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2007

嬰幼兒時期的「品格教育」培養

(From 媽咪寶貝 更新日期:2007-03-05 記者:文/千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千代兒童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 潘莉華)

  嬰兒的學習和開發自己的能力極強,由0歲到上小學前,是開發潛能、學習一切的最佳時機,這段時間也是最適合培養良好品格的時期。內文:中國人有句諺語:「3歲看大、6歲看老」說的正是──人格的成長關鍵在童年。試想「一個初生的嬰兒」剛來到人世,連與人溝通尚在摸索和嘗試階段,如何讓他學習抽象的「品格教育」?

了解嬰幼兒
  嬰兒從出生到8歲以前,是他一生中智力發育、身體發育及人格發展最重要的時段,而在這一時期照顧是否得當,對孩子日後成長的性格和品格有很大的影響。初生嬰兒來到人世,很像走迷宮的實驗老鼠,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遇阻擋,就會另找新的途徑,但也經由環境及阻礙,讓他學到如何適應人世。
  按照醫學方面的了解,嬰兒腦細胞的成長從初生到1歲的1年間,大腦重量會由4百公克成長到8百公克,到5、6歲時會增加到初生時的3倍,在8歲時大腦的腦細胞成長,已完成了成人的80%。又據醫學方面的了解,嬰兒的大腦前葉的新舊皮層是掌握情緒記憶及人格成長的重要部份,初生的嬰兒已有1億4千萬左右的腦細胞,腦細胞數目不會增加,增加的是神經叢之間的連線;這些連線受外界刺激不停增長,而形成更加複雜綿密的網路。
  研究顯示,這些神經網路愈複雜,表示嬰兒愈聰明,對外界的認知和學習也愈豐富,這段過程也就是嬰兒潛能的開發過程。由於外界環境不同,嬰幼兒受到的刺激不同,他的智商(IQ)情緒智商(EQ)運動智商(MQ)及人格發展成長,也會因不同的刺激而發展出不同的能力。

心理發展忽視不得
  20世紀心理學大師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把人格的形成分成8個階段,在6歲前的嬰幼兒時期,是其中3個非常重要的成長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嬰幼兒探測人世、自我成長,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危機」,小寶寶如能克服這些危機,便可建立「自我」。

母親的關愛影響到嬰兒對人的信任
  0~ 1歲半的嬰兒在這段時間的嬰兒只是拚命在吃,嘴巴不停在動,口腔動作是主要特點。  在生理上,嬰兒成長得很快,體重不斷在增加。
  艾瑞克森把這一時期幼兒「自我」的發展目標定為:「信賴或不信賴」;在此時,嬰兒是完全無助的,要仰賴父母照顧和給予,但是他是有感覺的,他週遭的環境正是他探索學習的功課。當他餓了、哭了,是否有人餵他?尿了、濕了,有人換尿片嗎?當他不舒服,或有點怕,有人安撫他嗎?如果生理和情緒上的需求都能夠持續獲得滿足及照顧,他就感覺到:他的母親或照顧者是可以依靠的,從而發展出對人或環境的信任態度,即使是在受到威脅的時候,仍會有安定感。如果是他的需求沒有獲得滿足,這嬰兒可能變得有些恐懼,並對週遭的人不信任。
  此一時期,嬰兒最需要的是母親主動的關愛和呵護:溫柔撫摸、擁抱、吸吮時和母體的接觸,特別是眼神的關愛,都可建立對外在的信任感。艾瑞克森認為,如果在此一時期,嬰兒對母親關愛滿足的感覺都能滿意,就會覺得這個未知的新世界還不錯,也會對將來充滿希望和信心。因此會發展出「希望」和「信心」的美德。
  若不幸在此一時期,如果母親或其他照顧者排斥他、傷害他,使他遭遇挫折,需求無法滿足,或父母親為了其他的利益,而不顧嬰兒需求,很可能會讓他產生一種感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不受重視的,而發展出對未來的不確定,對週遭的人產生「疑心」及「擔心」的態度。
  換言之,此時期正是親子關係中信任與不信任發展中主要關鍵期。

能否自主獨立,父母的態度最重要
  1歲半~3歲開始學步期在生理上,幼兒在這段時期是大小肌肉充分發育的時候,學爬、學走路、學說話,學到更多控制自己身體的新技巧,並學習大小便控制。在心理上開始發展「自主」和「自尊」,且會由錯誤中學習正確方式。
  在語言上,開始使用「不」來充分表現自我。如果在這時期,照顧者能允許幼兒自由的探索、甚至允許幼兒自己掌控他的周遭環境,孩子就會發展出「自主感」或「獨立感」。
  在這一時期要注意的是,父母不可澆他冷水,也不可過分逼他,對幼兒的學習引導,應採取「不限制、不鼓勵」的態度。建議剛作父母的在此時要「堅持但需容忍」。如果用這種態度,孩子會發展出一種「自尊和自我控制」;若不然,孩子任何探究的行為或是想獨立作主的行為遭到父母批評,孩子就會放棄繼續嘗試,並且懷疑自己能力不足,或是認為「自己不該做」,很容易產生「羞愧」或「自我懷疑」。

6大要點,必須了解把握
  艾瑞克森的理論對西方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力,而根據本人30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覺得艾氏的理論內容和一般嬰幼兒的性格成長情形非常接近,因此,在此特別介紹,以作為我們了解嬰幼兒人格形成的重要參考。
  在艾氏的論述中,有幾點我們必須注意:
  1.孩子人格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是一場考驗。而每場考驗中,都存在著危機,必須讓孩子自己努力通過,通過了,他才可接續下一場的學習和考驗。
  2.在每一階段的學習考驗中,父母親或照顧者的態度非常重要,對兒童的性格特質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也可以說,孩子的未來,父母態度有決定性的影響。
  3.在艾氏「人格形成」的8個階段中,前3個階段是嬰幼兒進入人類社會的「基礎階段」。每一個階段的發展和過程,是自然的,漸進的,受到遺傳基因的決定,像一朵漸開的花朵,它綻放的早晚有一定的時間,不宜以人為力量太過干預;不過艾氏很重視幼兒在人格形成過程中,文化和社會對其影響。
  4.每階段的功課,以兩個詞來定名,像「信任」或「不信任」,起初似乎是很明顯地,嬰兒必須學習「信任」而非「不信任」,但是艾瑞克森講得很清楚,我們也必須學到在兩者間取其平衡。無疑地,嬰兒主要是要學「信任」,但也需要學一點「不信任」,為了在成長之後,不致於成為容易上當的白癡。
  5.每一階段的發展都包括了某些發展的功課,本質上是心理社會的,舉例而言,像學生學功課,他必須努力用功,但是否真能勤勞用功,卻受到學校、家庭的互動影響。
  6.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大人和孩子都互相影響;大人固然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孩子也影響到大眾的生活秩序,例如:大人的生活安排、未來發展,對幼兒都是一個很大的衝擊,這裡的大人除了父母之外,還可能包括第3人、甚至第4人(祖父母)。

  艾氏的論述給嬰幼兒教育開啟一扇窗,讓我們了解對嬰幼兒的養與教輕忽不得,並不是只要餵飽他就夠了,最重要的是,父母對他的態度和他成長環境的安排,關係他日後的性格和品德發展。因此,為了大人小孩都能在有利的環境下生活成長,在有孩子前,大人須仔細思考,如何為孩子安排良好的成長環境、如何安排充分的時間照顧孩子,最好在這些問題都思考並解決,再生養孩子較適合。

「愛要得法」是成功關鍵
  人生無法重來,嬰幼兒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們的一些經驗可協助父母及幼教老師,作為培養嬰幼兒「品格」的基本原則:

