童平均睡眠時間為10小時6分鐘,是5大都市中唯一超過10小時的。相較之下,台北的幼兒生活作息最不正常,也有缺乏戶外活動的傾向,因此,報告結論中建議,發育中的幼兒至少要睡滿10個小時,應該注意儘量讓幼兒作息正常,以免影響幼兒健康。
  其實兒童身高與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重要關係,人只有在深睡時才會分泌生長激素,一般在晚上10點到凌晨1點是分泌的高峰期,生長激素能促進骨骼、肌肉、內臟和結締組織的生長發育,如果分泌過少,會造成身材矮小、發育不良的情形。

不同年齡嬰幼兒所需睡眠時數不同
  一般而言,新生兒出生6週大時,最長的睡眠時期會在晚間出現,至於醒著最長的時期,在3個月大時仍不一定出現在白天,但到4~5個月大就會在白天出現最長的醒著時期。
  依國外的統計人類所需睡眠時間資料如下表:
  時期  每天睡眠時間(小時) 其中白天睡眠時間(小時)
 新生兒    16~18        5~6
 1~2個月   14~16        4~5
 3~5個月   13~15        2~3
 6~12個月   11~13        5~6
 1~2歲    10~12        2
 3~5歲    9~11         1
 6~13歲    8~10
 成人     7~8

為什麼嬰兒要睡這麼久?
  出生不久的嬰兒,在1天之中約有70%的時間是在睡眠狀態(約16~18小時),只有2~3個小時的時間,是清醒的、不活動但注意外界的狀態。在新生兒睡眠的時間中,有一半是處於所謂「動眼期睡眠」的狀態,大約6個月大時,動眼期睡眠的比例可以降到25%~30%左右。
  為什麼嬰兒需要如此多的時間用於睡眠,學者們提出幾個看法如下:
  1.有些發展學者認為,新生兒之所以需要花許多時間在動眼期睡眠階段,因為可以提供新生兒充分的內在刺激,使其神經系統發展逐漸成熟。如果在新生兒清醒時,給予許多有趣的視覺刺激,會使得新生兒在睡眠時間中,動眼期睡眠階段的比例降低。
  2.動眼期睡眠佔嬰兒睡眠時間的比例,在嬰兒6個月大的時候明顯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此時嬰兒的大腦迅速發展成熟,嬰兒逐漸警覺、注意到外界的刺激,因此不再需要那麼多動眼期睡眠狀態的刺激。
  3.除非神經系統有已知的不正常,嬰兒發生無法建立正常規律睡眠的比例只有極少數。一個跟睡眠異常有關,且造成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嬰兒猝死症,至今原因尚未清楚。
  4.嬰兒覺醒狀態的時間:嬰兒在一天當中的覺醒狀態可以分為6種,包括:狀態一:正常睡眠8~9小時。狀態二:反常睡眠8~9小時。狀態三:恍惚而有睡意0.5~3小時。狀態四:清醒但不活動2~3小時。狀態五:清醒而有活動1~3 小時。狀態六:哭鬧1~3小時。

5類型‧不睡覺的寶寶
  相信每一位身為人母的女性,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吃得飽、睡得好、長得快。但是當夜晚來臨或在午夜夢迴時,搖哄寶寶上床時,卻常常發現根本不是如此這般容易輕鬆,小不點兒根本不願就範乖乖地入睡。以往把這些半夜不易安睡的寶寶稱為磨娘精型,但是真的有很多如此類型寶寶嗎?又真的只有這種睡眠問題的類型嗎?
  在筆者的健兒門診經驗中,至少有5種常見型式可稱為常見的嬰幼兒睡眠問題表現。
    1. 不到午夜不上床型:晚睡與拒絕入睡。
    2. 晚上愛磨蹭翻滾型:不易安穩入睡。
    3. 整夜不停打鼾型:即真正睡眠障礙。
    4. 常在睡眠中咳嗽哭醒型:常因鼻涕倒流引起者。
    5. 半夜啼哭不止的磨娘精型:典型的夜間驚醒。
  有這些寶寶睡眠困擾的媽媽們,十之八九都表現出擔心憂慮,沮喪而不知所措,更糟的是常常連自己、甚至家人的睡眠也大受影響。

什麼音樂讓小孩智力上漲?

