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媽咪寶貝 更新日期:2007-03-05 記者:文/千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千代兒童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 潘莉華)
嬰兒的學習和開發自己的能力極強,由0歲到上小學前,是開發潛能、學習一切的最佳時機,這段時間也是最適合培養良好品格的時期。內文:中國人有句諺語:「3歲看大、6歲看老」說的正是──人格的成長關鍵在童年。試想「一個初生的嬰兒」剛來到人世,連與人溝通尚在摸索和嘗試階段,如何讓他學習抽象的「品格教育」?
了解嬰幼兒
嬰兒從出生到8歲以前,是他一生中智力發育、身體發育及人格發展最重要的時段,而在這一時期照顧是否得當,對孩子日後成長的性格和品格有很大的影響。初生嬰兒來到人世,很像走迷宮的實驗老鼠,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遇阻擋,就會另找新的途徑,但也經由環境及阻礙,讓他學到如何適應人世。
按照醫學方面的了解,嬰兒腦細胞的成長從初生到1歲的1年間,大腦重量會由4百公克成長到8百公克,到5、6歲時會增加到初生時的3倍,在8歲時大腦的腦細胞成長,已完成了成人的80%。又據醫學方面的了解,嬰兒的大腦前葉的新舊皮層是掌握情緒記憶及人格成長的重要部份,初生的嬰兒已有1億4千萬左右的腦細胞,腦細胞數目不會增加,增加的是神經叢之間的連線;這些連線受外界刺激不停增長,而形成更加複雜綿密的網路。
研究顯示,這些神經網路愈複雜,表示嬰兒愈聰明,對外界的認知和學習也愈豐富,這段過程也就是嬰兒潛能的開發過程。由於外界環境不同,嬰幼兒受到的刺激不同,他的智商(IQ)情緒智商(EQ)運動智商(MQ)及人格發展成長,也會因不同的刺激而發展出不同的能力。
心理發展忽視不得
20世紀心理學大師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把人格的形成分成8個階段,在6歲前的嬰幼兒時期,是其中3個非常重要的成長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嬰幼兒探測人世、自我成長,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危機」,小寶寶如能克服這些危機,便可建立「自我」。
母親的關愛影響到嬰兒對人的信任
0~ 1歲半的嬰兒在這段時間的嬰兒只是拚命在吃,嘴巴不停在動,口腔動作是主要特點。 在生理上,嬰兒成長得很快,體重不斷在增加。
艾瑞克森把這一時期幼兒「自我」的發展目標定為:「信賴或不信賴」;在此時,嬰兒是完全無助的,要仰賴父母照顧和給予,但是他是有感覺的,他週遭的環境正是他探索學習的功課。當他餓了、哭了,是否有人餵他?尿了、濕了,有人換尿片嗎?當他不舒服,或有點怕,有人安撫他嗎?如果生理和情緒上的需求都能夠持續獲得滿足及照顧,他就感覺到:他的母親或照顧者是可以依靠的,從而發展出對人或環境的信任態度,即使是在受到威脅的時候,仍會有安定感。如果是他的需求沒有獲得滿足,這嬰兒可能變得有些恐懼,並對週遭的人不信任。
此一時期,嬰兒最需要的是母親主動的關愛和呵護:溫柔撫摸、擁抱、吸吮時和母體的接觸,特別是眼神的關愛,都可建立對外在的信任感。艾瑞克森認為,如果在此一時期,嬰兒對母親關愛滿足的感覺都能滿意,就會覺得這個未知的新世界還不錯,也會對將來充滿希望和信心。因此會發展出「希望」和「信心」的美德。
若不幸在此一時期,如果母親或其他照顧者排斥他、傷害他,使他遭遇挫折,需求無法滿足,或父母親為了其他的利益,而不顧嬰兒需求,很可能會讓他產生一種感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不受重視的,而發展出對未來的不確定,對週遭的人產生「疑心」及「擔心」的態度。
換言之,此時期正是親子關係中信任與不信任發展中主要關鍵期。
能否自主獨立,父母的態度最重要
1歲半~3歲開始學步期在生理上,幼兒在這段時期是大小肌肉充分發育的時候,學爬、學走路、學說話,學到更多控制自己身體的新技巧,並學習大小便控制。在心理上開始發展「自主」和「自尊」,且會由錯誤中學習正確方式。
在語言上,開始使用「不」來充分表現自我。如果在這時期,照顧者能允許幼兒自由的探索、甚至允許幼兒自己掌控他的周遭環境,孩子就會發展出「自主感」或「獨立感」。
在這一時期要注意的是,父母不可澆他冷水,也不可過分逼他,對幼兒的學習引導,應採取「不限制、不鼓勵」的態度。建議剛作父母的在此時要「堅持但需容忍」。如果用這種態度,孩子會發展出一種「自尊和自我控制」;若不然,孩子任何探究的行為或是想獨立作主的行為遭到父母批評,孩子就會放棄繼續嘗試,並且懷疑自己能力不足,或是認為「自己不該做」,很容易產生「羞愧」或「自我懷疑」。
6大要點,必須了解把握
艾瑞克森的理論對西方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力,而根據本人30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覺得艾氏的理論內容和一般嬰幼兒的性格成長情形非常接近,因此,在此特別介紹,以作為我們了解嬰幼兒人格形成的重要參考。