  一、愛永遠不嫌多,但要得法
  初生嬰兒懵然無知,但他的感覺卻是敏銳的,外界的冷熱、母親的溫暖、母親的心跳聲,他都清楚熟悉。由於嬰幼兒是由感官來認識週遭環境,因此,他的認知發展和他對外界的信賴培養,在2歲前是極為重要的階段,需要母親無微不至的呵護。只有在給予充分的愛和照顧之中,才能使他不致對人失望,發展出他對週邊環境的信賴,跨出進入人世的成功第一步。
  在接下來的2個階段(18個月~3歲和3~6歲的發展),幼兒一樣地很需要父母及照顧者「充分」的愛護,才能讓他在人格正向的發展,所以在這3個階段中,嬰幼兒最重要的需求是愛、關懷、親近、對話,這些都需要母親無私的付出,所以「愛,永遠不嫌多」。
  愛要如何得法?
  1.在鼓勵與限制之間要找平衡點:即父母對幼兒在任何發展時期的行動,都要多給鼓勵、少限制,但有時也要看情形,如果孩子發展得太快,也要作適度限制,也就是說,在鼓勵與限制之間要找平衡點。
  2.態度要適當:父母親有時是師長,有時是朋友、有時是玩伴;教別人,最好別說:「來,我教你。」每個孩子頭上都有片天,老師的態度應是隨著孩子的性向,協助孩子自我發展,最後他自然能「自創品牌」,成就自我。
  3.限制也有方法:善用遊戲和故事,例如:要孩子早睡,先講個故事,告訴他:「……故事中的小朋友因為早睡,長得又高又大,所以你也要早睡……。」孩子就會乖乖地去睡覺了。

  二、習慣伴隨一生
  西方有一段很流行的諺語:……Be careful of your actions, for your actions become your habits. Be careful of your habits, for your habits become your character. Be careful of your character, for your character becomes your destiny……(注意你的行為,因為行為會成為你的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習慣會成為你的品格,因為品格會成為你的命運)。
  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的是:人的本性都很接近,但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也使得他們在日後的表現和成就大不一樣。習慣顯然對人的一生影響巨大。
  由於對「不識之無」的嬰幼兒,「教」是不必說「理」的,因此要培養他們的「品格」,最好先由生活習慣做起,很多好的習慣在後來就變成了孩子的人格特質。
  6歲前,特別是3歲前,是不宜說理的,但孩子可塑性很大,大人做什麼,小孩就學什麼,自己有清潔的習慣,孩子也會學著養成清潔的好習慣;自己勤勞,孩子也會勤勞;自己常常閱讀,孩子也會拿本書坐在你身旁;你常寫字,孩子也會要筆畫畫…其實你不必說什麼,你的一言一行、你的動作、你的腔調、你講話前清清嗓子的毛病,都會在無形中被孩子模仿得維妙維肖。這是身教的力量。
  但為了化暗為明,你可以制定「家規」,像:關門的習慣、關燈的習慣、擦桌子的習慣、物歸原位的習慣、不挑食的習慣、謙讓的習慣、健身的習慣、勇於承擔錯誤的習慣、不說謊的習慣、感謝的習慣等。當然,要求孩子有好習慣,自己必須先有好習慣,孩子自然會在日積月累中,潛移默化,如果自己的習慣不好,在自己懷孩子的時候,也會是一個良機,同時培養自己的好習慣,改去自己的壞習慣。
  反正人生是一場無止境的學習和修正的過程,這個時機,也正是我們體驗教學相長的機會。

  三、由說故事培養核心價值觀念
  說道理,孩子不一定想聽,聽故事,卻常是孩子的最愛,因此在家庭或是在學校裡說故事,應是最值得推廣的方法。西洋人有睡前講故事給孩子聽的傳統;在台灣的很多家庭也在實行,這是很不錯的做法,因為一旦成為習慣,孩子總會有所期待。
  固定在睡前,花幾分鐘給孩子講故事,不僅可以把對孩子的要求,編入你的故事中,而且這也是一個親子溝通的好機會,讓孩子接近你。
  其實只要父母或照顧者有空,給孩子講故事時,可用很多不同的形式進行,花時間帶孩子逛書店,選一、兩本有意義的書,唸給孩子聽;帶孩子到公園,找安靜的地方坐下,講故事或唸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由木偶奇遇記中鼻子會變長的「皮諾丘」故事中,知道「不可說謊」;由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謙讓」、「兄友弟恭」;由司馬光打破水缸救同伴的故事,了解「勇敢和生命的可貴」;由孟母三遷的故事,了解到「選擇環境」和母親的「愛」和「期望」。
  另外,目前在市面上有很多「故事繪本」也可選用,它們是專為父母給孩子講故事而設計的。藉由「故事繪本」圖畫內容,加深幼兒對核心價值的了解和記憶,也是很好的方法。父母或老師可以一邊唸給孩子聽,一邊讓孩子看著圖畫,讓孩子由圖畫中的人物或其他物品,學到更多常識。由父母所唸的詞句中,幼兒也可以學到很多字句。
  另外,在孩子看圖畫時,父母或老師可提問討論,創造雙向溝通,養成孩子閱讀習慣。其實父母親或老師只要稍加用心,就可以把生活中的小常識編成故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會更受益,因為從故事中,孩子會學到更多身邊的事物,對孩子來說是更為實際。

  四、保護孩子,幫助他健康的長大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人是父母。在孩子出生前,父母應對他的出生環境、他的養育、他的教導,作妥善的安排。除此之外,他應想到如何減少外界種種因素傷害到他的孩子──像媒體的污染、社會人士的錯誤示範等。
  先說媒體,媒體之中以電視及錄影帶,對嬰幼兒最可能造成不良影響。電視是20世紀一項不得了的發明,它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作業程序,但是據專家的研究,它非常不利嬰幼兒及兒童的成長和教育。
  根據美國醫學方面的研究,電視會阻礙嬰兒腦部的發育,因此美國小兒科醫生學會(AAP)建議家長:2歲以下的嬰幼兒不可看電視;日本方面的研究也指出,1歲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若常看電視,會使「有意識語言」能力發育較晚或發育不足,因此也在2004年4月向日本全國家長呼籲,嬰幼兒不可看電視。
  對於2~6歲的兒童,AAP認為,常看電視會妨害兒童想像力的成長,妨害了兒童跟大人的互動機會,大大地傷害兒童的思考、閱讀能力的發育。因此建議:儘量少看電視,即使是有益的學習節目,也要少看。
  此外,若就電視內容而言,兒童常模倣電視中暴力,會造成兒童的暴力傾向,錄影帶節目也有類似影響。台灣及國外很多托兒所或幼稚園,常在中午或下午放學時,用電視節目來代替上課,這是偷懶,非常不妥,老師應該設計輕鬆的單元活動給幼兒才對。
  有不少人在這幾年看過談電視對兒童的影響報導之後,決心「戒看電視」。他們的方法是:用閱讀來替代看電視,是值得嘗試的方法。「關掉電視,打開心房」,可讓家人在不看電視之後,重新恢復家人相聚的樂趣。
  父母的言行要注意,很多父母常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因此很多必須注意的言行都不避開孩子,讓孩子學到很多壞毛病或是不該學的東西。例如:父母不宜在孩子面前批評別人、說三字經,更不宜罵人。雖是1、2歲的孩子,但他們正是學說話的時候,某些髒話、口頭禪都會讓孩子模仿。此外,父母的性行為也絕對要避開孩子。
  若要培養孩子有高尚的品格,父母就是好榜樣,父母應在孩子心中建立好形象。因為道德是高層次的精神部份,它是不分觀念「開放」或「不開放」的,不論世界如何演變,它的標準仍是一樣,因此從孩子還小就應讓他從照顧者的語言及行為中充分的了解。

全方位啟動寶貝觸覺關鍵

(From 媽咪寶貝 更新日期:2007-04-09)

全方位啟動寶貝觸覺關鍵 The magic touch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探索及觸摸可以讓他們得到許多的收穫,提高往後的動作能力和認知能力、甚至情緒的穩定性,因此觸覺啟發對寶寶發展過程可說相當重要,本篇將告訴您如何開啟寶寶觸覺魔法,讓孩子奠定發展與學習的基石。

觸覺發展與形成
  觸覺系統是人類感覺系統中重要的一部份,它是胚胎中第一個發展出來的感覺系統,同時也是身體中分佈最廣,訊息最多、最複雜的感覺系統。人類之所以異於一般動物,主要與觸覺關係密切。因為人類皮薄毛少,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分辨能力最多元,因此大腦中能擁有特殊的思辨、分析及組合能力。
  嬰兒從胚胎,出生到幼兒時期,從觸覺系統中得到的刺激與訊息最豐富,根據研究顯示,適當的撫摸、按摩及親子間的皮膚接觸有助於嬰幼兒的身心發展,而觸覺學習不足則容易造成觸覺敏感及遲鈍的現象。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黃恢濤表示,從母親懷孕7週半開始,胎兒口腔周圍就會開始發展出觸覺,約到17週後,除了頭頂及後腦部位,幾乎全身觸覺都發展完成了。有鑑於此,馬偕醫院兒童職能治療師彭可佳建議,每個準媽咪們在懷孕時多撫摸肚皮,讓胎兒有明顯的觸覺感受,對孩子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幫助,出生一個半月後,孩子會逐漸透過照顧者所給予的實體觸覺刺激得到情緒上的安撫。