(From 大家健康雜誌 更新日期:2007-03-29 記者:吳宜亭)

  許多人在懷孕時期,為了讓小孩不輸在起跑點,特別為寶寶做好「聰明刺激」的規劃,如聆聽胎教音樂等,坊間更推廣聽莫札特等古典音樂,能讓寶寶出生後「智力高人一等」,但胎教音樂真有這麼神奇嗎?準媽媽們又該如何選擇?

  五年前,懷孕媽咪亞玲就像一般孕婦一樣,「頭胎照書養」,書上說,懷孕時多聽巴哈或巴洛克音樂能安撫肚子裡小寶寶,她依樣畫葫蘆,買了一堆這類CD做胎教;孩子出生後,她聽說有一種歐美很流行的愛因斯坦系列音樂,可啟發孩子智力,她二話不說也馬上訂購;現在孩子四歲,她聽說小孩多聽莫札特音樂會變聰明,她又想趁孩子音感最強時,讓孩子學音樂……類似亞玲的媽媽在台灣很常見,難怪胎教或智力啟發的音樂有一定的市場接受度,但給孩子聽音樂,真能讓孩子智力上漲嗎?

胎教 左右寶寶未來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主任鄭博仁指出,懷孕期間,胎兒確實能感受到媽媽的心境,藉由母親聆聽音樂,引發體內分泌良性荷爾蒙,強化母親與胎兒的親密感。他表示,胎兒的生理、心理成長,仰賴與母體相連的臍帶供輸氧氣、營養外,也能感受到子宮外的情境。近期醫學文獻探討一種「超基因」(epigenetics)和胎教音樂的關聯,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過去認為遺傳和環境是造成個人後天表現的重要因素,現在醫學界卻發現,母親懷孕時子宮的狀態,也會影響胎兒日後的發展。舉例來說,母親懷孕時給予較好的營養,同時按摩、聆聽胎教音樂等,讓情緒平穩,胎兒出生後的表現,會比沒注意上述細節的胎兒好。母親懷孕時狀況不佳,還可能發生負面情況,像出現畸形或罹患癌症等疾病。

寶寶對古典音樂 特別敏感?
  胎教音樂通常是α波,其波長和母親腸胃蠕動,或心跳聲音的波長類似,兩者會形成協調旋律,讓胎兒感到和諧,對孕婦本身也很好,因孕婦聽見喜歡的音樂時,可放鬆自己,體內會產生如腦內啡的良性荷爾蒙。懷孕時,良性荷爾蒙很重要,像腦內啡能讓孕婦胃腸、心臟、神經功能平緩運作,包括孕婦輸送給胎兒的臍帶血在內的各類心血管,都較為放鬆,母子皆受惠。鄭博仁建議,女性懷孕期間可多聽旋律輕鬆柔和、有規律性的音樂,如大自然裡的溪流聲、蟲鳴鳥叫等。在古典音樂方面,可選巴洛克音樂,其節奏和母親的心跳旋律相近,對胎兒和新生兒有啟發和安撫作用,這也是市場上胎教音樂,以巴洛克樂風居多的原因,像巴哈(G線上的旋律)、莫札特(21號鋼琴協奏曲)、韋作特(D調廣板吉他協奏曲)、舒伯特(鱒魚)鋼琴和提琴五重奏,都是常見的曲目。

聽流行音樂 行不行?
  坊間傳聞,胎教音樂聽5~10分鐘較合適,且要讓胎兒反覆聆聽,才能造成適當刺激,對此,鄭博仁認為沒有根據。他提醒,孕婦本身要有音樂素養,如果孕婦沒有音樂素養,懷孕時才聽胎教音樂,反而是壓力。現代年輕媽媽多聽周杰倫等流行音樂,這類音樂不見得有α波,但如果孕婦喜歡,也可誘發腦內啡,所以,懷孕時只要孕婦聽了心情平緩的旋律,也能做為胎教音樂。