在艾氏的論述中,有幾點我們必須注意:
1.孩子人格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是一場考驗。而每場考驗中,都存在著危機,必須讓孩子自己努力通過,通過了,他才可接續下一場的學習和考驗。
2.在每一階段的學習考驗中,父母親或照顧者的態度非常重要,對兒童的性格特質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也可以說,孩子的未來,父母態度有決定性的影響。
3.在艾氏「人格形成」的8個階段中,前3個階段是嬰幼兒進入人類社會的「基礎階段」。每一個階段的發展和過程,是自然的,漸進的,受到遺傳基因的決定,像一朵漸開的花朵,它綻放的早晚有一定的時間,不宜以人為力量太過干預;不過艾氏很重視幼兒在人格形成過程中,文化和社會對其影響。
4.每階段的功課,以兩個詞來定名,像「信任」或「不信任」,起初似乎是很明顯地,嬰兒必須學習「信任」而非「不信任」,但是艾瑞克森講得很清楚,我們也必須學到在兩者間取其平衡。無疑地,嬰兒主要是要學「信任」,但也需要學一點「不信任」,為了在成長之後,不致於成為容易上當的白癡。
5.每一階段的發展都包括了某些發展的功課,本質上是心理社會的,舉例而言,像學生學功課,他必須努力用功,但是否真能勤勞用功,卻受到學校、家庭的互動影響。
6.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大人和孩子都互相影響;大人固然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孩子也影響到大眾的生活秩序,例如:大人的生活安排、未來發展,對幼兒都是一個很大的衝擊,這裡的大人除了父母之外,還可能包括第3人、甚至第4人(祖父母)。
艾氏的論述給嬰幼兒教育開啟一扇窗,讓我們了解對嬰幼兒的養與教輕忽不得,並不是只要餵飽他就夠了,最重要的是,父母對他的態度和他成長環境的安排,關係他日後的性格和品德發展。因此,為了大人小孩都能在有利的環境下生活成長,在有孩子前,大人須仔細思考,如何為孩子安排良好的成長環境、如何安排充分的時間照顧孩子,最好在這些問題都思考並解決,再生養孩子較適合。
「愛要得法」是成功關鍵
人生無法重來,嬰幼兒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們的一些經驗可協助父母及幼教老師,作為培養嬰幼兒「品格」的基本原則:
一、愛永遠不嫌多,但要得法
初生嬰兒懵然無知,但他的感覺卻是敏銳的,外界的冷熱、母親的溫暖、母親的心跳聲,他都清楚熟悉。由於嬰幼兒是由感官來認識週遭環境,因此,他的認知發展和他對外界的信賴培養,在2歲前是極為重要的階段,需要母親無微不至的呵護。只有在給予充分的愛和照顧之中,才能使他不致對人失望,發展出他對週邊環境的信賴,跨出進入人世的成功第一步。
在接下來的2個階段(18個月~3歲和3~6歲的發展),幼兒一樣地很需要父母及照顧者「充分」的愛護,才能讓他在人格正向的發展,所以在這3個階段中,嬰幼兒最重要的需求是愛、關懷、親近、對話,這些都需要母親無私的付出,所以「愛,永遠不嫌多」。
愛要如何得法?
1.在鼓勵與限制之間要找平衡點:即父母對幼兒在任何發展時期的行動,都要多給鼓勵、少限制,但有時也要看情形,如果孩子發展得太快,也要作適度限制,也就是說,在鼓勵與限制之間要找平衡點。
2.態度要適當:父母親有時是師長,有時是朋友、有時是玩伴;教別人,最好別說:「來,我教你。」每個孩子頭上都有片天,老師的態度應是隨著孩子的性向,協助孩子自我發展,最後他自然能「自創品牌」,成就自我。
3.限制也有方法:善用遊戲和故事,例如:要孩子早睡,先講個故事,告訴他:「……故事中的小朋友因為早睡,長得又高又大,所以你也要早睡……。」孩子就會乖乖地去睡覺了。
二、習慣伴隨一生
西方有一段很流行的諺語:……Be careful of your actions, for your actions become your habits. Be careful of your habits, for your habits become your character. Be careful of your character, for your character becomes your destiny……(注意你的行為,因為行為會成為你的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習慣會成為你的品格,因為品格會成為你的命運)。
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的是:人的本性都很接近,但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也使得他們在日後的表現和成就大不一樣。習慣顯然對人的一生影響巨大。
由於對「不識之無」的嬰幼兒,「教」是不必說「理」的,因此要培養他們的「品格」,最好先由生活習慣做起,很多好的習慣在後來就變成了孩子的人格特質。