0~3歲嬰幼兒觸覺發展過程
  0~2個月觸覺發展慢慢全身擴散,當整隻手或腳有刺激接觸會有反應;口腔會有尋找口腔周圍刺激來源的反應;一旦媽咪的乳頭碰到嘴角會主動去吸吮,這些反應都是以自我保護或覓食為主,即為反射動作。
  3~4個月觸覺較成熟,寶寶會感受得到各種觸覺的不同,懂得區別。
  5~7個月觸覺開始越趨成熟,會透過自己的動作,如吸吮手指、玩肢體動作感受觸覺,同時吸吮手指具有安撫的效果。
  7~9個月觸覺開始有區位化的發展,知道手被碰到,但不知道那是「手」。
  10~11個月亂抓東西之後會區辨這是什麼。
  12~16個月碰寶寶的哪一部位他都會知道,且了解定點及定位。
  18個月~2歲會配合認知,如摸到三角形,知道這個東西,但不知道這叫「三角形」;抓到湯匙,會感受這是湯匙,但不知道其功效。

觸覺的功能及影響性
  觸覺是身體與外界環境接觸的第一道防線,就嬰幼兒身體發展與觸覺之間的關聯性,可分為以下三大部分:
  A口腔 包括吸吮反應及與食物的接觸。
  B手 可探索外界環境,從中增加精細動作及操作辨識的能力。
  C全身
  透過觸覺撫觸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形象,如頭、腳、腳趾,一旦接觸到外界會去感覺刺激在哪,對刺激有所反應。
  由以上觸覺對身體的影響,黃恢濤指出,觸覺還可進一步提供對身體的保護。如當我們踢到東西,腳會縮起來,這是痛覺保護作用。此外,觸覺可帶給我們心理層面的照護,如小猴在母猴懷抱中喝奶時會覺得舒適,可安穩的吸奶;但若是用機器餵,即使機器姿勢及位置與母猴都都一樣,小猴卻安靜不下來。同理在人類身上,將寶寶抱著與放在搖籃兩種方式,都會影響母子親情的關係,這是因為觸覺與我們的情緒有極大的相關,抱著寶寶可讓他的情緒慢慢穩定,情緒穩定對心理安全感的建立有重要性。

觸覺不敏感vs過度敏感
  觸覺影響孩子動覺情緒及認知很大。彭可佳表示,當寶寶約2~3歲開始,觸覺區辨能力逐漸增強,觸覺發展影響孩子動覺情緒及認知很大。所謂「區辨能力」,包含碰觸物品時,不用眼睛就可了解物體的東西大小;且能使用動覺感覺手腳位置,以及透過觸覺可收集訊息等能力,無論是觸覺過度敏感或不敏感都代表區辨能力不良。
  觸覺不敏感這樣的孩子動作品質會顯得較差,常見的例子是容易跌跌撞撞,但反應不大,起來拍一拍身上灰塵後,又可以繼續玩,這就是觸覺整合能力不好的表現。觸覺過度敏感會對輕微的碰觸行為有負面情緒;不喜歡人多的地方、不喜歡人家太靠近;嚴重者甚至不喜歡洗澡、刷牙、梳頭、綁頭髮、戴帽子、特別喜歡穿長袖(避免他人直接碰觸到他的手)、怕濺起來的水花、玩沙時覺得不舒服等。一般來說,有上述情形的孩子通常情緒控制能力差,沒什麼耐性,對環境敏感,且適應力差,照顧者如發現孩子有類似情形,需透過上述各方面觀察,若有異狀需帶到醫院診斷,避免對孩子情緒及學習狀況造成負面效果。

寶寶觸覺訓練Follow me
0~1歲
  1.幫寶寶按摩,用玩的方式親近他。按摩重點部位掌握:
   手掌
   手指
   腳掌
   腳趾
   兩頰
   鬢角
   胸部
  2.洗澡時,使用不同材質的刷子或玩具與他玩耍。
  3.適時抱他,但不要讓他養成依賴性。

1~2歲
  1.和孩子玩化妝師遊戲,拿顏料在他身上塗抹。
  2.布置高低起伏的地面環境,讓寶寶在上面爬行。
  3.讓孩子躺在毛巾裡拉他與他玩耍。

2~3歲
  1.讓孩子眼睛閉起來,觸摸不同形狀的積木以學習指認。
  2.和孩子一起玩黏土。
  3.和孩子玩用手指壓畫的遊戲。

媽媽教室
  和孩子一起玩最重要的是不要限制他太多,成長中的孩子總是喜歡東摸摸摸西碰碰,這是他們探索環境藉以認識世界的方式,當他們在探索時,若周遭沒有危險的因子,照顧者不要過度限制,且要引導他們,讓他們明白物體的質地、大小、重、材質,如此有助於觸覺的啟發,也能引領孩子逐漸瞭解世界,增長學習經驗。

親子遊戲
  遊戲是促進寶寶成長最有效的方式,在此我們為您設計5種簡單的親子小遊戲,讓寶寶在玩樂的同時,促進觸覺的發展,幫助學習成效。親愛的家長們,一起和您的寶貝來段溫馨的親子時光吧!

遊戲名稱:壓路機
適合年齡:5個月大
需要道具:毯子、小枕頭
遊戲方法:在床上鋪毯子或棉被,底下放小枕頭或毛巾當小障礙物讓孩子翻滾,有高低起伏的地面可讓他感覺身體與外物的接觸。

遊戲名稱:過山洞
適合年齡:8個月
需要道具:數張桌椅
遊戲方法:將桌椅排成隧道或關卡,讓孩子在中間鑽來鑽去,在遊戲過程中,他的頭會撞到桌椅;腳或身體也會碰到桌椅,可讓孩子從中建立身體形象的概念,對觸覺發展是種回饋。

遊戲名稱:三明治
適合年齡:1歲半
需要道具:抱枕2~3個
遊戲方法:叫孩子當三明治或漢堡站在原地,照顧者飛奔過去後,用抱枕或枕頭將他抱起來,再緊抱住。讓孩子有被擁抱的感覺,建立其心理安全感及平穩其情緒,玩過幾次後可再交換角色,讓孩子來抱照顧者。

遊戲名稱:尋寶遊戲
適合年齡:2~2.5歲
需要道具:毯子
遊戲方法:照顧者首先陪他用毯子蓋住身體,或讓他躲在紙箱裡,頭露出來,然後在黑暗中摸他身體某部位再叫他去找。如跟他說:「我摸到你的膝蓋了,那我的膝蓋在哪呢?」,藉此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

遊戲名稱:挖寶藏
適合年齡:3歲
需要道具:小箱子、玩具數個
遊戲方法:在箱子或布袋丟一些小球或布偶、假水果等,同時再放許多不一樣質感的東西,如木頭積木跟布偶,讓孩子一個個抓,再問他「摸到什麼?」。藉此讓孩子練習手部觸覺區辨的敏感度,用觸覺學習區辨。

幼兒神經學疾病常被誤為中邪

(From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7/04/26 07:10 記者: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
  馬偕醫院台東分院小兒科主任文心怡昨天指出,小兒科門診中,一些發生於幼兒的神經學疾病,因家長不了解,有時被當作「中邪」採用民俗療法,或者誤為「壞習慣」遭糾正、處罰,延誤就醫造成遺憾。
  據文心怡門診經驗分析,熱性痙攣、癲癇、夜間驚悚症、夢遊症及Tics及妥瑞症,就常被家長誤判為中邪,常要讓兒童吃了不少苦,才會到醫院診治。
  文心怡指出,熱性痙攣是因為發燒出現的抽搐,一般發生於6個月大到5歲間,發生率約4%,其中1/3到1/2會再發。許多病童的兄弟姊妹或父母,小時可能也有類似現象,長大後恢復正常,不須太驚慌,典型的熱性痙攣屬於良性疾病,演變為癲癇的機會很低,只要處理得當,很少會有後遺症。
  不過典型的熱性痙攣會於15分鐘內自動停止,如果孩子的痙攣持續不斷,就一定要送醫,評估是否罹患腦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引起痙攣,以免誤診為熱性痙攣,延誤治療,遺憾終生。
另外癲癇常被認定來自遺傳,其實未必正確。文心怡表示,很多患者全無家族病史,發生率約為0.5%,其中60%首次發作於孩童時期。雖然成人的癲癇通常須終生服藥,但孩童時期的癲癇,有70%可在服藥2年後逐漸減量,甚至停藥,孩童的癲癇是可以治癒的疾病,但往往因家長們諱疾忌醫, 延誤早期治療機會。
  部分兒童出現半夜爬起來大哭,隔天早上卻全無記憶;或者半夜起床四處走動,事後也無印象。文心怡強調,類似行為屬於睡眠疾病,前者為「夜間驚悚症」,發生率為1%到3%,常出現於4歲到12歲兒童。後者是夢遊,除須注意安全,建議就診確認是否罹患其他疾病。
  Tics及妥瑞症可能的症狀是「習慣性抽動」,很容易使人誤解為痙攣或壞習慣,其實是種不自主的動作,比較常見的是不自主眨眼睛、皺鼻子、歪嘴唇,或者是清喉嚨、出怪聲,類似症狀常常被誤診為結膜炎、過敏性鼻炎、甚至氣喘、氣管炎,卻怎麼醫都醫不好。
  文心怡說,兒童常常因為難以控制的小動作或聲音,蒙受不白之冤。部分兒童會自然痊癒,無法自行痊癒的就須醫生協助,需要靠藥物幫忙,以及父母師長正確對待,兒童對自己毛病也要了解。