優美樂曲 讓孩子變漂亮!
  除了懷孕時聽胎教音樂,孩子出生後,若常讓幼兒聽歡愉的樂曲,用音樂刺激神經、調節精神,也會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文獻上曾報導,日本幼兒開發協會做過一項試驗,集中10位出生不久的孩子,為他們一一拍照、錄像,作為原始資料,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次播放莫扎特的小夜曲。起初沒有變化,但4個月後,這些孩子的面容、表情,變得比一般孩子活潑,動作協調,連眼神都與一般孩子有所區別,可見幼兒期讓孩子多聽優美樂曲,不僅對孩子智力有利,還能使孩子面容變漂亮。

大呼小叫要孩子起床 不如放音樂引導
  曾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任教,本身也投入幼稚園工作近30年的台北市私立吉太托兒所園長劉穎表示,與其說音樂影響幼兒,不如說音樂能激發幼兒音樂潛能。她舉例,好的音樂,像兒歌或一些小朋友較能理解的流行音樂,能讓幼兒的語言發展、音感、音調、節拍較好,間接有益幼兒的智力發展。以吉太托兒所為例,都是用鈴鐺或音樂引導幼兒作息,「建議家長與其大呼小叫叫孩子起床,不如放音樂讓孩子自然清醒。」剛成功辦完幼兒音樂表演活動「快樂蟲蟲特攻隊」的龍安國小附設幼稚園老師吳沛璇認為,有學音樂的孩子,絕對比沒接觸音樂的孩子學習能力強,表情、面容也較活潑。她指出,聽音樂須專注聆聽音樂的節拍、節奏和音感,自然能啟發小孩的智力。

追求音符的陶冶 永遠不嫌晚
  吳沛璇不否認常接觸音樂的小孩,往往家裡經濟地位較佳,孩子普遍表現也較優秀,即便如此,她表示,常聽兒歌或語意簡單明瞭的流行歌曲,一樣能讓小孩潛移默化,受到影響。至於幼兒多久前接觸音樂較好,吳沛璇和劉穎一致認為,小孩一出生就可接觸音樂。很多坊間音樂課程都說,「四歲」是小孩音感最強的時期,事實上,不管年齡大小,只要小孩能接受,就可試圖學習音樂,俗話說,「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是有它的道理的!

母奶越多越好?

(From 媽咪寶貝雜誌 更新日期:2007-04-09 記者:littlefish 、Gloria )

  有次在醫院母乳支持團體的場合裡遇見一位憂愁的美女媽媽,當其他媽媽分享著奶水不足的困擾時,美女媽媽「奶水過多」的問題著實讓現場飄著幾陣白眼,大家常會希望母奶多多益善,然而經歷過奶水過多的困擾才會深深了解老祖先「中庸之道」的智慧。
泌乳原理---嬰兒吸得多,乳房就製造更多的奶水
  要破解奶水分泌過多或是奶量不足的問題,首先要了解的是母乳分泌的原理。母奶是經由荷爾蒙及反射作用產生的,在懷孕期,體內荷爾蒙改變,準備腺體組織以製造奶水。隨著腺體組織的增生,乳房逐漸變大,產後荷爾蒙改變,使乳房開始製造奶水。當嬰兒開始吸吮時,兩種反射讓奶水在適當的時間產生適當的量。也就是說吸吮對奶水產生非常重要,嬰兒吸得多,乳房就製造更多的奶水。