6歲前,特別是3歲前,是不宜說理的,但孩子可塑性很大,大人做什麼,小孩就學什麼,自己有清潔的習慣,孩子也會學著養成清潔的好習慣;自己勤勞,孩子也會勤勞;自己常常閱讀,孩子也會拿本書坐在你身旁;你常寫字,孩子也會要筆畫畫…其實你不必說什麼,你的一言一行、你的動作、你的腔調、你講話前清清嗓子的毛病,都會在無形中被孩子模仿得維妙維肖。這是身教的力量。
但為了化暗為明,你可以制定「家規」,像:關門的習慣、關燈的習慣、擦桌子的習慣、物歸原位的習慣、不挑食的習慣、謙讓的習慣、健身的習慣、勇於承擔錯誤的習慣、不說謊的習慣、感謝的習慣等。當然,要求孩子有好習慣,自己必須先有好習慣,孩子自然會在日積月累中,潛移默化,如果自己的習慣不好,在自己懷孩子的時候,也會是一個良機,同時培養自己的好習慣,改去自己的壞習慣。
反正人生是一場無止境的學習和修正的過程,這個時機,也正是我們體驗教學相長的機會。
三、由說故事培養核心價值觀念
說道理,孩子不一定想聽,聽故事,卻常是孩子的最愛,因此在家庭或是在學校裡說故事,應是最值得推廣的方法。西洋人有睡前講故事給孩子聽的傳統;在台灣的很多家庭也在實行,這是很不錯的做法,因為一旦成為習慣,孩子總會有所期待。
固定在睡前,花幾分鐘給孩子講故事,不僅可以把對孩子的要求,編入你的故事中,而且這也是一個親子溝通的好機會,讓孩子接近你。
其實只要父母或照顧者有空,給孩子講故事時,可用很多不同的形式進行,花時間帶孩子逛書店,選一、兩本有意義的書,唸給孩子聽;帶孩子到公園,找安靜的地方坐下,講故事或唸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由木偶奇遇記中鼻子會變長的「皮諾丘」故事中,知道「不可說謊」;由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謙讓」、「兄友弟恭」;由司馬光打破水缸救同伴的故事,了解「勇敢和生命的可貴」;由孟母三遷的故事,了解到「選擇環境」和母親的「愛」和「期望」。
另外,目前在市面上有很多「故事繪本」也可選用,它們是專為父母給孩子講故事而設計的。藉由「故事繪本」圖畫內容,加深幼兒對核心價值的了解和記憶,也是很好的方法。父母或老師可以一邊唸給孩子聽,一邊讓孩子看著圖畫,讓孩子由圖畫中的人物或其他物品,學到更多常識。由父母所唸的詞句中,幼兒也可以學到很多字句。
另外,在孩子看圖畫時,父母或老師可提問討論,創造雙向溝通,養成孩子閱讀習慣。其實父母親或老師只要稍加用心,就可以把生活中的小常識編成故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會更受益,因為從故事中,孩子會學到更多身邊的事物,對孩子來說是更為實際。
四、保護孩子,幫助他健康的長大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人是父母。在孩子出生前,父母應對他的出生環境、他的養育、他的教導,作妥善的安排。除此之外,他應想到如何減少外界種種因素傷害到他的孩子──像媒體的污染、社會人士的錯誤示範等。
先說媒體,媒體之中以電視及錄影帶,對嬰幼兒最可能造成不良影響。電視是20世紀一項不得了的發明,它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作業程序,但是據專家的研究,它非常不利嬰幼兒及兒童的成長和教育。
根據美國醫學方面的研究,電視會阻礙嬰兒腦部的發育,因此美國小兒科醫生學會(AAP)建議家長:2歲以下的嬰幼兒不可看電視;日本方面的研究也指出,1歲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若常看電視,會使「有意識語言」能力發育較晚或發育不足,因此也在2004年4月向日本全國家長呼籲,嬰幼兒不可看電視。
對於2~6歲的兒童,AAP認為,常看電視會妨害兒童想像力的成長,妨害了兒童跟大人的互動機會,大大地傷害兒童的思考、閱讀能力的發育。因此建議:儘量少看電視,即使是有益的學習節目,也要少看。
此外,若就電視內容而言,兒童常模倣電視中暴力,會造成兒童的暴力傾向,錄影帶節目也有類似影響。台灣及國外很多托兒所或幼稚園,常在中午或下午放學時,用電視節目來代替上課,這是偷懶,非常不妥,老師應該設計輕鬆的單元活動給幼兒才對。
有不少人在這幾年看過談電視對兒童的影響報導之後,決心「戒看電視」。他們的方法是:用閱讀來替代看電視,是值得嘗試的方法。「關掉電視,打開心房」,可讓家人在不看電視之後,重新恢復家人相聚的樂趣。
父母的言行要注意,很多父母常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因此很多必須注意的言行都不避開孩子,讓孩子學到很多壞毛病或是不該學的東西。例如:父母不宜在孩子面前批評別人、說三字經,更不宜罵人。雖是1、2歲的孩子,但他們正是學說話的時候,某些髒話、口頭禪都會讓孩子模仿。此外,父母的性行為也絕對要避開孩子。
若要培養孩子有高尚的品格,父母就是好榜樣,父母應在孩子心中建立好形象。因為道德是高層次的精神部份,它是不分觀念「開放」或「不開放」的,不論世界如何演變,它的標準仍是一樣,因此從孩子還小就應讓他從照顧者的語言及行為中充分的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