4.24.2007

認識寶寶的五大癖好

(From媽咪寶貝雜誌 更新日期:2007-04-09 記者:採訪撰文╱實習生張嘉芳 修訂╱施娟娟 採訪諮詢╱慈濟大學兒童)

認識寶寶的五大癖好 吸拇指、往嘴裡塞東西、要人抱、戀物、堅持固定的行為模式

  不少寶寶有重複及固定性的行為舉動,包括有事沒事吸吮大拇指、將東西往嘴裡塞、總是喜歡父母親抱著、出門時一定要有心愛的玩偶陪伴等等,這些行為在在讓爸媽們感到好奇甚至產生困擾,有鑒於此,我們整理出寶寶最常見的五大癖好,幫助爸媽們了解這些癖好的原因何在以及解決的方法!

癖好1:喜歡吸吮大拇指
  寶寶在子宮內就已經有吸吮的動作,出生之後,0到1歲的寶寶會經歷口腔期,在這個階段中,吸吮的動作能使他得到滿足與快樂,這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過程。當寶寶接觸到新環境或是受到驚嚇、肚子餓、身體不舒服、尿布濕等等,因而產生不安、焦慮和緊張時,寶寶就會尋求能夠安慰他們的方式─吸吮大拇指。
  此外,當爸媽因為工作過忙等原因忽略寶寶的需求,造成親子之間的互動不足,使寶寶時常感受不到爸媽的關愛;或是爸媽給予寶寶的環境刺激不夠多,也同樣會使得寶寶感到無聊,都會使他吸吮大拇指來排解無聊。
  只要不是吸吮動作太不雅觀;吸吮的動作導致牙齒外觀產生不正常的歪斜、咬合不正;手指頭吸吮到長繭、變形;或是寶寶因吸吮到看不見的病菌而感染病菌之外,爸媽不妨讓寶寶享受一下吸吮的快樂唷!

對策:
  1.以其他物品取代大拇指:若是寶寶吸吮大拇指已經帶來指頭以及牙齒不正常的影響,可藉助其他可供吸吮的玩具幫助寶寶不再吸吮大拇指,例如安撫奶嘴、奶瓶、磨牙餅乾等等。
  2.找出寶寶焦慮的原因:在寶寶焦慮不安時,父母應該要找出原因,這些因素有可能是寶寶身體不舒服、害怕陌生的環境等等,再找出原因後再適度地安撫寶寶,或是解決寶寶的需求,讓寶寶感覺舒適、安心,就能夠減少吸吮的情況。
  3.提供豐富的環境:多元且豐富的環境,例如床邊有寶寶喜歡的多種玩偶讓寶寶玩,或是天花板上懸吊許多高低不一、色彩繽紛的吊飾,以刺激寶寶的視覺發展等等,這些色彩繽紛、有趣的環境能夠給予寶寶許多刺激,讓寶寶對於環境感到好奇、好玩。
  4.有良好的親子互動:當爸媽和寶寶互動良好,即使爸媽不在寶寶身邊,寶寶仍可感到安心。要達到這樣的關係,必須要多些親子互動,包括親子共讀、手指謠(這指的是以一般琅琅上口的童謠,再配合手與手指動作的遊戲)、和寶寶說話、唱歌,並且多陪伴寶寶等等,讓寶寶感到愉悅安穩,自然就會減少吸吮的行為。

癖好2:喜歡將東西往嘴裡塞
  喜歡吸吮的寶寶,為了滿足口腔期的慾望,當他的手能夠靈活運用之後,他會想嚐嚐身邊接觸到的物品的滋味,並開始透過各種感官的接觸來滿足其需求,這使得他對於週遭的環境、物品、玩具產生無比的好奇心,尤其是到了寶寶的牙齒生長期,更會想要找東西來咬。
  於是,寶寶看見地上有東西就撿起來吃、或將掉在地上的布偶娃娃往嘴裡放、啃咬黑色電線、玩弄媽媽的衣服等許多被大人視為惡作劇的行為便產生了。

對策:
  1.給他乾淨衛生的玩具:給寶寶乾淨的玩具或是磨牙器、固齒器讓寶寶吸咬,但是必須定期消毒,而給寶寶看的書籍、玩的玩具,也必須耐咬,例如塑膠材質的書籍封面。
  2.提供衛生安全的活動環境:寶寶對周遭的事物會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他會這個摸摸、那個摸摸、或是把東西拿起來吃一吃、舔一舔,這對寶寶來說充滿樂趣。因此,爸媽必須要提供寶寶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例如移除危險物品以避免寶寶碰觸;電燈、電器的開關、插頭、電線等常在寶寶視野可及之處,很容易引起寶寶注意,也要做好相關的防範措施以避免他去碰觸;而家俱、地板以及任何寶寶可能接觸的物品都應定時清潔,才能避免寶寶感染到病菌。
  3.轉移寶寶注意力:寶寶對週遭事物充滿好奇,爸媽可以陪寶寶一起探索週遭的一切事物,讓寶寶多用觸覺、聽覺、視覺等等不同感官去探索,激發更多種玩法,而不只是用嘴巴去嘗試。

癖好3:戀物
  寶寶喜歡舒服的感覺,因此會常常撫摸柔軟的東西,或是讓寶寶感到愉悅的物品,而寶寶也會特別喜歡這些物品。但爸媽們很可能並不知道這些物品對寶寶的意義。父母親也可能在不經意中給了寶寶許多安撫情緒的東西,例如隨手可得的小被子、柔軟的毛巾、枕頭、絨毛娃娃等等,這些安撫寶寶情緒的物品可以帶給寶寶安全感,使得寶寶在不知不覺中變得依賴這些物品。
  另一方面,在親子關係變得太過緊張時,引起寶寶的情緒不安,也可能導致寶寶尋求一些東西來安撫自己的情緒。寶寶戀物的行為如果不太嚴重,就不需要太過擔心,父母可以循序漸進引導寶寶,多數的寶寶不會有後遺症,在長大後與外界接觸、並適應生活之後,寶寶就會慢慢感到安心,而邁向獨立之路。
  但是,寶寶戀物情形如果到了幼稚園時仍然戒不掉,甚至影響到寶寶的社交行為,那就比較嚴重了。

對策:
  1.尊重孩子的戀物行為:無論寶寶因為何種理由養成戀物行為,戀物行為可讓寶寶產生安全感,若是爸媽強制改正,會使寶寶更加的慌張不安,更難戒除他的戀物行為。
  2.訂定戒掉癖好的規則:慢慢引導寶寶戒掉戀物的癖好,並訂定規則,例如父母親想要寶寶戒掉奶嘴的習慣,可以從每天都吸奶嘴,到後來慢慢減少吸吮奶嘴的時間,等寶寶適應一段時間之後,再改成三餐後及睡前才能吸吮奶嘴,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寶寶慢慢戒掉癖好。
  3.以正面態度幫助寶寶:爸媽應以正面態度來幫助寶寶戒掉戀物的癖好,例如寶寶有愛吃奶嘴的習慣,爸媽可以告訴寶寶「你已經長大了,是大姐姐了,大姐姐不需要奶嘴了喔!」而寶寶慢慢也會調適自己,戒掉戀物的習慣。
  4.有良好的親子互動:每個寶寶的氣質不同,爸媽應視寶寶的氣質尋找最符合寶寶的互動方式,並且多和寶寶互動,而寶寶則會經由親子互動得知父母親是愛他的,並產生安全感,對於物品的依賴度也會比較少。