儘早哺乳 促進奶水分泌
  產後及早開始餵奶是奶量與哺乳習慣建立的關鍵。產後第一、二天,乳房依舊柔軟,如果您用手擠壓會發現乳房分泌少量黃色、透明的液體,這就是神奇的液體黃金—初乳。初乳分泌的時間短、量少,與成熟奶水比較,初乳富含抗體、豐富的蛋白質、較低的脂肪、生長因子及寶寶所需要的各種酵素類、碳水化合物等,可以說是造物主賜給哺乳類嬰兒的出生大禮---第一劑天然的預防針,用以保護哺乳類幼兒對抗細菌和病毒,並強化腸道健康與營養吸收。初乳是大自然給每個母親的標準配備,只要您餵,寶寶就可以得到。同時,初乳濃稠、量少,擠出非常費事,直接哺乳是最好的選擇,除非因故無法直接哺餵寶寶。過去,母乳資訊不充足時,許多母親會被誤導等到奶水來了再餵奶,在奶水來前,先給寶寶配方奶或葡萄糖水。如此一來,寶寶不僅無法得到初乳,更糟糕的是脹奶時,寶寶有可能因為乳頭混搖而拒絕吸吮、也可能因為乳房腫脹而無法吸吮,最後就在錯誤的資訊誤導下,莫名奇妙地哺乳失敗,真是錯誤資訊下的非戰之罪!

脹奶處理方式影響奶水量
  產後幾天,乳房開始感覺腫脹而變硬,開始分泌大量的奶水,也就是坊間常說的:奶水來了。有時,奶水在產後兩天內就來了,有時則需要幾乎一週,因人而異,但通常產後越早開始哺乳的媽媽,奶水來得越快,脹奶的情形也可能不那麼嚴重。脹奶時,乳房腫脹的速度可能超乎您的想像,可能一覺醒來,乳房已經如兩顆沉甸甸的石頭壓迫著你,乳房因為腫脹而緊蹦、寶寶不容易含乳,此時媽媽需要先擠出一些奶水,讓乳房周圍柔軟,再請寶寶當你的超級吸奶器,並維持一定的哺乳頻率,否則幾個小時之後很快地又故態復萌。脹奶常常是奶水use or lose的關鍵,根據供需原理,你會發現奶水大量淤塞在乳房沒有被有效移出就等同於通知你的身體工廠停止生產線運作,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媽媽自述歷經幾次脹奶沒有擠出後,母乳分泌量就開始走下坡,最後兵敗如山倒的原因。

母乳過多的原因與影響
  回到母乳分泌過多的問題上來,母乳分泌過多的原因通常都是過度刺激,有些母親會在每次哺乳後排空乳房,(事實上,除了需要額外增加母乳供應、或是寶寶吃得不好外,你毋須排空乳房),有些將母乳擠出瓶餵的母親,因為擔心奶水不足,故而持續奮戰,結果擠奶過度,造成奶水過多;也有些母親因為愛心長期大量捐奶,造成奶水分泌過多等等。而這些母乳分泌過多的媽咪也時常遇到乳腺炎或是奶水阻塞的狀況,或是因為奶水分泌過快使自己無法一夜好眠,甚至長時間出門都會造成困擾。對寶寶來說,他也可能吃入太多乳糖量高的前奶,沒有吃到容易飽足富含脂肪的後奶而脹氣、腸絞痛、哭鬧不安、甚至體重增加狀況不好,而大便也可能長期呈現水稀狀的綠色。

母乳過多怎麼辦?
  這些媽媽在被過度刺激後所分泌的奶水量可能足以哺乳多胞胎,而偏偏她們常常只有一個需要喝奶的寶寶!解決奶水過多的方法在於減少刺激(反言之,想增加奶水分泌的媽媽,多擠奶餵奶就對了!),不需要每次將乳房排空,脹奶時擠出一些,不要脹痛就行了,之後可以用高麗菜葉放在胸罩內冷敷乳房;每次只餵一邊乳房、避免頻繁地兩邊乳房交替哺乳,如果寶寶身上有泌乳過多症候群的明顯表徵,例如長期水綠色的大便、嚴重脹氣等,可以在哺乳前擠出一些前奶,讓寶寶有更多機會吃到高脂肪的後奶!最重要的是:過多的奶水並非一日造成,減少奶水分泌也不該是一天、兩天的短期計畫,一天少一點、慢慢減奶,那麼奶量均衡的目標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