癖好4:非做不可的固定動作、姿勢或行為
  特定的動作和姿勢,是寶寶做某件事之前的一個儀式,經過這個特殊的儀式,寶寶就會覺得很安全。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或許會出現許多的固定姿勢或動作,而最常發生的就是喝奶姿勢以及如廁行為。
  喝奶時,寶寶可能會希望一定要在媽媽身上喝、固定姿勢哺餵、要感到舒適、甚至要求氣氛等等。如果換了他人來餵或是改變了環境,寶寶會因為感覺和以前不同而產生不安。在如廁行為方面,父母引導寶寶上廁所時,從前習慣包尿布的寶寶,會對改換成脫掉尿布在馬桶上解便這個行為產生排斥的心態,因此他會堅持一定要包著尿布才願意解便,或寶寶已經解便在褲子裡感到不舒服才告訴爸媽。
  其原因是寶寶還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時語言能力也尚未發展完全。有些寶寶可能還有一些固定行為,例如偏食、左撇子等等,爸媽要知道的是:寶寶喜歡在環境中找到他自己熟悉的感覺,這使得他產生固定的動作和習慣,因此爸媽們不必太過擔心。若是爸媽想要改正寶寶這些習慣,也需要慢慢地進行喔!

對策:
  1.步驟簡略:在訓練的過程中,引導的步驟不要弄得很複雜,例如父母可能想先用玩具引誘孩子玩,再進一步引導孩子上廁所,進廁所後又叫孩子認真上廁所不要玩玩具,但孩子一方面想玩玩具也不想上廁所,結果爸媽又急著要孩子趕快上廁所,這樣的引導步驟過於繁瑣會使得父母及孩子都很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說明清楚現在要做什麼,想出讓父母及孩子都簡單易懂的步驟,在固定時間做固定的行為,抓住規律之後可以減輕寶寶的不安及焦慮,以避免寶寶產生其他特定的姿勢和行為來尋求安全感。
  2.訂出規則並加以堅持:寶寶有時候會想要逾矩,測試爸媽的界限,若標準定得不一,且爸媽不夠堅持,寶寶就會不知道如何和爸媽互動。例如父母今天要寶寶一定要吃青菜,寶寶就開始大哭想試試他不吃青菜父母會怎麼樣,如果爸媽今天心情好允許寶寶不吃青菜,但隔天心情不好就生氣罵寶寶,要求他一定要吃青菜,這樣一來,會讓寶寶對於是否吃青菜這行為不知所措,也不清楚爸媽的要求到底是什麼。訂出規則、堅持原則、並耐心對待寶寶,不要因為寶寶的舉動不宜而對寶寶發脾氣,才不會對寶寶造成不好的影響。
  3.與其他父母討論:新手爸媽可以和別的爸媽分享育兒經,彼此討論、分享、交流各種經驗與想法,藉以重新教育自己的寶寶。
  4.利用繪本教導寶寶:爸媽可利用繪本找出想改正寶寶習慣的主題,和寶寶一起分享討論,寶寶會經由故事中學習,慢慢改正自己的習慣。
  5.用正向的態度看待:爸媽不要給予寶寶負向的行為觀念,否則會給予寶寶不安的情緒以及負向的想法。爸媽應多給寶寶鼓勵,讓寶寶有進步成長的動力。例如當寶寶控制不住解便在褲子裡,父母不要急著罵寶寶,而應該告訴他:「你現在知道要解便之前的感覺了嗎?下次再有這種感覺出現時,記得要趕快告訴媽媽,才不會再讓自己不舒服喔!」當寶寶做出正確的行為時,就可以稱讚寶寶:「你很棒哦!你已經學會了在馬桶裡便便了呢!」

癖好5:總是要人抱
  抱抱永遠不嫌少!寶寶讓爸媽抱著時可以聞到爸媽身上的香味,感受到爸媽的愛,從抱抱中,寶寶和父母之間流動著愛意。
  1到2歲的寶寶已經開始會走路,那時候對於週遭環境的好奇加上寶寶自身對走、跑、跳的感覺非常強烈,例如開始喜歡到處走走,到沙堆上跳跳、更喜歡跑來跑去給別人追等等,寶寶很享受自己可以獨立走路的階段,感覺很自由、有趣,所以當寶寶開始跑、跳時,他不喜歡爸媽一直抱著他。除非寶寶有累了、走不動等生理上的需求才會要爸媽抱他,爸媽則可視情況抱起寶寶。
  到了2、3歲,寶寶習慣了走路的感覺,走累了就不想要走了,開始想要爸媽抱他,這時候爸媽則應該訓練寶寶獨立走路的習慣。如果是父母每次寶寶哭就抱他,或是怕寶寶跌倒而不讓寶寶走路,就有可能會讓寶寶習慣讓爸媽抱他。
  另外,和父母依附關係不良的寶寶,一旦離開爸媽身邊,便會感到不安與焦慮。因此,一方面很想往外探索,但是一方面又不敢離開爸媽的身邊,便常吵著要爸媽抱他,以尋求安全感。
  何謂依附關係? 這是發展心理學家Ainsworth的理論。依附關係是由照顧者和孩子共同互動產生的,依附關係良好的寶寶,與母親在一起時,把母親當做「安全堡壘」,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當母親離開時有哀傷的表情,但當母親回來時則露出欣喜,並尋求與母親身體上的接觸。 若是寶寶與照顧者的依附關係不良,與照顧者的關係可能會有以下兩種類型:
  1.「焦慮/抗拒型」:這類孩子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當母親離開時則有非常苦惱的反應,當母親回來時卻出現矛盾情緒,他雖然對母親很生氣,但仍想要試著接近母親,不過若母親試著與他有身體接觸,他則加以反抗。
  2.「焦慮/逃避型」:當母親離開時,孩子只有少許不悅,母親回來後,他則掉頭不理睬,逃避與母親的接觸。

對策:
  1.找出寶寶要人抱的原因:這些原因可能是寶寶累了、餓了、或是不想走了,因此爸媽帶寶寶外出時也應注意是不是到了寶寶平常休息的時間,若寶寶真的需要休息,則可視情況抱抱寶寶或是休息一下。若寶寶感到腳酸,則應注意寶寶鞋子的舒適度,挑選適合寶寶的鞋子才能減輕寶寶的負擔。
  2.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爸媽可以告訴寶寶:「你可以再多走幾步,再過十分鐘我再抱你唷!」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寶寶自己走路。走了一段路之後也可給予寶寶獎勵,讓寶寶用正向的態度去面對走路這件事情。父母若怕寶寶太累,也可以改用手牽著寶寶的方式,或是休息一下再繼續走,父母的支持鼓勵是安撫寶寶最有效的方式。
  3.保持良好依附關係:寶寶若是和爸媽們依附關係不良,就必須思考和爸媽之間的關係是否出了問題,爸媽應該給予寶寶安心的感覺,讓寶寶充滿安全感,才能再去面對外在的世界。

結語
  跨文化研究發現,不管在哪個文化,這個年紀的寶寶幾乎都會有這些癖好,而寶寶會有這樣的習慣也是自然產生的,爸媽不必太過憂慮和緊張。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爸媽可以和寶寶一起共同學習,把這些癖好當作是寶寶成長過程中自然的歷程,並接受它們,同時多加強一些親職的技巧來幫助寶寶加以戒除。假以時日,在爸媽們有原則、並加以堅持且有耐心的陪伴與教導下,寶寶的癖好應會慢慢減少而終至消失!

轉換職業未告知,意外險理賠「打折」!

(From 時報資訊 更新日期:2007/04/11 09:34 記者:【許瀞文/台北報導】)

  意外險是依照職業類別決定個人保費及保險公司是否願意承保,但是在轉換職業時,卻只有少數人會主動告訴保險公司,產險業者說,若是從低風險職業轉成高風險職業時但沒有主動告訴保險公司,若未來真要出了狀況,理賠金額也會打折。
  第一產險說,根據統計,會主動告訴保險公司自己已經換職業的民眾不到一成,多數保戶根本就忘了這件事,要是換工作還在同一等級就沒關係,如果換了工作,職業類別卻跳了好幾級,在出險理賠時,理賠金額可會大打折扣。
  舉例來說,如果剛開始職業是一般內勤人員,屬於意外險中職業類別第一等級,年繳意外險保費約是一千元;但一年後轉成業務人員,需要經常「趴趴走」,出意外風險機率就會提高,應該要轉成第二等級,年繳意外險保費約是兩千元。
  假設出險可獲得十萬元理賠金,但卻因為沒有告知產險公司,理賠金額是實繳保費除以應繳保費再乘上保險理賠金,若以該案例計算,被保險人只能拿到五萬元,足足少了一半。
(1,000/2,000×100,000=50,000)
  泰安產險表示,也有被保險人在投保時,就故意隱匿自己職業內容,萬一出事,產險公司可以解約,不賠給被保險人。
  就曾經發生過一位在建設公司工作職員,在投保時告訴保險公司自己做內勤,不會到工地巡視,有一天在建築工地出險,經產險公司調查才知道,該名職員說謊,他的工作內容是必須要經常到工地走動,到最後產險公司雖有打折理賠,但產險公司也說,如果情節嚴重,保險公司是可以解約,不賠給被保險人。
  第一產險說,最怕的是被保險人職業轉換後,從風險等級第一級,直接跳到第六級,或者是拒保,如學生畢業後去國外學開飛機,回國變成機師後,也疏忽了要跟保險公司更改保單,萬一出險,保險公司是可以依照當初簽訂條文,因為被保險人未誠實告知進行解約。
  有些細心的保險業務員,會在定期續約時,詢問被保險人現在從事職業是否有改變,不過還是無法面面俱到,總是會有漏網之魚,產險公司也建議被保險人,在換工作一定要記得告知自己投保保險公司,避免出事理賠金還要被打折。

保單借款別逾期還息,小心不理賠!

(From ET Today 更新日期:2007/04/17 19:42 記者: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每逢五月是民眾申報綜合所得稅的時候,保險公司為提供納稅義務人週轉需要服務,常廣告宣傳推展保單借款業務,金管會今(17)日提醒保戶,保單借款雖為資金周轉管道之一,未償還的借款本息,超過保單價值準備金時,保險契約的效力即行停止,也就是說,在保險契約效力停止期間,若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將不予理賠。
  金管會提醒保戶,申請保單借款應注意借款利率,由於保單借款利率由各公司衡酌營運成本訂定,故各保險公司之借款利率不一,消費者可至壽險公會網站有關「各壽險公司保單借款利率一覽表」瀏覽比較。
  此外,保單借款會影響契約效力,依「人壽保險單示範條款」第21條規定,未償還的借款本息超過保單價值準備金時,保險契約的效力即行停止(但保險公司應在效力停止日之30天前以書面通知要保人);也就是說,在保險契約效力停止期間,若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將不予理賠。
  但是,若保險公司未於效力停止日的30天前,以書面通知要保人,則不被認定有停效,也就是說,保單效力仍在。
  若被保險人不幸於借款期間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將就應給付的保險金中先扣除尚未清償本息後,餘額再給付與受益人,也就是保障金額會相對減少。

保險父母優先,再考慮小孩。

(From 時報資訊 更新日期:2007/03/30 10:01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少子化的時代,父母特別捨得把錢花在小孩身上,就連保險也一樣。不過,壽險業者表示,家長們最常見的錯誤投保觀念就是:幫小孩買一堆儲蓄險,自己的保障卻嚴重不足!
  保德信人壽指出,現代父母常犯的錯誤是本身保障不夠或根本沒有保險,卻為小孩子購買高保費的儲蓄險,想作為小孩子未來的教育基金。其實萬一父母親生病或受傷,家裏突然沒有經濟來源或收入減少,一家人陷入困境,繳不起小孩的保費,結果讓保單失效,也就失去了購買的原意了。
  因此父母親保障足夠後,再來為小孩子規劃保障型保險,真有多餘的錢最後再考慮為小孩購買儲蓄型保險才是正確的作法,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了!
  而為了確保小孩的保險不中斷,國泰人壽強調,在為兒女規劃保險時,一定要購買「要保人豁免附約」,例如「國泰新安宜保險費豁免附約」,在繳費期間內萬一要保人(大人)身故、因疾病或意外致成二至六級殘廢、罹患特定重大疾病、嚴重燒燙傷時,可依保單規定免繳保費,該張保單就不會因為父母發生事故,而發生無力繳保費喪失保障的情形。
  至於幫小孩規劃保險的優先順序?南山人壽指出,意外險應該最優先。南山人壽發言人潘玲嬌建議,父母替小孩買保險時應首重意外的保障。由於兒童愛玩耍,發生小意外的比例偏高,父母替孩子保險時應檢視意外的保障是否足夠,但由於保險法規定未滿十四歲以下兒童累計保額不能超過二百萬元,家長在替兒童購買保險時也需注意避免超過上限,以免日後萬一不幸意外發生時理賠產生糾紛。
  保德信投信則認為,為小孩規劃的保險應該著重在當疾病或意外發生時的住院醫療、癌症險等健康險及傷害險的規劃,壽險的保障只能作為發生不幸時的喪葬補助費。

瞭解寶寶的睡眠問題

(From 媽媽寶寶雜誌 更新日期:2007-04-11 記者:文/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周怡宏 執行/林佩蓉)

  老一輩的媽媽哄寶寶睡覺時,常在嘴中輕唸著:「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不可否認的,睡眠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嬰幼兒而言,更顯得十分重要而不可或缺,睡眠對於寶寶的生長及發展影響十分深遠,並且無論老少,也都無時無刻受到睡眠的巨大影響。

睡眠問題有多常見?
  許多文獻都報告成人及較大兒童的許多不同面向的睡眠問題,我們也可以了解睡眠疾患能夠造成相當嚴重的病症、社會功能的損失、生活品質的低下,以及直接與間接的經濟損失。
  【台灣】根據主計處在民國94年調查發現,15歲以上民眾,約有24%有睡眠困擾(約500萬人)。而根據國內外研究報告指出,在6個月大到6歲之間的孩童有睡眠問題者,約在15~35%左右。【香港】一項訪問調查1000多位育有2歲以下嬰兒的父母,結果發現近3成嬰幼兒每晚睡眠少於8小時,而嬰兒不酣睡而醒來,普遍家長認為基於發噩夢、肚餓、室溫和需要換尿片等。【澳洲】一項針對6~12個月大嬰兒的研究指出,有36~45%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有一項以上的睡眠問題。
  另一項研究也指出在8~10個月時,有睡眠問題的嬰兒,成長到3~4歲時,仍然有32%幼兒有睡眠問題,其中13%為持續發生,19%為再度發生。可見嬰幼兒時期的睡眠問題,常可以變成慢性疾病,對於孩子本身及家庭而言,都將造成可觀的負面影響,絕對不容輕忽,而必須進一步了解問題根源所在。

嬰幼兒睡眠有多重要?
  【嬰兒睡眠與成長】嬰兒在睡眠中能夠恢復所消耗的體力,就像把電池再次充電一樣,而與人體生長所需最有關係的生長激素,尤其是在睡眠沉睡階段時分泌最多,嬰幼兒於睡眠時所釋出的生長激素較清醒時高達3倍或以上,有了睡眠中提供的足夠生長激素,才能促進神經系統和腦部發育,寶寶也才能健康地成長。此外,睡眠能加強釋放肌肉生長與修復的主要激素,生長激素能幫助嬰幼兒燃燒脂肪,並轉化成肌肉能量,幫助身體強化韌帶與肌腱,加強蛋白質合成等,因此睡眠與寶寶的發育成長及健康,可說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嬰兒睡眠影響認知】嬰兒睡覺時有一半的時間,腦部在進行整理、重組和認知日間接收的資料,家長常誤解嬰兒眼皮轉動,是將近睡醒的現象。提醒父母應注意寶寶的睡眠品質,切勿無謂打擾弄醒,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研究報告 國外研究指出,睡眠不足的嬰兒,專注和集中力都會較差。長期睡眠不足,會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長遠更影響情緒或入學前的適應期等。【嬰兒睡眠與免疫抵抗力】睡眠減少或被剝奪與細胞免疫力的降低有直接的關係,它將造成自然殺手免疫細胞、T-細胞與單核白血球功能的降低。研究報告 在相關的研究中也提到,若完全剝奪白老鼠的睡眠達4週,將促使其因感染而死亡。在心血管疾病的部份,睡眠減少會增加體內細胞異常分裂,引起低度發炎的C-反應蛋白增加,此種蛋白質會破壞動脈內壁,導致中風或心臟疾病。一項研究顯示,嬰兒可在睡眠狀態下學習。
  【嬰兒睡眠與學習】研究報告 芬蘭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結果指出,將微小傳感器附著在睡眠嬰兒頭部,通過所連接的監控器觀察嬰兒腦波。對嬰兒反覆播放兩個不同的母音"X"和"一",並分析這些聲音在嬰兒大腦中激發的信號。在隔日發現,收聽聲音信號時間比較長的嬰兒可以對兩個不同的母音做出不同的反應,也就是說," X "可以激發一種腦波,而"一"則激發另一種腦波。這表明長時間反覆聽取聲音的嬰兒學會了區分兩種不同的聲音。研究結論認為,嬰兒睡眠並不僅為了休息,而可刺激大腦的不同部位,對於學習非常重要。在學習方面,認知功能的維持與記憶力的發展,和睡眠也有直接的關係,而學習能力的產生建立在良好記憶力的維持。

亞洲5大都市兒童睡眠調查
  一份由台北教育大學幼教系主導的跨國性兒童睡眠報告顯示,台北市的幼兒與東京、北京、上海、首爾4都市的幼兒相較,台北市幼兒平均就寢時間最晚,而睡眠時間又是最少。而東京兒童平均睡眠時間為10小時6分鐘,是5大都市中唯一超過10小時的。相較之下,台北的幼兒生活作息最不正常,也有缺乏戶外活動的傾向,因此,報告結論中建議,發育中的幼兒至少要睡滿10個小時,應該注意儘量讓幼兒作息正常,以免影響幼兒健康。
  其實兒童身高與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重要關係,人只有在深睡時才會分泌生長激素,一般在晚上10點到凌晨1點是分泌的高峰期,生長激素能促進骨骼、肌肉、內臟和結締組織的生長發育,如果分泌過少,會造成身材矮小、發育不良的情形。

不同年齡嬰幼兒所需睡眠時數不同
  一般而言,新生兒出生6週大時,最長的睡眠時期會在晚間出現,至於醒著最長的時期,在3個月大時仍不一定出現在白天,但到4~5個月大就會在白天出現最長的醒著時期。
  依國外的統計人類所需睡眠時間資料如下表:
  時期  每天睡眠時間(小時) 其中白天睡眠時間(小時)
 新生兒    16~18        5~6
 1~2個月   14~16        4~5
 3~5個月   13~15        2~3
 6~12個月   11~13        5~6
 1~2歲    10~12        2
 3~5歲    9~11         1
 6~13歲    8~10
 成人     7~8

為什麼嬰兒要睡這麼久?
  出生不久的嬰兒,在1天之中約有70%的時間是在睡眠狀態(約16~18小時),只有2~3個小時的時間,是清醒的、不活動但注意外界的狀態。在新生兒睡眠的時間中,有一半是處於所謂「動眼期睡眠」的狀態,大約6個月大時,動眼期睡眠的比例可以降到25%~30%左右。
  為什麼嬰兒需要如此多的時間用於睡眠,學者們提出幾個看法如下:
  1.有些發展學者認為,新生兒之所以需要花許多時間在動眼期睡眠階段,因為可以提供新生兒充分的內在刺激,使其神經系統發展逐漸成熟。如果在新生兒清醒時,給予許多有趣的視覺刺激,會使得新生兒在睡眠時間中,動眼期睡眠階段的比例降低。
  2.動眼期睡眠佔嬰兒睡眠時間的比例,在嬰兒6個月大的時候明顯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此時嬰兒的大腦迅速發展成熟,嬰兒逐漸警覺、注意到外界的刺激,因此不再需要那麼多動眼期睡眠狀態的刺激。
  3.除非神經系統有已知的不正常,嬰兒發生無法建立正常規律睡眠的比例只有極少數。一個跟睡眠異常有關,且造成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嬰兒猝死症,至今原因尚未清楚。
  4.嬰兒覺醒狀態的時間:嬰兒在一天當中的覺醒狀態可以分為6種,包括:狀態一:正常睡眠8~9小時。狀態二:反常睡眠8~9小時。狀態三:恍惚而有睡意0.5~3小時。狀態四:清醒但不活動2~3小時。狀態五:清醒而有活動1~3 小時。狀態六:哭鬧1~3小時。

5類型‧不睡覺的寶寶
  相信每一位身為人母的女性,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吃得飽、睡得好、長得快。但是當夜晚來臨或在午夜夢迴時,搖哄寶寶上床時,卻常常發現根本不是如此這般容易輕鬆,小不點兒根本不願就範乖乖地入睡。以往把這些半夜不易安睡的寶寶稱為磨娘精型,但是真的有很多如此類型寶寶嗎?又真的只有這種睡眠問題的類型嗎?
  在筆者的健兒門診經驗中,至少有5種常見型式可稱為常見的嬰幼兒睡眠問題表現。
    1. 不到午夜不上床型:晚睡與拒絕入睡。
    2. 晚上愛磨蹭翻滾型:不易安穩入睡。
    3. 整夜不停打鼾型:即真正睡眠障礙。
    4. 常在睡眠中咳嗽哭醒型:常因鼻涕倒流引起者。
    5. 半夜啼哭不止的磨娘精型:典型的夜間驚醒。
  有這些寶寶睡眠困擾的媽媽們,十之八九都表現出擔心憂慮,沮喪而不知所措,更糟的是常常連自己、甚至家人的睡眠也大受影響。

什麼音樂讓小孩智力上漲?

(From 大家健康雜誌 更新日期:2007-03-29 記者:吳宜亭)

  許多人在懷孕時期,為了讓小孩不輸在起跑點,特別為寶寶做好「聰明刺激」的規劃,如聆聽胎教音樂等,坊間更推廣聽莫札特等古典音樂,能讓寶寶出生後「智力高人一等」,但胎教音樂真有這麼神奇嗎?準媽媽們又該如何選擇?

  五年前,懷孕媽咪亞玲就像一般孕婦一樣,「頭胎照書養」,書上說,懷孕時多聽巴哈或巴洛克音樂能安撫肚子裡小寶寶,她依樣畫葫蘆,買了一堆這類CD做胎教;孩子出生後,她聽說有一種歐美很流行的愛因斯坦系列音樂,可啟發孩子智力,她二話不說也馬上訂購;現在孩子四歲,她聽說小孩多聽莫札特音樂會變聰明,她又想趁孩子音感最強時,讓孩子學音樂……類似亞玲的媽媽在台灣很常見,難怪胎教或智力啟發的音樂有一定的市場接受度,但給孩子聽音樂,真能讓孩子智力上漲嗎?

胎教 左右寶寶未來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主任鄭博仁指出,懷孕期間,胎兒確實能感受到媽媽的心境,藉由母親聆聽音樂,引發體內分泌良性荷爾蒙,強化母親與胎兒的親密感。他表示,胎兒的生理、心理成長,仰賴與母體相連的臍帶供輸氧氣、營養外,也能感受到子宮外的情境。近期醫學文獻探討一種「超基因」(epigenetics)和胎教音樂的關聯,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過去認為遺傳和環境是造成個人後天表現的重要因素,現在醫學界卻發現,母親懷孕時子宮的狀態,也會影響胎兒日後的發展。舉例來說,母親懷孕時給予較好的營養,同時按摩、聆聽胎教音樂等,讓情緒平穩,胎兒出生後的表現,會比沒注意上述細節的胎兒好。母親懷孕時狀況不佳,還可能發生負面情況,像出現畸形或罹患癌症等疾病。

寶寶對古典音樂 特別敏感?
  胎教音樂通常是α波,其波長和母親腸胃蠕動,或心跳聲音的波長類似,兩者會形成協調旋律,讓胎兒感到和諧,對孕婦本身也很好,因孕婦聽見喜歡的音樂時,可放鬆自己,體內會產生如腦內啡的良性荷爾蒙。懷孕時,良性荷爾蒙很重要,像腦內啡能讓孕婦胃腸、心臟、神經功能平緩運作,包括孕婦輸送給胎兒的臍帶血在內的各類心血管,都較為放鬆,母子皆受惠。鄭博仁建議,女性懷孕期間可多聽旋律輕鬆柔和、有規律性的音樂,如大自然裡的溪流聲、蟲鳴鳥叫等。在古典音樂方面,可選巴洛克音樂,其節奏和母親的心跳旋律相近,對胎兒和新生兒有啟發和安撫作用,這也是市場上胎教音樂,以巴洛克樂風居多的原因,像巴哈(G線上的旋律)、莫札特(21號鋼琴協奏曲)、韋作特(D調廣板吉他協奏曲)、舒伯特(鱒魚)鋼琴和提琴五重奏,都是常見的曲目。

聽流行音樂 行不行?
  坊間傳聞,胎教音樂聽5~10分鐘較合適,且要讓胎兒反覆聆聽,才能造成適當刺激,對此,鄭博仁認為沒有根據。他提醒,孕婦本身要有音樂素養,如果孕婦沒有音樂素養,懷孕時才聽胎教音樂,反而是壓力。現代年輕媽媽多聽周杰倫等流行音樂,這類音樂不見得有α波,但如果孕婦喜歡,也可誘發腦內啡,所以,懷孕時只要孕婦聽了心情平緩的旋律,也能做為胎教音樂。

優美樂曲 讓孩子變漂亮!
  除了懷孕時聽胎教音樂,孩子出生後,若常讓幼兒聽歡愉的樂曲,用音樂刺激神經、調節精神,也會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文獻上曾報導,日本幼兒開發協會做過一項試驗,集中10位出生不久的孩子,為他們一一拍照、錄像,作為原始資料,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次播放莫扎特的小夜曲。起初沒有變化,但4個月後,這些孩子的面容、表情,變得比一般孩子活潑,動作協調,連眼神都與一般孩子有所區別,可見幼兒期讓孩子多聽優美樂曲,不僅對孩子智力有利,還能使孩子面容變漂亮。

大呼小叫要孩子起床 不如放音樂引導
  曾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任教,本身也投入幼稚園工作近30年的台北市私立吉太托兒所園長劉穎表示,與其說音樂影響幼兒,不如說音樂能激發幼兒音樂潛能。她舉例,好的音樂,像兒歌或一些小朋友較能理解的流行音樂,能讓幼兒的語言發展、音感、音調、節拍較好,間接有益幼兒的智力發展。以吉太托兒所為例,都是用鈴鐺或音樂引導幼兒作息,「建議家長與其大呼小叫叫孩子起床,不如放音樂讓孩子自然清醒。」剛成功辦完幼兒音樂表演活動「快樂蟲蟲特攻隊」的龍安國小附設幼稚園老師吳沛璇認為,有學音樂的孩子,絕對比沒接觸音樂的孩子學習能力強,表情、面容也較活潑。她指出,聽音樂須專注聆聽音樂的節拍、節奏和音感,自然能啟發小孩的智力。

追求音符的陶冶 永遠不嫌晚
  吳沛璇不否認常接觸音樂的小孩,往往家裡經濟地位較佳,孩子普遍表現也較優秀,即便如此,她表示,常聽兒歌或語意簡單明瞭的流行歌曲,一樣能讓小孩潛移默化,受到影響。至於幼兒多久前接觸音樂較好,吳沛璇和劉穎一致認為,小孩一出生就可接觸音樂。很多坊間音樂課程都說,「四歲」是小孩音感最強的時期,事實上,不管年齡大小,只要小孩能接受,就可試圖學習音樂,俗話說,「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是有它的道理的!

母奶越多越好?

(From 媽咪寶貝雜誌 更新日期:2007-04-09 記者:littlefish 、Gloria )

  有次在醫院母乳支持團體的場合裡遇見一位憂愁的美女媽媽,當其他媽媽分享著奶水不足的困擾時,美女媽媽「奶水過多」的問題著實讓現場飄著幾陣白眼,大家常會希望母奶多多益善,然而經歷過奶水過多的困擾才會深深了解老祖先「中庸之道」的智慧。
泌乳原理---嬰兒吸得多,乳房就製造更多的奶水
  要破解奶水分泌過多或是奶量不足的問題,首先要了解的是母乳分泌的原理。母奶是經由荷爾蒙及反射作用產生的,在懷孕期,體內荷爾蒙改變,準備腺體組織以製造奶水。隨著腺體組織的增生,乳房逐漸變大,產後荷爾蒙改變,使乳房開始製造奶水。當嬰兒開始吸吮時,兩種反射讓奶水在適當的時間產生適當的量。也就是說吸吮對奶水產生非常重要,嬰兒吸得多,乳房就製造更多的奶水。

儘早哺乳 促進奶水分泌
  產後及早開始餵奶是奶量與哺乳習慣建立的關鍵。產後第一、二天,乳房依舊柔軟,如果您用手擠壓會發現乳房分泌少量黃色、透明的液體,這就是神奇的液體黃金—初乳。初乳分泌的時間短、量少,與成熟奶水比較,初乳富含抗體、豐富的蛋白質、較低的脂肪、生長因子及寶寶所需要的各種酵素類、碳水化合物等,可以說是造物主賜給哺乳類嬰兒的出生大禮---第一劑天然的預防針,用以保護哺乳類幼兒對抗細菌和病毒,並強化腸道健康與營養吸收。初乳是大自然給每個母親的標準配備,只要您餵,寶寶就可以得到。同時,初乳濃稠、量少,擠出非常費事,直接哺乳是最好的選擇,除非因故無法直接哺餵寶寶。過去,母乳資訊不充足時,許多母親會被誤導等到奶水來了再餵奶,在奶水來前,先給寶寶配方奶或葡萄糖水。如此一來,寶寶不僅無法得到初乳,更糟糕的是脹奶時,寶寶有可能因為乳頭混搖而拒絕吸吮、也可能因為乳房腫脹而無法吸吮,最後就在錯誤的資訊誤導下,莫名奇妙地哺乳失敗,真是錯誤資訊下的非戰之罪!

脹奶處理方式影響奶水量
  產後幾天,乳房開始感覺腫脹而變硬,開始分泌大量的奶水,也就是坊間常說的:奶水來了。有時,奶水在產後兩天內就來了,有時則需要幾乎一週,因人而異,但通常產後越早開始哺乳的媽媽,奶水來得越快,脹奶的情形也可能不那麼嚴重。脹奶時,乳房腫脹的速度可能超乎您的想像,可能一覺醒來,乳房已經如兩顆沉甸甸的石頭壓迫著你,乳房因為腫脹而緊蹦、寶寶不容易含乳,此時媽媽需要先擠出一些奶水,讓乳房周圍柔軟,再請寶寶當你的超級吸奶器,並維持一定的哺乳頻率,否則幾個小時之後很快地又故態復萌。脹奶常常是奶水use or lose的關鍵,根據供需原理,你會發現奶水大量淤塞在乳房沒有被有效移出就等同於通知你的身體工廠停止生產線運作,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媽媽自述歷經幾次脹奶沒有擠出後,母乳分泌量就開始走下坡,最後兵敗如山倒的原因。

母乳過多的原因與影響
  回到母乳分泌過多的問題上來,母乳分泌過多的原因通常都是過度刺激,有些母親會在每次哺乳後排空乳房,(事實上,除了需要額外增加母乳供應、或是寶寶吃得不好外,你毋須排空乳房),有些將母乳擠出瓶餵的母親,因為擔心奶水不足,故而持續奮戰,結果擠奶過度,造成奶水過多;也有些母親因為愛心長期大量捐奶,造成奶水分泌過多等等。而這些母乳分泌過多的媽咪也時常遇到乳腺炎或是奶水阻塞的狀況,或是因為奶水分泌過快使自己無法一夜好眠,甚至長時間出門都會造成困擾。對寶寶來說,他也可能吃入太多乳糖量高的前奶,沒有吃到容易飽足富含脂肪的後奶而脹氣、腸絞痛、哭鬧不安、甚至體重增加狀況不好,而大便也可能長期呈現水稀狀的綠色。

母乳過多怎麼辦?
  這些媽媽在被過度刺激後所分泌的奶水量可能足以哺乳多胞胎,而偏偏她們常常只有一個需要喝奶的寶寶!解決奶水過多的方法在於減少刺激(反言之,想增加奶水分泌的媽媽,多擠奶餵奶就對了!),不需要每次將乳房排空,脹奶時擠出一些,不要脹痛就行了,之後可以用高麗菜葉放在胸罩內冷敷乳房;每次只餵一邊乳房、避免頻繁地兩邊乳房交替哺乳,如果寶寶身上有泌乳過多症候群的明顯表徵,例如長期水綠色的大便、嚴重脹氣等,可以在哺乳前擠出一些前奶,讓寶寶有更多機會吃到高脂肪的後奶!最重要的是:過多的奶水並非一日造成,減少奶水分泌也不該是一天、兩天的短期計畫,一天少一點、慢慢減奶,那麼奶量均衡的目標便指日可待!